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沧区 |
释义 | 海沧区,福建省厦门市辖区,位于闽南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中文名称:海沧区 外文名称:Haicang District 所属地区:福建省厦门市 下辖地区:海沧街道等 政府驻地:海沧街道 电话区号:0592 邮政区码:361026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 面积:173.6平方千米 人口:2006年,10万人 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海沧青礁慈济东宫等 车牌代码:闽D 拼音:Hǎi Cāng Qū 代码:350205 地理环境海沧区,位于厦门岛西面,南临九龙江出海口,东南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西与漳州接壤,北与集美相连。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组成,地势平坦。年均气温21℃,最高月均气温28.5℃,最低月均气温12.5℃,极端最低气温2℃,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均日照时间2233.5小时,年均降水量1143.5毫米。鹰厦铁路,厦漳高速公路、324国道横穿境内,有新阳大桥、嵩屿深水泊位码头。 行政区划2008年,海沧区下辖: 海沧街道:海沧社区、海发社区、吴冠社区、钟山社区、温厝社区、海达社区、未来海岸社区、石塘村、东屿村、渐美村、囷瑶村、海沧村、青礁村、后井村、锦里村、贞庵村、古楼村;新阳街道:霞阳社区、祥露社区、兴旺社区、新垵村; 东孚镇:东埔村、山边村、寨后村、过坂村、东瑶村、鼎美村、后柯村、芸尾村、凤山村、贞岱村、莲花村、洪塘村; 第一农场:第一农场区; 海沧农场:海沧农场区; 天竺山林场:天竺山林场区; 新阳工业区:工业区; 出口加工区。 历史沿革1958年辟为厦门工业区,1978年改杏林区。1997年,杏林区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1个街道和3镇:杏林街道、杏林镇、海沧镇、东孚镇,区政府驻杏林街道。 2002年,调整杏林区部分行政区划:划出杏林镇新杏村、霞阳村和东孚镇祥露村归海沧镇管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2年9月批复,闽政文[2002]269号)。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辖2个镇:海沧镇、东孚镇。 2004年,海沧区辖海沧、东孚两镇,共2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海沧镇:面积10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12233人。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海沧、海发;吴冠、石塘、钟山、东屿、渐美、温厝、囷瑶、海沧、青礁、后井、锦里、贞庵、古楼、新垵、霞阳、祥露。 东孚镇:面积73.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0733人。辖12个行政村:东埔、山边、寨后、过坂、东瑶、鼎美、后柯、芸尾、凤山、贞岱、莲花、洪塘。 2006年1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厦门市海沧区撤销海沧镇建制设立海沧、新阳两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006]53号):同意撤销海沧区海沧镇建制,设立海沧、新阳2个街道办事处。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为: 海沧街道办事处辖海沧、敖冠、钟山、温厝、海发等5个社区居委会和海沧、石塘、东屿、贞庵、渐美、后井、锦里、囷瑶、青礁等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新大街29号。 新阳街道办事处辖祥露、霞阳等2个社区居委会和新垵1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翁角路616号。 经济发展概述2009年,海沧区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38亿元,增长5.3%;工业总产值604.28亿元,下降7.9%;区级财政收入12.93亿元,增长2.9%;合同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13%;实现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其中出口20.6亿美元;实现港口吞吐量2 168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箱;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5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 957元,分别增长10.5%和7.9%。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落实融资担保补贴、出口信保补贴、市场开拓经费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产业升级、市场开拓等问题,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6月起单月工业产值回升到50亿元以上,达到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烟草工业、锐珂医疗器械、柯达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及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工业投资大幅回升,唐传木糖醇、法拉电子等22个项目投产,阳光恩耐照明等48个项目开工,厦顺高精PS板、厦船重工三期、金桥生产线技改等项目开展顺利。 产业转型初见成效。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带动,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新增认定17家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8大百亿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厦顺铝箔、烟草工业、钨业新能源等7大百亿企业集团。