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西村 |
释义 | 1 山东省垦利县胜坨镇海西村◎ 村庄概况海西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以北10公里处,利津盐窝浮桥以西3公里处。背靠黄河,2007年有人口1384人,户数380户。 ◎ 村名由来相传海西村于清代康熙四十一年立村,最早由许、刘、薛、张、邢、胡几姓氏居住,系从本县刘家、黄店迁于此建村,取名凝海(即凝望临海之意)后渐渐演变为宁海,一九四八年按居住方位分成海东、海西两自然村统称宁海。 ◎ 自然资源该村在土地1178亩,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原有的盐碱地全部开垦成可耕地,其中有林地六十亩,种植了速生杨树林,开挖鱼塘五个,水域养殖面积达160亩,养殖专业户120户,其中养殖专业户、养猪专业户10户。 ◎ 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以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农田种植基本以小型机械为主,自改革开放,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以来,村民劳动积极性高涨,经济收入粮食收入逐年提高,经济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百元增长到2007年的经济收入达人均6000余元。广大村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空前未有的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兴旺局面。 ◎ 村容村貌该村街道新铺油漆路面,排水畅通,街道整洁卫生,2007年村民又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新建文化大院一座,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其中建有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老年娱乐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和棉花合作社办公室,集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 文明建设村民电话安装率达95%,闭路安装率为90%,村民不断地到图书室,看书学习,查阅农业种植技术及增长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种田的能力,达到精神食粮和农业收入双受益。 ◎ 村民理财小组发布时间:2007年10月31日 组长:张殿华 组员:李振山 刘向俊 日常工作: 1、监督村财务,参加村务工作会议,参加制定工作计划,协助村两委工作。 2、每月对村财务的收入、支出、负债、监督、认真审查财务支出项目是否合理,坚决杜绝村不合理支出。 3、认真监督村财务收入、支出和合理应用,代表村民监督,并向村民担负做财务解释工作。 2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海西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玉龙县太安乡,地处太安乡北边,距太安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24公里。东邻拉市乡,南邻太安村委会和九河乡,西邻石鼓镇,北邻龙蟠乡。辖木是、久初、蒙古哨等8个村民小组。该村现有农户250户,有乡村人口1032人,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1032人。其中农业人口1032人,劳动力56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5人。全村国土面积38.5平方公里,海拔2750米,年平均气温7--11℃,年降水量600毫米,适合种植白芸豆、洋芋、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050亩,人均耕地1.99亩,林地34019.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50亩(其中:旱地2050亩),人均耕地1.99亩,主要种植白芸豆、洋芋、秋油菜等作物;拥有林地34019.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主要种植0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3000亩,其他面积0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2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5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7户(分别占总数的78%和50.8%)。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4公里,建有集贸市场0个。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43辆,摩托车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8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8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0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33万元,占总收入的48.77%;畜牧业收入39.18万元,占总收入的28.8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1头,肉牛215头,肉羊45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4.02万元,占总收入的2.96%;第二、三产业收入12.64万元,占总收入的9.29%;工资性收入12.84万元,占总收入的9.44%。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8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7人(占劳动力的2.62%),在省内务工27人,到省外务工0人。卫生文教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15人,参合率98.35%;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3个,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0%。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拥有教师11人,在校学生83人,距离太安中学1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4人,其中小学生83人,中学生5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个、图书室0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了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实施了水利、村道、通广播电视、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建设海西村委会,共完成水泥村道5.5公里,沙石路3公里,建成沼气池50口,安装太阳能65户,实施一件人畜饮水工程,一座桥梁,新一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一块篮球场,修建一个垃圾坑。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降低出生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创建平安和谐太安,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村级民主建设方面,建立健全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三公开","四公开"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重点该村计划重点发展白芸豆、马铃薯、养殖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