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底鸳鸯
释义

在中国及日本南部沿海、生长着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外形像一只瓢,雌雄整天形影不离,行走、吃食、休息都钩夹在一起,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海底鸳鸯”的鲎。 鲎的眼睛是由1000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小眼之间有交错的侧向神经联系,使鲎易于看清物体,并能准确地捕食或有效地逃避敌害。它除了具有一对复眼以外,还有一对小的中央小眼。曾有科学家通过对鲎的视神经电脉冲进行研究,揭示了关于各种视觉系统功能的原理,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基本简介

鲎的血液能用来测检人体的内毒素。细菌的内毒素侵入人体会引起中毒、休克。用鲎血做成的一种试剂,很快就能检测出内毒素的含量,而且灵敏度极高,在一万吨蒸馏水中,如果含一克内毒素,鲎试剂也能把它检测出来。因此,这种试剂对医生诊断某些疾病帮助很大,已被医学上广泛应用。

形态特征

鲎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为它的体形像马蹄,行动像蜘蛛,有人称它马蹄蟹或鲎珠。是一类与化石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由于它历尽沧桑却没有多少进化,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物的老样子,因而被称之为“活化石”。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

生活习性

海底鸳鸯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中国鲎在中国福建沿海从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处暑进入产卵盛期。大潮时多数雄鲎抱住雌鲎成对爬到砂滩上挖穴产卵。福州平潭每到农历六月,就有大量的鲎爬上岸,当地有民谚称:六月鲎,爬上灶。 鲎生活在沙质的海底,吃蠕虫及无壳软体动物,也吃一些海洋植物。白天休息,夜里活动。它的头胸部背面隆起,腹面凹陷,身后有一根坚硬的尾,活像一个带柄的瓜瓢。每年夏季从深海游到近海,成双成对地爬上沙滩,用它发达的步足挖穴、产卵。它的行动笨拙,在沙滩上易为人们捕获。

坚贞爱情

水中的鲎,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是因为雌鲎的前4条腿上,长着4把钳子,而雄鲎却是4把钩子。原来雄鲎总是把钩子搭在雌鲨的背上,让“妻子”背着它四处丑陋而懒惰的鲎,对“爱情”却很专一,雌雄一旦结为夫妇,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背驮着比它瘦小的“丈夫”,蹒跚爬行,因此获得“海底鸳鸯”的美称。

北部湾一带的渔民都称它们为“俩公婆”。每年春深水暖,成群的鲎乘大潮从海底游到海滩生儿育女。有经验的渔民悠闲生活的鲎熟悉鲎的行动路线,事先在半路上布下了长长的渔网。鲎一旦遭到暗算,就只好网中待毙,插翅难逃。这些夫妻鲎,不论是从深海旅行到浅滩,还是被捕入“狱”,从来都是双宿双游,从不分开。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抓住公鲎的尾巴时,这只公鲎紧紧抱住母鲎不放,母鲎也不弃夫而逃,结果它们一块儿被提出水面。

然而,最近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其实鲎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忠贞”,雌鲎的前4条脚上长着4把钳子,而雄鲎的相应部位却长着4把钩子,平时,雄鲎总是把钩子搭在雌鲎的背上,让妻子背着自己四处谋生旅行,一旦捉住雌鲎,雄鲎来不及撤退,便乖乖地陪着一起就擒。而若捉住的是雄鲎,雌鲎却乘机逃之夭夭,溜之大吉。另外,雌鲎是很不负责任的母亲,产卵时乱挖几个穴,将卵产下后就匆匆了事,任其自生自灭。产卵后,又背起自己的丈夫四处游走,过着“夫妻恩爱”的生活。好在鲎产下的卵很多,再加上有一身天生的盔甲,总能在弱肉强食的海底世界生存下来。

海底鸳鸯

鲎的血液还是蓝色的呢。这是因为其血中含有0.28%的铜离子,而血中没有红、白血球和血小板,因而,一旦有细菌侵入,血液就会凝固。据此,科学家们从鲎血中提出纯净的“鲎试剂”,用来做毒素污染的检测剂,这是鲎对人类医药的一大贡献。

另外,鲎的复眼还有一种侧抑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大大地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

药用价值

鲎试剂 曾有科学家通过对鲎的视神经电脉冲进行研究,揭示了关于各种视觉系统功能的原理,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鲎的血液能用来测检人体的内毒素。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入药简介

鲎的肉、卵均可食用。其壳、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药:

【别名】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来源】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

【功能主治】 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鲎珠:1~2分,水冲服。

目前仅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能进行商品生产,而这些国家都以海上捕鲎制试剂,因连续数年捕杀成鲎,已感资源衰退。厦门大学等单位曾对鲎进行人工饲养。但因采血次数多饲养时间超过一年的鲎,出现明显贫血等现象。鲎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因此鲎人工养殖难度还很大。鲎因环境影响,数量不断减少,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已将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我国台湾金门、澎湖及香港等也设立了鲎保护区。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分子乱捕滥杀鲎,另有部分甲壳素厂家大肆低价收购小鲎用来制造甲壳素也是造成鲎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生物保护

执法部门曾经在北海查获了不法分子捕捉的上万支活中国鲎,同时查获了近三吨死鲎。“对任何形式的中国鲎经营行为,将不再审批发证。”北海市渔政部门负责人说。广西渔政部门最近在检查中发现,滥捕滥杀这种珍贵动物的现象在沿海地区非常严重。中国鲎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出现在古代泥盆纪,4亿年来形态不改,因此被称为“生物活化石”。鲎主要产于中国北部湾和墨西哥湾,分别被称为“中国鲎”和“美洲鲎”。由于受到海洋环境污染的威胁,鲎在日本等国沿海正在消失。但这种动物面临的真正危险却来自不法之徒。

保护措施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鲎的这种独特作用,便大肆到北部湾畔高价收购中国鲎。他们将鲎血抽光,最后又把鲎肉送到餐馆,让一些食客大啖其肉。有渔民说,以前当地海滩上的鲎数不胜数,但由于大量滥捕滥杀,如今已不容易看见了。“渔民们已经意识到捕杀中国鲎是非法的,在海上捕到中国鲎,都要自觉放生。”据介绍,一只鲎要15年时间才能成年,医学工作者在采鲎血时非常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因为一只鲎被抽掉1/3或2/3的血仍能存活。“对沿海鲎资源进行分段开发利用,完全可以让鲎轮流献血,生生不息。”北海市渔政部门最近拆除了沿海的48处渔箔,为中国鲎游到海滩产卵创造条件。由于北海水质好,无污染,特别适合中国鲎生存,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建立一个中国鲎保护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