三产发展不断提升,实现增加值70.39亿元,增长14.8%。养生补品市场、永辉超市开业,马青路汽车4S店片区不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继续位居全市前列。整合推介“海沧一日游”线路,启动青礁慈济祖宫景区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工作。完成商品房销售69.2万平方米,销售额44.1亿元。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继续抓好外资引进工作,嘉隆盛实业等35个项目落户海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努力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抓好台湾产业转移对接,全年引进15个台资项目。强化内外并举,引进阳光恩耐照明、新阳纸业等36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23.5亿元。完成22.1万平方米通用厂房招商,引进118个生产性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制定民营企业购买海沧商务大厦优惠政策,推动海沧写字楼招商。 发展后劲得到夯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13%。推进保税港区一期建设并通过预验收,完成海澳码头、海沧航道扩建二期工程,基本建成疏港道路框架。厦漳高速扩建、海沧大桥西引道、翁角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厦深铁路、厦漳大桥进展顺利。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完成征地面积149万平方米、拆迁面积40.7万平方米。强化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海沧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工程,关闭东孚垃圾填埋场,妥善处置马青路污水管网破裂事件。推广使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鼓励企业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设备,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区农业增加值1.79亿元。完成22个村庄规划编制,启动钟山社区整体改造工作。建成东孚“金包银”外口公寓、新垵商贸楼等集体经济项目,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寨后村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东瑶、鳌冠、祥露等社区服务中心进展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786人次、转移就业2 487人。完成村(居)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开展农村账户专项清理,化解镇村历史遗留债务。 经济建设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5.1亿元,增长22.3%;完成工业总产值657.1亿元,增长23.2%;区财政总收入25.3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1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合同外资6.1亿美元,实际到资3.66亿美元,合同内资19.4亿元。翔鹭石化、金龙客车等16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化工、电子、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比重达77.3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7亿元,增长20.9%。嵩屿港区一期、海沧港区1号泊位等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投入使用,厦深铁路、疏港道路体系开工建设,沙迪克精密机床、柯达图文影像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开发建设。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亿元。机械行业完成产值200.1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行业完成产值4.1亿元,增长40.7%。全年完成“三产”增加值60.4亿元,增长10.9%。港口经济加速发展,海沧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一期工程全面推进,远海公司、新海达公司获国家商务部批复设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3亿美元。 社会事业2008年,海沧区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投入科技专项资金1323万元,实施29个科技计划项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顺利通过省“对区督导”市级验收;海沧职业中专通过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在校残疾儿童、职业学校学生各项减免补助政策,初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以公办校为主”。建成区公共卫生综合楼,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筹资额,提高医保覆盖面和报销标准,参保率达100%。五祖拳、蜈蚣阁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常住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8.6%,被评为全国计生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08年,海沧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20元,分别增长10.2%和14.2%。