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捕文书 |
释义 | 海捕文书是中国封建时代官府通令各地衙门捕获逃犯的公文,犹如现在的通缉令,简称“海捕”。海,喻地域之广大。海捕,即在全国范围内追捕。 简介当遇有逃犯时,官府衙门便开具“海捕文书”,捕快凭借海捕文书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通缉令来抓人,在“海捕文书”中除了写有逃犯的姓名、年龄、籍贯外,往往还配有逃犯的画像,即“画影图形”以便官民辨识和缉拿。 捕快执行公务要出示他们的腰牌,抓人要有通缉罪犯的“海捕文书”或者是州县长官签发的牌票。 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水浒传》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鲁达在逃,行开个海捕文书,各处追捉。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画了他的模样,到处张挂。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 “还要下两通海捕文书,一通捉拿刘三金 ,一通查访招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