词条 | 海岩 |
释义 | 海岩,原名佀(sì)海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以及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等,并出版《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电视剧本近百集。2006年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6位,引发广泛关注;此后连续两年荣登中国作家富榜,足见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中文名:佀海岩 别名:海岩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7日 主要成就: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祖籍:湖南省衡阳市 新浪博客: 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2006年海岩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6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以31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7位;2008年以1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连续3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足见海岩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人物简介海岩,原名佀(sì)海岩,著名作家、编剧、收藏家、企业家,高级经济师,衡阳市衡南县廖田镇陆堡村余家岭人,中共党员,著名红色女特工廖菱航之孙,著名剧作家、导演侣朋(《纪念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之歌》、《窦娥冤》、《白毛女》)之子。 1954年11月7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应征入伍,成为海军航空兵二十八团战士,海军航空兵地勤,做歼击机6型的电器员。退伍后历任北京市公安局干部、北京新华实业总公司管理处处长等。 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锦江国际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家酒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名誉教授,北京黄花梨博物馆董事长。 代表作品海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及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等,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等,并出有《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电视剧剧本百余集。 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深牢大狱》、《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玉观音》、《河流如血》、《五星大饭店》、《舞者》、《独家披露》等 中篇小说:《我的孩子,我的故乡》、《死于青春》、《绑票》 中篇小说集:《海岩中篇小说》 散文集:《海岩散文集》 杂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 图文语录集:《煽》,《海岩室内预设》等。 海岩的“生死之恋三部曲”——新海岩三部曲: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新《永不瞑目》、新《玉观音》 人名补充佀(音:四)——单立人(亻)+‘官’去掉宝盖头。 佀姓华夏八大古姓之一,始祖为大禹。是《华夏姓氏》所载佀氏得姓由来已久,据《国语》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得姓者为十二人。 至于管他叫“侣海岩”,因为大部分并不明白这个字叫什么,更不知道从何读起了,而‘佀’字和‘侣’字字形相似,海岩本人也就默认这样称呼了。 多重身份作家海岩(原名:佀海岩)是著名作家,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还被称为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还著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死于青春》、《海岩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学作品。 企业家他还是出色的企业家,高级经济师。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干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昆仑饭店总经理,亚洲大酒店总经理。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锦江国际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昆仑饭店董事长。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家酒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 设计师他更是一流的设计师。