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节
释义

哈节,又称“唱哈节” ,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

介绍

哈节,又称“唱哈节” ,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

起源

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哈节”,也叫“唱哈节”。京语“哈”的意思是唱歌,“哈节”也就是“歌节”。在京族地区,每个村寨都建有哈亭。过“哈节”时,要请“哈妹”(歌手)在哈亭内演唱“哈歌”,非常热闹。“唱哈” 、 “竹竿舞”和“独弦琴” ,被誉为京族传统文化的三颗珍珠。 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七八百年前,京族人民在封建统治者压迫下,生活穷困潦倒,苦不堪言。于是上苍派一位歌仙下凡,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其歌声委婉动听,听者纷纷仿学,这就是京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由来。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尊其为歌祖,称之为歌仙,并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流传至今。

简介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

越南隔海相望。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也称“唱哈节”。“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节日期不一样,或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

节日活动历时3日,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共同欢庆。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称“哈哥”,专司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一个持两块竹板,另一个拿一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少女登台献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顶天灯舞”。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歌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则满眼烛光闪烁,美丽动人。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语“哈”即“歌”,故亦名“哈节”。流行于广西防地等地。节期因地而异。红坎于夏历正月二十五举行,中心鸟在八月初十,防城万尾、巫头二岛在六月初十。相传为纪念一位因组织群众反抗封建统治而不幸牺牲的歌仙。届时,举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祭祀祖先、哈妹歌唱等活动,旨在祈求神灵保佑渔业丰收。各地都修建专用于此节的“哈亭”。节日盛时,聚人可达数千人,持续数日。现在已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歌舞和贸易,为当地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主要活动

哈节前,京族人家家户户打扫门亭,里里外外布置一新,哈节那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举行迎神、祭祖和“唱哈”等活动,非常热闹。

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其建筑形式古朴、美观、繁简各异。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吉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子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较大型的哈亭内,祭祀场地两侧设有阶梯形的宾客坐席,这是专供村里辈份最高、为修建此哈亭和筹办哈节捐资捐物者所设立的。座次的顺序,也是以贡献功绩的大小从高到低论定。

活动过程

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节日活动历时三至五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共同欢庆。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迎神

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就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白白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个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以祭神之后,只分八斤猪肉分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

2、祭神

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读祭文,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在祭祀之后进行娱神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唱等,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

1)、《进酒舞》

舞者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

2)、《采茶摸螺舞》

《采茶摸螺舞》从情歌“舞采茶”演变而来。歌舞中“桃姑”们(女舞者)用各种模拟采茶和捕捞螺丝的动作在歌声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们的思绪忽而带到绿茵葱茏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嚣的海边,共同分享姑娘们摸螺捉虾的喜悦。整个表演像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诗,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习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制作的木屐大小、样式和花纹都同样的话,那么这对青年男女即被认为是获得天意撮合的夫妻。为此,京族民间便演变出述说为获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恋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样与花纹,使“巧合”成为现实的《对花屐》舞蹈。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达到了“娱乐神灵”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真正获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3)、《灯舞》

在《灯舞》中,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载歌载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是群舞,一片烛光闪烁,煞是好看。《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与咏队歌声

哈节

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着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形成一曲曲人间的祥和之音飘向广阔的夜空。

3、入席、听哈

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做“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做“哈妹”,又称“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哈妹困倦了,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唱哈”要连续进行三天。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

4、送神

“唱哈”完毕就送走了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调》 ,还要“舞花棍”。送神后整个"哈节"的仪礼便结束了。

哈节期间人们还进行其他活动,不善唱歌的男子们也不甘于让姑娘们专美于前。于是,斗牛、比武、角力竞赛等也随之展开,成为哈节上极富特色的重要节目。

传承价值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节”,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

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万尾、巫头在农历六月初十举行,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哈亭雕梁画栋,飞檐高顶,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内设有过去京家信奉的诸神神座。偏殿内设有坐位,听歌与宴饮时要按长幼次序入座。