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农村环境卫生规划,基本实现环卫一体化,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完成社区布局总体规划,增设未来海岸、兴旺两个社区居委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组织就业培训443人次,促成转移就业1554人次。深入推进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提高财政补助额度,全年共有985人参保。完成一批农村道路、改水改厕、垃圾清洁楼、公交停靠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社会事业。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投入科技3项经费2510万元,组织实施52项科技计划项目。海沧职业学校、实验幼儿园分别通过省重点职业学校、省优质幼儿园验收。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平稳过渡,参保率达98.9%。推动油画产业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8.2%;开展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大幅提高婚检率。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2元,分别增长19.2%和10.2%。增设海兴、海虹两个社区居委会。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980人、培训489人次。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全年新增1740人参保,1114人退养。完成一批农村清洁楼、公厕、垃圾转运点、人行天桥,交通信号灯、路灯、公交停靠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地理交通海沧, 位于福建省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最高月均气温28.5℃,最低月均气温12.5℃,极端最低气温2℃,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均日照时间2233.5小时,年均降水量1143.5MM。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组成,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 港口条件优越,海岸线全长26公里,可建设万吨级深水泊位36个。海沧大桥把海沧与厦门本岛连成一片,便于利用岛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优势,与厦门本岛形成较强的互补效应。目前,海沧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具备投资兴业的良好条件。已建成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0万吨级油码头、5万吨级化工码头各一座,另有10个万吨级泊位正在建设中;交通路网四通八达,319国道、324国道穿区而过,高等级公路与福厦漳高速公路相连,海沧铁路与鹰厦铁路相连,客货运列车通往全国各地;水电供应能力完备,已建成日供水能力8万吨的自来水厂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6万吨的原水工程、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60万千瓦机组的嵩屿电厂一期和22万伏、11万伏变电站多座。四是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学校、医院、银行、证券、电讯等配套也已配套齐全。 发展概括概括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三百多年前就使其成为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把海沧建成“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20世纪初期,英国“亚细亚”和“美国美孚”两大国际财团也将海沧作为输送石油的中转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 1989年5月,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中国国务院决定把厦门海沧等地区辟为台商投资区, 其中海沧台商投资区规划开发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为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1994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把海沧办成吸引台商投资、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重要开发区。”海沧从此进入了面向全世界开放、实质性启动开发的阶段。 工业建设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海沧工业产值从零起步,到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4.1亿元,居全市各区之首。大项目、大企业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90%。全区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3家,其中40亿元以上的有3家、10至40亿元的有12家。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5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2个。初步形成以翔鹭石化、翔鹭涤纶纺纤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链,以金龙客车、厦船重工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产业和以夏新电子、多威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产业集群,三大支柱产业鼎足而立,2005年完成工业产值占全区的77.9%。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5%以上。