北京黄花梨博物馆室内设计,北京昆仑饭店的阳光酒廊、锦园餐厅、上海餐厅、日本餐厅、健康俱乐部、雪茄吧;亚洲大酒店的老船坞餐厅、锦江府餐厅、樱桃园咖啡厅……都出自他的手笔,华美而不奢侈,厚重而不拘泥,以最新的语言诠释传统文明,以灵性的创意构筑人文关怀。 他是个宠物迷,他最喜欢的休闲生活是看着猫猫狗狗健康快乐.他还是中国黄梨木收藏家. 海岩曾经这样总结自己:一流的室内设计师.二流的酒店管理者,三流的作家,四流的编剧. 感情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海岩每晚回到家中,总是一头扎进书房,写个不停。妻子何菁菁白天在单位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忙家务和照顾儿子,日积月累的操劳使她对丈夫越来越不满意了……1995年春天,两人离婚。儿子成了爸爸的“爱情杀手”。 单身父亲抚养儿子很艰难,海岩的每一天都过得像行军打仗那样匆忙,他多么想有一个人来帮他分担生活的担子,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啊!海岩开始考虑再入围城。他的首要条件是:这个人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爱他的儿子,对儿子视如己出。 寻寻觅觅中,一个叫刘蕊的高校教师走进了海岩的生活。那天放学回家,侣箫看到客厅里有一个漂亮的阿姨正和父亲有说有笑的,海岩对儿子说:“箫箫,快叫刘阿姨。”刘蕊笑着站起身来,递给他一个篮球,说:“饿了吧?阿姨这就给你做饭去。”敏感的侣箫什么都明白了,他把篮球狠狠地砸在地上,瞪了父亲一眼,转身跑出门去…… 夜幕降临的时候,海岩才在铁道边找到儿子。侣箫哭着对海岩说:“爸爸,我不要后妈,妈妈会回来的,我与你和妈妈才是一家人!”海岩牵着儿子的手说:“孩子,爸爸和妈妈已经分开了,不可能再回到从前,爸爸需要一份稳定的感情,刘阿姨是个好人,她会像你的亲生妈妈一样待你……”侣箫甩开父亲的手:“我不要什么后妈,我有妈妈!” 侣箫开始想方设法阻止父亲与刘阿姨的来往。刘阿姨来他们家做客,他横眉冷对,一言不发,故意把门摔得砰砰直响。见爸爸在和刘阿姨说话,他就故意支使父亲去干这干那。为阻止父亲与刘阿姨感情的发展,侣箫对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再与刘阿姨来往,我就离开这个家,就没有你这个爸爸!”海岩在痛苦中抉择,最终决定放弃这段感情。 侣箫高中毕业后,海岩把他送到日本名古屋大学攻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他希望儿子将来能从事酒店管理。儿子走后,家里越发显得冷清,在朋友的介绍下,海岩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他想,儿子慢慢大了,应该不会再反对他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对他准备再入围城依然无法接受,他威胁父亲道:“如果你执意要给我找新妈妈,我就呆在日本永远不回来了!”面对儿子的愤怒,海岩决定将自己情感的闸门永远关闭,一辈子孤独到老…… 2000年,侣箫完成了学业回到北京,他拒绝了父亲给他在公司安排一个职位的提议,悄悄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结果却被音乐剧专业录取了。 中戏毕业后,侣箫艰难地在演艺圈闯荡,渐渐的,他的才华和演技赢得到了圈内人的认可。他先后在《烈火金钢》、《重案六组》、《曼谷雨季》、《守候阳光》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生活的磨砺让侣箫渐渐懂得了世事的艰难,尤其是他主演完电视剧《美丽的村姑》后,戏里的爱情体验让他第一次对情感有了深入的思考。父亲说得对。父亲与母亲的缘聚缘散,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而自己却片面地认为全都是父亲的错,并为此怨恨了父亲许多年,还一次又一次地把父亲的幸福搅得支离破碎,这对父亲是多么大的伤害啊! 回到北京的那晚,侣箫主动走进了父亲的房间,未语泪先流:“爸,我对不起你……” 2006年11月,侣箫通过别人的帮忙为父亲物色了一位文艺工作者,她气质高雅、学识渊博,海岩与她见面后彼此印象都不错。然而,交往一段时间后,两人因性格的原因最终还是分手了。侣箫感到非常遗憾。尽管没有成功,但海岩仍对儿子那一片难得的孝心感念不已。 人物自述职业生涯海岩(原名:佀海岩)的第一份职业是北京第一监狱伙夫。他是一个只接受过四年小学教育的人,但他却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而他的第一个读者正是他父亲,是父亲找到了他藏在壁橱里的《便衣警察》,同时也给予了他一定的自信。 海岩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脚踏在文化里面,一脚踏在文化外面”。多重身份,决定了视角的特殊性。比起韩美林的真诚、感性,海岩更多了一份犀利和理性。 文化视角他说:“我们的文化生态里,有欣欣向荣的繁华,也有问题存在。文化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但同时也在销蚀着文化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需要改变面目,激活内容。” 论及“文化生态”,海岩说:“时代的变化使我们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大工业时代的文化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围绕生产展开的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意志、团体意志和团体道德,它更多的是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开的;而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这种文化更多地和休闲娱乐、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 作为成功的商人和作家,海岩不讳言文化的商业化趋势:“商业化的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它的休闲娱乐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是文化,就一定是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就应该是情感的升华和丰富。