活动时间

节日活动历时三日。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共同欢庆。一派升平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称“哈哥” ,专司扶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 ,一个持两块竹板,另一个拿一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妙龄少女登台献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顶天灯舞”,只见少女头顶瓷碗,碗上迭盘,盘子里点上蜡烛,两手端着酒杯,酒杯里也各有一只点燃的蜡烛。载歌载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是群舞,一片烛光闪烁,煞是好看。 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在亭外踏月传情,或初次邂逅,或订立婚约,或互诉衷情,都趁此花好月圆的良辰佳日,勇敢地敞开爱情的心扉。

京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都爱唱歌。一般是男女对唱,以一问一答为最多,歌的调子有三十多种,内容多样,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劳动生产歌、宗教歌等。京族的民歌具有复杂的装饰音,悠长的花腔,低细的音调,缓慢的旋律等特点。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演进,京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了解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

京族哈节

哈节是京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

时间

哈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尾、巫头两地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娱神娱人。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位于村边,以上乘木料建成,坚固美观。哈亭正堂设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镇海大王”、“陈朝上将”等)和祖先牌位。哈节活动可分为四个程序: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和唱哈。“唱哈”是哈节的高潮,所占时间最长。有“哈哥”、“哈妹”调琴击梆配唱,曲调有30余种;唱的有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颂神歌、苦歌、情歌等。“听哈”者以8人一桌入席,一边饮宴,一边“听哈”,其乐融融。最后一个程序是送神。送完神,历时数天的哈节才算结束。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以渔业为主,以农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后来有一部分人自越南涂山沿海捕鱼来到巫头岛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多年的历史。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语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象征

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是每年一度的哈节。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词义

“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七八百年前,京族人民在封建统治者压迫下,生活穷困潦倒,苦不堪言。于是上苍派一位歌仙下凡,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其歌声委婉动听,听者纷纷仿学,这就是京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由来。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尊其为歌祖,称之为歌仙,并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流传至今。

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动是“唱哈”(即“唱歌”),多在“哈亭”举行。通常为三人,一个男歌手叫“哈哥”,主要是持琴伴奏;两个女歌手叫“哈妹”,互相轮流演唱。哈节是生活在防城港市的京族同胞每年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每到哈节来临时,当地的京族人民就会通过唱哈、竹竿舞等形式祭祀祖先、庆祝节日。节日持续三天,期间除了精彩的歌舞表演,还有美味的当地小吃,别具特色。

唱哈节

“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唱哈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里面设他的灵位来纪念他。又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歌传歌来歌颂他。于是,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为京族人民的节日了。 唱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尾、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唱哈节的场所是哈亭。哈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是选用最好的木料建筑而成的,外观非常美丽。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里面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在唱哈节来临之前,京族群众赶着把各种活路干完,接着各家各户布置一新,宴宾待客。到了唱哈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动,祈愿生产丰收,人兴畜旺。并聘请职业歌手“哈妹”歌唱,同时,进行其他文娱活动。

京族舞蹈

南海波涛日夜守护着的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在15世纪左右,部分京族人民先后从越南陆续迁徙到了我国广西防城县,定居于平江乡被称作“巫头”、“山心”和“万尾”三个充满传奇色 。

名字由来

彩的岛屿上,过着以捕鱼为主农耕为辅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在京族语言中“哈”即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们就把祭祀神灵祖先、进行歌舞娱乐和节日餐饮结合的日子称为“哈节”。久而久之,以歌唱贯穿整个祭祀祖先、神灵与节日的集会场地 — 类似祠堂的建筑,也就随之被称作“哈亭”了。

座次顺序

京族民族历史悠久,人们自古以来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因历代以捕鱼为生,因此居住在“山心”岛上的人们,在“哈亭”所供奉的三位主神中,特别情有独钟地把“镇海大王”供放在中位,而且礼拜也最勤。

