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杧果
释义

海杧果(学名:Cerbera manghas)是夹竹桃科海杧果属的一种常绿小乔木,全株含乳状汁液。枝轮生,空心,叶痕明显。单叶,互生,集生于小枝上部,倒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5厘米,革质,全缘。顶生聚散花序;花两性,辐射对称,直径约5厘米,花冠管长约3厘米,左旋裂片5片,芳香,白色,喉部红色。核果卵圆形,熟时红色。种子1颗。

中文学名:海杧果

别称:黄金茄、牛金茄、牛心荔、黄金调、山杭果、香军树、山样子

二名法:Cerbera mangha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龙胆目 Gentianales

科: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亚科:鸡蛋花亚科 Plurnerioideae

族:萝芙木族 Rauvolfieae

属:海杧果属 Cerbera

种:海杧果

形态特征

乔木,高4~8米,胸径6~20厘米;树皮灰褐色;枝条粗厚,绿色,具不明显皮孔,无毛;全株具丰富乳汁。叶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长6~37厘米,宽2.3~7.8厘米,无毛,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中脉和侧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侧脉在叶缘前网结;叶柄长2.5~5厘米,浅绿色,无毛;花白色,直径约5厘米,芳香;总花梗和花梗绿色,无毛,具不明显的斑点;总花梗长5~21厘米;花梗长1~2厘米;花萼裂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顶端短渐尖或钝,长1.3~1.6厘米,宽4~7毫米,不等大,向下反卷,黄绿色,两面无毛;花冠筒圆筒形,上部膨大,下部缩小,长2.5~4厘米,直径:上部7~10毫米,下部约3毫米,外面黄绿色,无毛,内面被长柔毛,喉部染红色,具5枚被柔毛的鳞片,花冠裂片白色,背面左边染淡红色,倒卵状镰刀形,顶端具短尖头,长1.5~2.5厘米,宽:上面1.5~2.5厘米,下面约8毫米,两面无毛,水平张开;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喉部,花丝短,黄色,基部肋状凸起,花药卵圆形,顶端具短尖,基部圆形,向内弯;无花盘;心皮2,离生,无毛,花柱丝状,长2.3~2.8厘米,柔弱。无毛,柱头球形,基部环状,顶端浑圆而2裂。核果双生或单个,阔卵形或球形,长5~7.5厘米,直径4~5.6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外果皮纤维质或木质,未成熟绿色,成熟时橙黄色;种子通常1颗。花期3~10月,果期7月~翌年4月。

分别状况

产于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和台湾,以海南分布为多。生于海边或近海边湿润的地方。亚洲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毒性成分

果皮含海杧果碱、毒性苦味素、生物碱、氰酸,毒性强烈,人、畜误食能致死。 海杧果含有一种被称作“海杧果毒素”的剧毒物质,其分子结构与异羟洋地黄毒苷(一种强心剂)非常相似。海杧果毒素会阻断钙离子在心肌中的传输通道,一般在食用后的3~6小时内便会毒性发作,致人死亡。全株有毒,果实剧毒。少量即可致死,烤后毒性更大。其茎、叶、果均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人、畜误食能中毒致死,所以海杧果属只是一种赏心悦目而不能一饱口福的“果树”。

食会引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脚麻痹、冒冷汗、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致命。

繁殖培育

以扦插为主,也可播种、压条繁殖。前插在春季、夏季均可进行,插前将插穗基部浸入清水中7~10天,要换水数次,保持浸水新鲜,插后可提前生根,提高成活率。如全用水插,水温保持18~20°C,经常换水,尤易生根。压条可于雨季进行,埋土压、筒压均可。分蘖繁殖尤为便利。播种可于春末进行,18~21°C发芽,成苗率较高。

利用价值

1、花多、美丽而芳香,叶深绿色,树冠美观,可作庭园、公园、道路绿化、湖旁周围栽植观赏。

2、木材质地轻软,用于制作箱柜、木屐和小型器具。

3、树皮、叶和乳汁可提取催吐、下泻药物。海杧果属根部及树汁,中医认为根部具有袪风湿的功效,而树汁则有强心作用。但因含剧毒只宜外敷,而不能内服。乳汁却可在医疗上利用为催吐剂。

4、喜生于海边,是一种较好的防潮树种。

本种提示

海杧果久与印度和马来西亚产的另一种植物(Cerbera odollam Gaertn)相混;根据观察,认为后者的花冠白色,喉部染黄色,花冠裂片长过花冠筒;雄蕊着生在冠筒中部,二者确然有明显的区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