但是,我们看到现在文化的娱乐化和商业化,或者说以娱乐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商业化的进程,进入到了过激和无序的状态。” 用市场的眼光来看文化,海岩看到了文化市场的不健全。“过去,出售某种文化产品,别人说好就成功,喝倒彩就失败了。现在,出售文化产品,别人喝彩,成功了。喝倒彩,也成功了。而无人理睬就失败了。产品只要卖得出去、被消费,就是成功,至于消费的结果怎么样,不管。实际上,当代商业社会没有这样的游戏规则。没有企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口号。相反,企业把对利润的追求修改成对顾客的追求,为了对顾客负责,可以牺牲掉一点利润。‘双赢’,是让顾客先赢,让顾客多赢。商业社会已经进步到了这样的阶段,而我们的文化市场远远没有进入这样的阶段。” 当前的文化生态缺乏什么?海岩说:“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信息,缺的是真相和真理。真相和真理靠的是判断,判断靠的是标准,标准是要由我们的文化界和政府作出制度的安排。”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的系列电影哈里·波特,制作时就定下了一个原则——绝对不能有色情的、暴力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画面。因为,影片一旦被定为限制年龄级别的影片,它的票房就会失败,它就会失掉青少年这个市场。“这就是制度安排,这就是标准。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树立文化多元化的标准,但更应该有我们主流文化的标准。对传统文化需要更新和创立我们新的标准。” 个性描述他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爱结交朋友,也不爱旅游,即使到巴黎出差,也都只想着工作,从没有想到去体会巴黎的风情。他的浪漫都留给了他书里的人物……他在笔间享受着他们的浪漫和激荡的生活。他们让他平实的生活斑斓起来,也让他的生命如此绚丽。 他其实喜欢各种各样的女性。总以为他喜欢漂亮的女性,因为在他的笔下,女子几乎都是美丽的化身。他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男人选择女性时,往往把相貌放在第一位。漂亮的女孩很容易引起人注意,但如果长期相处的话,能吸引男人的还是她的品质和个性,相貌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男人对相貌是很容易见异思迁的。”虽说长期在商界,但他不太欣赏女强人,他喜欢的是那种外观时尚一点、内心传统的女性,即常人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这类女子更多的在上个世纪出现。如果选择一起生活的话,他觉得《玉观音》中的安心更合适一点,因为她善良、宽容。可惜,除了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一直没有在生活中碰到“安心”,所以,他便将单身进行到今天。 自述小传“我出生那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旗,这过节般的景象我小时候每个生日都能看到。因为我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日而生,我印象中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式的快意。我的少年时期则是在文革中渡过,父母被造反者隔离,我从十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起居自由但心灵压抑,而且不敢上街怕被人打。直到十五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才翻身变成革命大熔炉中的一员。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和机关干部,总的还算顺利,就是没想到我这个十五岁前就经常被送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文革后却因为连初中文凭都没有而险被机关清退。为这事我至今苦笑,觉得自己这辈子总是生不逢时。该长牙发育时偏逢自然灾害,跟不上营养;该上学读书时又遇文化革命,没受到教育;该工作提拔时又刮学历风……好在我在每个单位碰到的每个领导每个同事都很关照我,给我工作的机会。有一次还让我到一家机关自办的小饭店里去帮忙,那饭店经理看我年轻又勤勉,刚好手边又缺人,因此向机关要求让我多留几天,冒充值班副经理搞搞接待,结果一留留了十五年整。我当时本来就是临时借调充充数的,没想到后来竟假戏真做当上了全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会长。 后来写小说则更是一时兴起,起因是看了几本在书摊上买的烂书发现烂得连我自己随便写写也不会比它更烂。想我虽无学历但有几分阅历,比如"四·五"运动,被派到天安门当便衣那一段可写一本《便衣警察》;唐山大地震当天即赴唐山救灾可体会一次《死于青春》;帮电影乐团找意大利小提琴那次忙可演绎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些年混迹商界,心变冷了反倒更有《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那样的感慨。