“哈亭”的建筑形式古朴、美观、繁简各异。较大型的“哈亭”内,祭祀场地两侧设有阶梯形的宾客坐席,这是专供村里辈份最高、为修建此“哈庭”和筹办“哈节”捐资投物者所设立的。座次的顺序,也是以贡献功绩的大小从高到低论定。

布置方法

我国多数民族在祭祀时,一般在仅靠神位摆放一张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仅远离神案至少 4-5米,而且数量多达十余张不止。这些从各家精选而来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纵队地向“哈亭”门外的海滨沙滩排列开去,长约十几米。每张供桌上放满了香烛蜡签、鲜花瑞草和各种食品。蔚蓝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两边场地周围五颜六色的龙凤旗迎风招展,“哈亭”内外一派庄严、肃穆,人们在忙碌中等待着祭祀时辰的来临。

祭镇海大王

在防城港市的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巫头、山心、万尾),京族同胞每年都要过哈节。“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九至十五日为佳节,佳节期间,京族儿女不管远近都要自觉返乡集结庆祝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

传说

相传:在白龙尾海面上有个蜈蚣精,掀翻了不少过往船只,吃了不少人,镇海大王想出不少巧计征服蜈蚣精,便化作乞丐租用一条船,驶到白龙蜈蚣洞口,将预先叫船工煨熟的大南瓜突然丢进蜈蚣精的大口,从而将蜈蚣精烫死。蜈蚣精被烫死后断为三节,头部随海潮飘流至如今的巫头岛,身部飘流至山心岛,尾部飘流至万尾岛,京族三岛村名由此而得。蜈蚣精被除后,京民安康、渔农丰收,为感谢镇海大王之恩,在三岛上都建有哈亭供奉。一年一度祀神祭拜,歌舞娱乐,流传至今已将近五百年的历史。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在京族语言中“哈”即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们就把祭祀神灵祖先、进行歌舞娱乐和节日餐饮结合的日子称为“哈节”。久而久之,以歌唱贯穿整个祭祀祖先、神灵与节日的集会场地 — 类似祠堂的建筑,也就随之被称作“哈亭”了。

历史悠久

京族民族历史悠久,人们自古以来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因历代以捕鱼为生,因此居住在“山心”岛上的人们,在“哈亭”所供奉的三位主神中,特别情有独钟地把“镇海大王”供放在中位,而且礼拜也最勤。 “哈亭”的建筑形式古朴、美观、繁简各异。较大型的“哈亭”内,祭祀场地两侧设有阶梯形的宾客坐席,这是专供村里辈份最高、为修建此“哈庭”和筹办“哈节”捐资投物者所设立的。座次的顺序,也是以贡献功绩的大小从高到低论定。

我国多数民族在祭祀时,一般在仅靠神位摆放一张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仅远离神案至少 4-5米,而且数量多达十余张不止。这些从各家精选而来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纵队地向“哈亭”门外的海滨沙滩排列开去,长约十几米。每张供桌上放满了香烛蜡签、鲜花瑞草和各种食品。蔚蓝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两边场地周围五颜六色的龙凤旗迎风招展,“哈亭”内外一派庄严、肃穆,人们在忙碌中等待着祭祀时辰的来临。

为了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还要挑选身姿秀美,能歌善舞和善于操琴的“哈妹”、“哈哥”数人,来充当“桃姑”和“琴师”来担任舞蹈表演和伴奏。“哈节”中的表演舞蹈基本分为:祭祀性舞蹈和表现劳动生活和赞美爱情的歌舞两大类。

“哈节”的祭祀活动一般长达三至五天,第一天要举行最为隆重的“迎神”仪式,而且歌舞内容也最为丰富。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这时由四位身着粉红色丝质长衫、黑色长裤,头扎紫罗兰色发带被称作“桃姑”的京族淑女,伴随祭鼓频频起舞。充满青春活力的“桃姑”们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