作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是台商投资的热土,台资企业资金密度大、技术高、规模大,到2005年底,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01家,投资总额25.23亿美元,实现工业产值170亿元。 港口建设海沧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全长26公里,深海岸线长达10多公里,规划建设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建成包括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在内的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另有1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正在建设;开辟17条远洋航线,可通达欧洲、美国、日本、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近40个港口。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11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占全市的60%以上。 城市建设海沧积极推进新城区建设,努力营造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谐社会。未来海岸座拥南中国最大高档滨海休闲生活区,绿苑小区建成首批健康型智能化住宅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在海沧开办附属学校,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落户海沧;总投资1.5亿美元、拥有3000张病床的长庚医院正在建设,将为闽南地区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休闲旅游业开始起步,有东方高尔夫、日月谷温泉等景点,天竺山森林公园将建成4A级旅游风景区。 特色餐饮花生汤、海蛎煎、面线糊、沙茶面……这些小吃不可不吃。可你若找不到技艺纯正的饭店,那是品尝不到厦门小吃的真正特色的。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菜,隶属于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菜式清鲜香脆,注重调汤,口味清淡,酸甜适宜。厦门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港口,菜式风味在历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为主体,还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批年轻的厦门厨师游走列国,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华,于是,厦门菜在原闽南菜“清鲜香脆”的主旋律上,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一跃成为闽南菜的代表。如传统菜“加力鱼(闽南冬季盛产的一种海鲜)火工白菜”,过去是以加力鱼头和大白菜先大火、后慢火地将其焖熟,如今是以大白菜将加力鱼肉包起来,投入事先调制的鱼骨高汤中,再装进小瓷盅里,大火蒸透后上席,更显风味。 闽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称,口味清淡,所以有人说,它与粤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闽南菜在调汤估味方面自成特色,常用糖、醋、酱等调味,几乎每款菜肴都会搭配两三款酱料,让食客一次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它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为特色,有“一汤十变”的美誉。 春卷是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满团圆。此菜光是馅料就很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十数种原料。 吃时先将春卷皮展开,抹上甜辣椒酱,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贡糖”(古时进贡给皇帝的花生酥)、肉松、芫荽等配料,再夹上十数种原料切丝煮熟的煲仔菜,包成卷状,个中味道何止五种?酸、甜、辣、咸、鲜五味兼备的大卷,吃起来只有一个字:香。 姜母鸭是一道在厦门、台湾都很受欢迎的风味菜肴。选用红头正番鸭、当地的老姜母以及十余种中药材煲制而成。由于红头正番鸭皮薄肉红,无皮下脂肪,味道香醇,口感清爽,据闻还有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 师傅则说,做这道菜费时很长,正番鸭胸肉很厚,幸而没什么膻味,用高粱酒专调的汤汁腌制,起码一整天才入味。苦螺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海产,个头小,身价也不高,味如凉瓜,却仍然抑制不了人们品尝它的兴趣。这“海里的凉瓜”有凉瓜所没有的海鲜鲜味,白灼的时候清爽,熬成汤羹的时候甘甜,味道奇特。蛏子相当常见,手指头大的鲜肉,打火锅、清炒都不错。但是当它的贝壳布满花线、个头大了一倍之后,竟然认不出来了。在厦门吃蛏子分两个季节:“一月吃小蛏,七月吃老蛏”,小蛏跟常见的分别不大,而老蛏则要蓄养两年再吃,贝壳上的“花纹”有如它们的年轮,标示着它们的资历。 因为肉质肥美,以姜丝、葱花清蒸,即可得其鲜味,当地人为了不浪费,还会用剩下的汤汁蒸水蛋,与龙虾之下铺面线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老蛏性寒凉,厨师建议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土笋冻是厦门相当有特色的小菜,笋子怎么也能结成冻?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因形似“小笋”而得名。它含有丰富的胶质,经过熬煮后所含的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成冻,外观晶莹润泽,宛如白玉,口感清脆、味美甘甜,如果佐以萝卜酸、芫荽芥辣酱或美极鲜味汁,吃起来更加鲜嫩爽口。 厦门美食的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以闽南风味为主体,兼有台湾、潮汕风味,在闽菜传承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系之长,摒弃粗糙油腻,撷取清鲜香醇,用蒸、炒、煎、炸、焖、炖、熘。