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牛目
释义

海牛目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是相当特殊的一群,所属物种均为植食性,以海草与其他水生植物为食。。现存共有四种海牛目动物,分为两个科:海牛科(Trichechidae)的3种海牛(manatee),与儒艮科(Dugongidae)的儒艮(dugong)。儒艮科的另一物种大海牛(Steller's Sea Cow)曾存活至近代,但已在18世纪时被猎捕至灭绝。

简介

海牛目 Sirenia

哺乳纲的1目。通称海牛。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体长2.5~4.0米,体重达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储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体温;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没有后肢,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胚胎期有毛,初生的幼兽尚有稀疏的短毛,至成体则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由于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适于在水面呼吸,鼻孔有瓣膜,潜水时封住鼻孔;肠的长度超过20米;胃分两室,贲门室有腺状囊,幽门室有1对盲囊;眼小,视觉不佳;听觉良好。肺窄而长,无肺小叶;头骨大,但颅室较小,脑不发达。

形态特征

尾巴分岔的儒艮海牛目动物相当适应水中生活,它们有流线形的身体,没有后肢与背鳍,身上毛发稀疏,前肢呈桨状便于游泳。儒艮与海牛的体型相似,由尾部可明显分辨两者:海牛的尾巴宽大而略呈圆形,儒艮则为V形尾,近似于海豚的尾鳍。

海牛目有厚而可移动的嘴唇,表面覆有浓密的短毛,可抓取海草送进口中。它们演化出特殊的牙齿替换系统,以因应食用多纤维食物造成的牙齿磨损。海牛仅具臼齿,更新方式不是一颗掉了后再重新长出新牙,而是整列牙齿由颚的末端水平地往前移动,当牙齿移动至颚的最前端时,牙根会逐渐被吸收终至脱落,跟象的牙齿结构有点像。儒艮的上下颚各有三对臼齿与前臼齿,随著年龄增长,它们的前臼齿与第一对臼齿会脱落,剩余的臼齿则会终生生长。雄性有两颗大型门齿,在青春期时会突出嘴边,但当嘴巴闭上时会被嘴唇盖住。没有外耳壳,只在头部两侧各有1个很小的耳孔;2个鼻孔皆位于吻部的顶端,潜水时会被皮膜掩盖。雌性有1对乳房,乳头位于前肢基部处。

它们的肺很大,是浮力的主要来源;横隔膜的位置相当特殊,不像人类般与肩膀平行,而是大致与背、腹部平行,推测可能与浮力的调节有关。骨架非常厚重,尤其是肋骨,除了有铅垂般帮助下潜的功能外,对于鲨鱼等天敌的冲撞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皮肤相当厚,体内储存有许多脂肪,但脂肪厚度通常不及鲸类的鲸脂。雄性海牛目动物没有外露的生殖器,隐藏于腹部中段;雌性生殖器接近肛门,在尾柄前方。怀孕期一般约1年以上,1胎仅产1仔。

地理分布

海牛科 Trichechidae

海牛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仅分布于大西洋海盆一带。现存有三种不同的海牛,西印度海牛(West Indian manatee)分布于加勒比海与南美洲东北部海岸,其位于佛罗里达的亚种是唯一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的海牛,但在寒冷季节里它们会移动至温暖海域。西非海牛(West African Manatee)栖息于非洲西部海岸,与西印度海牛的栖地类似地,两者皆会逆流至大河上游,经常出现在于河口三角洲与近海多食物的平静水域。亚马孙海牛(Amazonian Manatee)仅生存于亚马孙河与其支流流域。

儒艮科 Dugongidae

儒艮是本科唯一的现生种,其族群分散,大致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周边浅海地区,最西达东非与马达加斯加,北至日本的冲绳群岛,往东可达菲律宾与帕劳。目前除了澳洲附近海域以外,其他地区的族群数量皆不多。与经常上溯至大河流域的海牛不同,儒艮仅在海水中活动,以海草为主要食物,有时也会食用藻类。一般生活于近岸浅海地区,但有时可在远洋发现。

大海牛是本科另一存活至近代的物种,曾生存于白令海,为海牛目中唯一远离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物种。

起源演化

已知最早的化石约在距今5千万年前的始新世(Eocene)早期,到了渐新世(Oligocene)与中新世(Miocene)时期是海牛目最繁盛的时候,之后便逐渐衰退,原因可能是气候寒冷化、海洋环境变动,或是古代人类猎捕等造成。最早的海牛目动物大小相当于今日的猪,有四只脚,居住于岸边。儒艮科约在始新世末期出现,外型已相当接近今日的儒艮,出土化石不少;海牛科可能在渐新世初期演化出来,现有化石数量较少。目前对于海牛目的演化分歧情形仍有许多疑问,各科分歧的时间点也尚有争议,但关于“由陆栖至海生”的演化途径由于化石充足已有完整理论提出。

虽然外型上有相当大的差异,不过由考古学与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显示,现生哺乳类中与海牛目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长鼻目(Proboscidea,象属此目)。

近几世纪以来,海牛目的族群皆已明显下降,在许多区域已灭绝。族群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虽然已受保护,但在其栖息地内仍然不时遭到猎杀,在某些地区的市场上甚至仍公然买卖海牛肉。海牛的死亡威胁还包括遭到运河水门夹伤与陷于渔网中导致的窒息。儒艮也常死于渔业拖网、捕鲨鱼与海龟网,其他包括炸鱼、海面原油污染、龙旋风与暴风侵袭、寄生虫、虎鲸与鲨鱼的捕食等。

系统分类

海牛目系统分类表

儒艮科 Dugongidae

儒艮 Dugong dugon

大海牛 Hydrodamalis gigas (绝种)

海牛科 Trichechidae

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西非海牛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亚马逊海牛 Trichechus inunguis

分类概述

现代海牛目仅存两个科:海牛科(Trichechidae)下有1属3种,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布在巴西亚马孙河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上游及中游,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栖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湾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布在西非海岸、浅湾、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麦隆湖中。儒艮科(Dugongidae)仅1属1种──儒艮,分布自非洲东海岸,经印度洋至中国广东省和台湾沿岸。为国家保护动物。海牛类生活在浅海及河口,仅少数种类(如南美海牛)栖息在河流中。御敌能力不强,行动迟缓。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浅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肉、皮和脂肪均可利用。因滥捕而数量锐减,乃至绝灭。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兽具双角子宫,环状胎盘。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约1年,每胎在水中产1仔。生出后,母兽把幼兽举出水面,驮在背上,过两小时,又逐渐把幼兽浸到水中,幼兽便能随着母兽游泳。海牛类吃水草须潜入水中,10~16分钟后浮至水面呼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