在祭祀之后进行娱神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唱等,还将表演从情歌“舞采茶”演变而来的《采茶摸螺舞》。歌舞中“桃姑”们用各种模拟采茶和捕捞螺丝的动作在歌声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们的思绪忽而带到绿茵葱茏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嚣的海边,共同分享姑娘们摸螺捉虾的喜悦。整个表演像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诗,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习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制作的木屐大小、样式和花纹都同样的话,那么这对青年男女即被认为是获得天意撮合的夫妻。为此,京族民间便演变出述说为获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恋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样与花纹,使“巧合”成为现实的《对花屐》舞蹈。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达到了“娱乐神灵”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真正获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第一天仪式的最后,“桃姑”们再次为诸神跳起了《进香舞》。《进香舞》分为敬神的“跳香”和娱神的“跳乐”两部分。三位“桃姑”左手各拈三支燃香、右手表演“轮指手花”和“转手翻花”等优美舞姿,在女声柔美的《进香歌》中,向神灵频频祝福。随着伴唱节拍的变化,舞蹈从庄重、虔诚的“跳香”转入了明朗而欢快的“跳乐”,使人们再次与神灵同享节日的快乐。

“哈节” 的第二天,除重复前一天的祭祀仪式外,有资格就坐“哈亭”内席位上的人,将进入“坐梦”活动,即观看娱神节目并品尝节日糕点。

接下来的两日,在继续“坐梦”之后,四位着粉红色长衫的“桃姑”,将为“娱神”而表演《灯舞》。她们把立于小碟中的燃烛,分别顶于头上、托在掌心,在鼓乐伴奏声中穿梭起舞于神案前。舞蹈动作集中在两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双膝微屈,整个舞队的圆场步尤若行云流水般地飘逸,而双双转动的手灯,似萤虫飞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姑娘们的每一伸手、投足,无不体现着京族民众对神灵的崇敬、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情景使人们不禁联想起京族古代有以“明烛祭神”和“昏夜引船返航”的习俗。《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与咏队歌声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着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形成一曲曲人间的祥和之音飘向广阔的夜空。

民俗风情

哈节十分隆重。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哈亭雕梁画栋,飞檐高顶,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旧时,节前一天,人们将尊崇信奉之神迎入亭内,翌日,正是祭祀活动开始。下午3时,开始宰牲祭祀神与祖先。祭祀礼毕,

表演形式

全村成年男子以族长、长老为首,依次入座,饮酒听歌观舞。唱哈表演形式比较固定,其表演角色通常由三人担任,一位“哈哥”(男歌手)专司操琴伴奏,两位“哈妹”(女歌手)轮流担任主唱。主唱之“哈妹”站于哈亭正中,手持两块小竹板,边敲边唱,另一位“哈妹”则手持竹制的梆子应和。而“哈哥”持琴弹曲依律伴奏,颇有北方汉族梆子戏、快板之风。男女二重唱加上伴奏,曲调高扬,变奏不已,清越上天,极为动人。“哈歌”内容极富民族特色又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相结合,有情歌、生产劳动歌、民俗歌、宗教歌等。此外,白居易的《琵琶行》 、苏轼的《念奴娇》等也经常演唱。

舞蹈

与唱哈活动相对应,人们还载歌载舞,跳起京族传统的舞蹈。如“跳天灯”、“跳乐”等。是时,小伙子们配合,姑娘们随着鼓点节奏,翩翩起舞,体态婀娜。队形变幻多样,由单人舞、双人舞与群舞构成其主体,旁观者与小伙子们为之伴唱喝彩,姑娘们于是跳得更有劲。哈节期间人们还进行其他活动,不善唱歌的男子们也不甘于让姑娘们专美于前。于是,斗牛、比武、角力竞赛等也随之展开,成为哈节上极富特色的重要节目。附近的汉族、壮族也会纷纷前来赴会,一些商家也不愿错过这一机会,哈节由此逐渐又成为重要的集市之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京族人民的哈节内容也逐渐有了变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