海鲜四宝得到大发展,获得全国金奖的就有:“干炸鑚盖”、“绿带鑚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纱”、“彩蝶蟠龙”、“龙舟竞渡”、“加力鱼炖白菜”、“黄花鸳鸯”、“鹅戏南极水”、“爆炒香螺”、“沙茶鲜带子”、“龙子心相鱼翅”、“春明鑚合”、“鲜鲍鹅掌”、“虎溪夜月”等。 厦门素菜,原为传统的做法,以豆制品做成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斋师傅摒弃象形观念,创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讲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观优雅的大餐,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如今,南普陀素菜已能制作几百道佳肴,可以10天内不重复,已是厦门美食的一张灿烂的名片。药膳也有全套菜谱的药膳。仿古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专菜专用,高雅大。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主要有以温泉疗养为主的杏林度假游乐区,以海上娱乐为主的宝珠屿游乐区,以高尔夫球运动为主的鳌冠休闲度假区,以森林游览狩猎为主的天竺山森林公园游览区,以纪念吴真人为主的青礁慈济宫文化旅游区。此外,海沧还有莲塘别墅、魁星楼等唐宋以来的重要文物古迹遗址多处。 海沧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禀赋和潜在优势,被列为厦门拓展港口经济和迅速发展大工业的最佳区域。 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碇内,这是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中国第一座桥梁博物馆。它的造型设计、内容丰富、科技手段先进,展示了高科技水平,为海沧大桥增添景色。桥梁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和海沧大桥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三层展出:一层是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从大桥设计、施工、科研、投融资、监理、景观等多角度完整地展示了大桥的建设过程。二层是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以历史为经纬,以桥梁科技为线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古代与当代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介绍桥梁科技知识和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桥梁,以及规划中的21世纪的宏伟桥梁工程。有保存完好的赵州桥、宋代的泉州洛阳桥,还有1937年建的钱塘江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等;在当代桥梁中有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西陵峡长江大桥等,其中汕头海湾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五层是大桥监控中心。这是海沧大桥交通指挥的核心,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分析统计、控制高度、文档管理、图像图形显示和自检报警等多种现代化管理功能。 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科技馆是利用海沧大桥西锚碇建成的,与东锚碇的桥梁博物馆遥相对应,由室内展区、科技广场和探索教育区组成。室内展区近1万平方米,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科技广场2万平方米。分二期建设,一期12个室内展馆,200余项展品,20项科技体育项目。室内展区在一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共有电磁馆、地球与自然馆、体能生理馆、力学机械学馆、声学馆、光学馆、机器人馆、心理学和脑科学馆、数学馆、科技应用馆和动手园。青少年参观时应仔细认真地阅读展品前的简明提示说明,而后按说明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从而懂得基础科学的原理,获得当代应用高新技术的知识。科技体育广场有20000平方米,近20项科技体育展示。这里有磁力秋千和360度旋转的旋转秋千,可以演示重心与平衡,大胆尝试高空骑自行车走钢丝,试验驾驶方形轮的车子。可以操作声音的聚集和反射,锻练臂力的滚轮和自旋转盘、射击转椅等。还可以动手操作模拟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火烧屿是厦门西海域中最大的岛屿,水陆面积27公顷,南北长900米,东西宽400米,海拔34.7米,从南角高处向北错落递降,形成三个岬角。往西看俨如隶书的“山”字,从西往东望,颇像英文字母“M”。这里岸线曲折岸坡陡峭,地质构造奇特,岩石色彩斑斓,海蚀洞穴各异,滩湾形状多样,是一个美丽的南亚热带小海岛。火烧屿竖卧海沧大桥腹下,大桥之西塔立于屿之北端,控扼西海之中枢,南有兔屿、猴屿、大屿、鼓浪屿,北有镜台屿、猫屿、宝珠屿。据传:古时常有农民上岛钓鱼,故名“钓鱼岛”。南宋末年,石塘村的村民为躲避元军,迁居岛上渔耕为生。后元军烧毁民房,强令村民迁回原处,加上岛上布满如烈火烧过的彩色岩石,故称“火烧屿”。七十年代,市园林部门对火烧屿实行封山育林,植树绿化。经过30多年的保护,如今满岛皆是茂密的相思树、木麻黄、黑松和山杜鹃、桃金娘、树蕨、芒箕,犹如原始森林。火烧屿有大小四个内湖,是一个保持海岛特色,融自然与生态,有较高文化教育品位的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普环保型的生态乐园。彩岩观赏区火烧屿东南临海,有一片怪岩奇石,有“火烧石”、“蠕虫遗迹石”、“刀砍石”、“菊花石”、“云状石”等,色彩斑斓,造型奇特,酷似“雄狮枕海”“苍鹰展翅”。游人可步行腾空架设的藤桥栈道、使双脚不致踩到岩体表面,以保护这彩岩景观。此外还开展海上游览活动,舒适的游艇,南可至屿仔尾、青屿、浯屿、北可达宝珠屿,以至环游厦门岛,海上看厦门,海上看金门。 慈济宫慈济宫有青礁、白礁两处,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离厦门12公里。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离厦门22公里。两者皆奉祀北宋名医吴真人。为什么又有东宫、西宫之分呢?慈济宫之始应是“青礁龙湫庵”。