凡此种种,试着写来,赚些稿费贴补家用。 我记得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不知怎么搞的评我做兼职教授的发证仪式上,有人问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什么,我当时答的是没上过大学。现在想想答错了,没这个资格。应改为:没上完小学,才对。我不是炫耀我的无师自通,而是,我可能将永远欠缺那种读书的习惯和文人的虚静,因为在我看来,上大学这件事对人的造就,是让你走入一个氛围,是这个经历的本身。” 作品全集中篇小说1986年《死于青春》 《我的孩子,我的故乡》 《我不是一个好警察》 1994年《绑票》 《堕落人间》 长篇小说1985年《便衣警察》1994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1998年《永不瞑目》 1999年《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2000年《玉观音》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2001年《平淡生活》 2003年《深牢大狱》 同年,还出版了经典长篇小说全集 2004年《河流如血》(又名《金耳环》) 2007年《五星大饭店》 2007年《舞者》 2011年《独家披露》 杂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 《饭店与物业服务案例解析》 全彩画册《海岩室内设计》 文图语录集《煽》 中篇小说集《海岩中篇小说》 散文集《海岩散文集》 注:《逃离罪爱》、《一缕彩虹》、《蓝钻戒》、《天伤》、《生命中的一个错误》,《冷暖人间》等都是盗用海岩名义写的伪书。 所获荣誉1)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 2)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 3)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 4)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 5)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 6)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 7)2009年,获得“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作品花絮《生死之恋三部曲》改编自海岩经典作品的《新永不瞑目》、《新玉观音》、《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改编话题一直争议不断,《新玉观音》即将亮相,导演田有良首先发话请观众放心,表示新版在风格上会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喜好,照顾观众的需求。据悉,在《新玉观音》中,安心仍然是个女警,但人物在旧版中的未婚夫铁军被删除了,安心是个单身女人,而且她的孩子也变成了已故女同事的遗孤。对此,总制片人回应说:“安心的形象是纯洁的,这样的修改能让这个角色更加纯粹,让人完全没有理由来怀疑她,让观众能够放心彻底地爱上她。”据剧组介绍,《新玉观音》中杨瑞也将发生细微变化,高云翔(微博)版的男一号不再油滑更加专一,对安心一见钟情,痴心不改。 早在开播之前,《生死之恋三部曲》的播出顺序就是关注的焦点,江苏卫视参考了热心网友的意见,决定播出顺序为《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新永不瞑目》、《新玉观音》。 第一部《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本周六将上演大结局。不过,原定于当晚接棒播出的“海岩第二部”《新永不瞑目》将被换为《新玉观音》。 《新永不瞑目》的宣传预告已经放映了很久,为何离新剧开播还有3天的时候,电视台却要临时变阵呢?是由于近期“新肖童”郭家铭争议连连,在广州宣传该剧时行为出位吗?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江苏卫视的宣传人员,对方对此不置可否,仅回应称“这属于正常的编播调整”。而郭家铭方面也表示,之前完全不知道改期播出的消息,“我们也是刚刚接到消息,但不清楚为何调整。”郭家铭身边工作人员透露,郭家铭近期由于压力过大,加上连夜拍戏,已经病倒。对于外界的质疑,一切都等到剧播出后让观众来“评审”。 直系亲属父亲:侣朋(1921~ ),原名余吕鹏,6岁时母亲廖菱航(著名红色女特工)带他离家投奔革命,改名侣朋,11岁写出《一个小工人的日记》、《小先生的信》两本儿童读物。1936年任全国教育救国会理事,1937年10月去延安,1938年筹建鲁迅艺术学院,之后又创办安吴堡青训班艺术连,随后在延安、东北从事文艺工作。1954年调入北京,历任中央歌舞剧院副院长、文化部艺术二局局长、电影史诗《中国革命之歌》领导小组副组长、文化部艺术管理局顾问等职。曾率领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出访苏联、波兰、斯里兰卡、孟加拉等10多个国家。在延安因编导歌剧《纪念十月革命》,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发给奖金。在东北时期创作了《血债》、《牢笼记》、《血海深仇》、《星星之火》等歌剧、话剧。调入北京后,创作了《候鸟》、《矿工的女儿》、《窦娥冤》等歌剧,其中《窦娥冤》获庆祝建国30周年文化部创作一等奖。先后导演了《李秀成之死》、《尤里乌斯·伏契克》、《李闯王》、《白毛女》等剧。 儿子:侣皓喆(1980~ ),原名侣萧。中国内地著名男演员,参演过《舞者》和《重案六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