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伦路街道 |
释义 | 政区人口海伦路街道位于四方区东南部,南沿哈尔滨路、鞍山路与市北区相接,东西北部与嘉兴路街道、阜新路街道、河西街道和水清沟街道4个街道为邻,辖区道路有20余条。面积2.84平方公里海伦路街道有11个社区居委会。截止2005年底,现有户口总数19800余户、总人数68000余人。 经济状况辖区目前共有工商业户 1119 户,其中个体户数510户,私营企业460 户,合资企业 21 户,集体国营企业28户。为促进街道经济的发展,坚持发展为主线,强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培植税源,吸引社会各界到街道投资,促进街道经济快速发展,优化发展环境。街道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以发展社区服务项目为切入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商贸企业,餐饮服务业,形成了重点带动,协调发展的经济工作局面。二是不断调整结构,加快都市工业园建设。目前已建成金扬科技工业园和外贸服装厂工业园,注册总资金达3979万元,已有30家企业入驻两个工业园。三积极协税护税,做好相关经济工作。建立企业纳税明细帐,对11个社区进行摸底,为866户企业建立了电子信息库,较好完成了经济普查工作,共普查填表个体户532户,私营企业填表普查465户。 特色经济辖区内驻有国际500强企业之一的麦德龙集团青岛公司、东方家园有限公司、山东省纺织研究院、化工研究院、山东省外运二公司、农业部动检所、青岛市煤气公司、青岛鑫天集团、青岛金羊鞋业有限公司、市疾病控制中心、青岛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40余家,有外商、个体私营企业等各种组织1000余家,为促进辖区经济发展,成立“海伦区域经济发展联合会”,发挥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个私协会、商会的作用、继续引进对区域税收贡献大,资源占用少,科技含量高,有利于优化辖区产业结构和解决居民就业的新兴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南昌路、重庆南路商贸休闲一条街,山东路商务办公信息咨询街以及南京路生物科技专业市场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建设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工作主线,围绕爱国卫生、城市绿化、拆除违章、防火防汛等多项工作,与驻街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建立了城市管理工作网络,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对管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卫生情况进行了清理整治,拆除了违章建筑,对社区的路面进行了硬化、美化和绿化,改造了公厕,更换了破旧的楼道门窗,粉刷了楼道的内外墙,楼道内安装了感应灯,进行了一户一表的改造,居民全部开通了数字电视休闲娱乐场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对海昌、海宁等五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室进行了改造,安装了宣传栏和公示栏,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已经全部到位,内设管理室、图书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棋牌室、健身室等,并配备了图书、微机、投影仪、麻将桌、健身器等设施,形成了集文化娱乐、星光老年、社区办公为一体的办公场所,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街道辖区有初中1处、小学4处,在校中、小学学生3300余人;幼儿园13处。有各类卫生机构30处。街道在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受到各级表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彭佩云、周铁农先后到街道视察,并对街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宣部《党建》杂志、大众日报、青岛各新闻媒体也曾先后专题报道,介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机构概况一、机构介绍 青岛市地名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是市政府负责管理全市地名工作的主要机构。 二、成员单位 青岛市地名委员会由市政府王清池任主任,市委办胡爱芬、市府办虞秀军、市民政局陈纪荣任副主任, 成员单位分别是市民政、发展计划委、财政、规划、国土、交通、公路、水利、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济宁日报社、邮政、通信、工商、质监、物价、城建开发、济宁军分区、史志等22个单位。 三、常设机构 市地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陈纪荣任办公室(兼),蒋文新任副主任(兼),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四、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负责全市地名管理的日常工作。 2、研究起草我市地名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定全市地名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全市地名命名、更名审核、批准工作。 4、负责标准地名的发布、检查、监督标准地名的使用。 5、负责全市范围内地名标志的设置、监督、指导。推广地名标牌国家标准。 6、调查、收集、整理地名资料,编辑地图、地名录、地名志及其它区划地名类书刊。 7、建立和管理地名档案、资料和地名信息系统,负责本市地名信息发布,开展咨询服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