这是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吴真人成神后,群众在他炼丹成神之地龙湫坑建造一个庙宇开始名为“青礁龙湫庵。”南宋高宗绍兴辛末年(公元1151年),高宗赐建“五殿皇宫式”的大庙,名为“青礁龙湫庙”。南宋孝宗乾道丙戌年(公元1166年),赐庙为慈济,由此称“青礁慈济庙”。南宋理宗淳祐辛丑年(公元1241年)下诏“改庙为宫”,由此大道公庙称之为青礁慈济宫、白礁慈济宫,前者为东宫,后者为西宫。它们之所以有东西宫之分,是因为青礁慈济建庙后,由于漳泉各地的大道公庙每年都到青礁慈济庙谒祖进香,又都集中在三月十五日吴真人诞辰前后,形成香客队伍人山人海,当时地方上又分支派别常为进香闹事,因此在积善里(今龙海县角美镇白礁村吴真人出生地)另建一座“白礁慈济庙”。划归泉州府百姓谒祖进香,青礁慈济庙由漳州府百姓谒祖进香。后来两者皆改庙为宫。吴真人名本,同安白礁人,生于公元979-1036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随父下海捕鱼,后因父患恶疾、缺钱医治而死,其母劳累过度,相继去世。从此他矢志学医普救众生。初学蛇医,后离乡背井,周游名山古刹,求“东汉华陀”之术,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回乡时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亲自凿井取泉,采药草炼丹煎药,以医济人无贵贱,按病施药如矢破的,擅长铜针治病,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当朝皇帝宋仁宗母亲的奇疾顽症乳癌,也被他所治愈,因而名扬天下。吴真人四处寻求药草,一次因采药堕崖,景祐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逝世,卒年58岁。吴真人受朝延敕赐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其济世佑民的高尚医术,无愧于尊为保生大帝。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他初被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明永乐17年,成祖又封吴本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花桥公”、“吴真君”等尊称。 “东宫”是一座造型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飞檐交错的宫殿。 整个殿中由数十根巨大的石柱支架着,其中有十二根盘龙大石柱,是福建省的古宫殿石雕中罕见的。二根花瓶形柱,二十多根八角形对联大石柱,雕刻着东宫史实和吴真人伟绩。大幅石雕雕刻着龙虎、隋唐历史人物。其中二幅雕成咤吒大闹水晶宫,配置山川花木。梁上的木刻雕狮、象、龙、凤、奇花等;彩绘更为秀丽雅观,留下古代画家珍品、其中最珍贵的是黑底金画。钟鼓楼上的木拱结构形如蜘蛛网。以人、兽、鸟、花层层套成,轻巧美观。其中俗称“角板”(即椽子)更有文物价值,据云:“此角板的黑白画是根据唐伯虎的颜料配方而画,蜘蛛虫害不敢入侵”。事实上本宫虽然百年未修,而宫中找不到一根蜘丝。藻井、斗拱、梁枋木雕彩画工艺精美。屋顶上绿色琉璃瓦,四周绕饰着五彩陶瓷缀成十二条立体巨龙和古代人物。 青礁慈济宫殿气势轩昂。宫后有岐山,左有龙湫,山明水秀,景色清幽。后看,层峦挺拔,林木葱茏,前观,东南面海,山海分明。龙湫庵下的左边山谷,即龙湫坑,流水不息,激湍于岩壁石隙,飞珠泻玉。石上镌“龙湫”二字,其上有平顶石,击之如擂鼓,称“仙鼓石”。还有“仙扁担”等石景。从龙湫山谷溯源而上。溪谷约半公里,流水蜿蜒,或为小潭,或弯曲一泓,水清澈见底,实似矿泉。昔日吴真人在龙湫坑结庐,亲凿石臼,直径35公分,深约8公分,此乃吴真人捣药的遗迹。在龙湫庵后有口水井,井水长年不涸。水质甘洌、药用价值高。有四亭:一是心字亭,为双层六角亭;第二是丹井亭,建于“丹井药泉”之后山坡。为双檐攒尖顶,有石砌台阶可登临。第三是药臼亭,为四方形石亭,游人憩息,静生亭中,正好鉴古遐思,倾听泉声,仿佛飘然世外。最后一个亭便是丹灶亭,在龙湫庵右台阶上,为双檐圆亭。亭旁安置出土的丹灶石构件、上刻“丹灶”二字,四亭造型各一,各展风姿。 【保生大帝神像首赴澎湖巡游】 2008年7月4日,保生大帝神像乘坐台湾航空业者开通的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首班周末包机赴澎湖进行巡游。巡游为期3天,以“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举行保生大帝神像的起驾和迎驾仪式、澎湖马公市区踩街活动、在澎湖威灵宫举行两岸共祭活动、闽南歌仔戏演出以及“保生慈济文化书画展”等一系列活动。 【举办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 08年 4月17日~19日,全国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第三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在青礁慈济宫隆重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内外的7000多名保生大帝信众和游客参加了开幕式,其中,台湾人士约1500人。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作为协办单位之一首次亮相文化节,该会共有150多家会员,是全台湾保生大帝庙宇的代表机构。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县 福州市 鼓楼区 | 台江区 | 仓山区 | 马尾区 | 晋安区 | 福清市 | 长乐市 | 闽侯县 |闽清县 | 永泰县 | 连江县 |罗源县 | 平潭县 厦门市 思明区 | 海沧区 | 湖里区 | 集美区 | 同安区 | 翔安区 莆田市 城厢区 | 涵江区 | 荔城区 | 秀屿区 | 仙游县 三明市 梅列区 | 三元区 | 永安市 | 明溪县 | 将乐县 | 大田县 | 宁化县 | 建宁县 | 沙县 | 尤溪县 | 清流县 | 泰宁县 泉州市 鲤城区 | 丰泽区 | 洛江区 | 泉港区 | 石狮市 | 晋江市 | 南安市 | 惠安县 | 永春县 | 安溪县 | 德化县 | 金门县 漳州市 芗城区 | 龙文区 | 龙海市 | 平和县 | 南靖县 | 诏安县 |漳浦县 |华安县 | 东山县 | 长泰县 | 云霄县 南平市 延平区 | 建瓯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建阳市 | 松溪县 | 光泽县 |顺昌县 | 浦城县 | 政和县 龙岩市 新罗区 |漳平市 |长汀县 | 武平县 | 上杭县 | 永定县 |连城县 宁德市 蕉城区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寿宁县 | 霞浦县 | 柘荣县 | 屏南县 | 古田县 |周宁县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