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
释义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曾称普希金图书馆,其前身为维尔内(阿拉木图旧称)市图书馆,该馆是根据维尔内市杜马1910年12月31日决议,由热心教育者捐资筹建的。1931年3月,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执委会通过关于成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决议,因为当时已有必要建立新国家馆来满足共和国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1年哈萨克斯坦取得独立后才成为国家图书馆。

名称

中文名称: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

英文名称:National Library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概况

从20世纪30年代起该馆得到全苏联各地的大量图书捐赠。各机关团体纷纷将自己的图书转赠给国家馆,哈萨克斯坦研究协会和哈萨克中央书库捐赠了75,000册方志,前苏联的列宁图书馆、谢德林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等也都鼎力相助,支援了10万册图书。著名的个人捐赠者有突厥语学者C·波雅尔科夫和哈萨克文学经典作家C·穆卡诺夫等。

由于目前政府拨款不能及时到位,导致购书费没有着落,而样本呈缴也得不到执行,遂使图书入藏量锐减;由于缺乏资金,设备的更新亦无保证,自动化、网络化和数据库的发展举步维艰。该馆为国际图联成员。

职能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是共和国的国家书库和国家书目与方志学中心。图书馆出版《哈萨克斯坦文化艺术新书》的索引和述评;出版最新及回溯性全国图书目录参考资料;揭示哈萨克斯坦的文化遗产;研究哈萨克斯坦图书馆事业当前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为其科研的主要工作;图书馆还系统地组织全国性的科学研讨会及进修班;《哈萨克斯坦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已经出版了两卷。

人员

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家馆有员工276人。

经费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应该由政府拨款,但其拨款经常不到位,就连工资都常拖欠,从而制约了图书馆事业发展。年度预算363,000美元。开展服务的额外收入之60%被用来作为职工的附加工资,以避免人才大量流失。

馆藏建设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馆藏重要来源之一是国内出版单位缴送,1959年前苏联就通过了样本缴送法。另外与国外图书馆以及科研机构进行交换也是收集国外出版物的重要途径,国家图书馆与34个国家的组织和公司建有交换关系,主要交换伙伴为美国国会馆、印度、埃及、法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的国家图书馆。平均每年入藏20万件,重点为哈文出版物和世界各种语言的方志学文献。文献中语种分布情况:英文1.5%;法文1.1%;德文1.6%;俄文88.6%;西班牙文0.09%;哈萨克文5.6%;其他1.51%。

1.特藏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的特藏有14-19世纪东方和欧洲各国文字的古籍与哈文、俄文善本25,000件,其中有鹿特丹的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还有用波斯文、阿拉伯文、查塔泰文、哈萨克文、古斯拉夫文和朝文写成的487部手稿。一部12世纪古代阿拉伯文的古兰经手稿为中亚首批圣书之一,该手稿原藏在土耳其苏丹艾哈默德·雅萨维哈吉的陵寝中。

2.馆藏数量

该馆共有100多种语言文字写成的书刊5,123,000万册;包括专著3,173,357件/册,期刊121种;现刊77种;学位论文570,124篇;有乐谱44,221件、唱片、幻灯片、微卷和微片4595件;地图8,127张;电子文献208件,其他电子资源1,200,000件;以及各种搜集物。

馆舍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1971年建成的馆舍使用面积23000平方米,书库能容纳400万册藏书,有1500个阅览座位,进行分科阅览。

读者服务

哈萨克斯坦国家馆目前仍然使用卡片目录。用户群为学生、教师、研究生、学位候选人和科学工作者。每天可接待读者2000多人,藏书全面开放,开展馆际互借,年度外借总量达到200万册次,完成各类咨询3万件。该图书馆为该国政府机关提供咨询服务,并出版索引和述评、全国图书目录参考资料;另外还经常举办书展、图片展和各种讲座。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也开展有偿服务,并有价目表,所列42个项目均属该范围,如:办阅览证、有偿外借、逾期罚款、出租录像带和录音带、电话借阅图书、照相复制、音乐作品录音、教授外语等。

自动化与数据库

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配置了现代化设备与技术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其信息服务、书刊登记等都采用了自动化程序,现在正准备编制机读目录以便建立哈萨克斯坦及哈萨克民族的数据库。

联机检索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有联机书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