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佛校训
释义

导读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 (即中文“真理”的意思)。

图书信息

作者:沙敏著

ISBN:10位[7500837615]13位[9787500837619]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29.80元

内容提要

本书为您解析了60名出自哈佛的中外名人的人生轨迹,解读了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的10个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案例。感悟哈佛校训中的鼻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哈佛校长艾略特等人的办学思想;讲述了获得诺贝尔奖中20位出自哈佛的学子和哈佛教授的故事。

为什么哈佛大学始终世界排名第一?为什么哈佛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为什么哈佛会拒绝授予里根总统荣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是私立学校,为什么会诞生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大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本书为你剖析60位哈佛名人的成长轨迹,解读10个哈佛商学院中国案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则则动人的故事,让你在轻松中看到了哈佛成功的奥秘。

感悟哈佛校训中的鼻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体验哈佛的掌门人:哈佛校长艾略特、兰德尔等人的思想;讲述获得诺贝尔奖中20位出自哈佛的学子和哈佛教授的故事;聆听哈佛走出的华人大师级学者李济、齐思和、梁恩成、梁思永、赵元任、洪深、竺可桢、梁实秋、林语堂、冀朝柱的人生华彩乐章;探寻哈佛有成就的学子夏建统、打破哈佛历史的女“总统”朱成等人的奋斗与创业足迹……

目录

第一章 尊重传统:哲人鼻祖的智慧

一、哲人先祖苏格拉底式案例教学法七例/3

引子:由接生婆启迪而诞生的苏格拉底案例教学法/3

1.追求真理: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4

2.苏格拉底的处世观与生死观/5

3.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式/7

4.真理是客观的相对的/9

5.用辩证法认识真理:美的标准/11

6.正义之争/13

7.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14

小结:精神遗产/16

二、希腊的思想库柏拉图:学术自由的倡导者/17

1.探索真理的方法/18

2.西方私立学校的第一位校长/20

3.留下亚特兰蒂斯之迷/22

三、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24

1.天才的学生与亚历山大的老师/25

2.真理的魅力/27

3.现代科学之父/29

第二章 崇尚真理:哈佛校训的精髓

一、不迷信权威的理查慈/32

二、里根总统未准戴上哈佛博士帽/34

三、萨默斯:被迫辞职的校长/35

四、第一个打破恶性肿瘤不可治的迷信的人:查尔斯·布伦顿·哈金斯/36

五、探求追求知识永无止境:乔治·R.迈诺特和威廉·P.墨菲/38

六、人体肾器官移植术:第一个尝试者约瑟夫·E·默里和E.唐奈·托马斯/40

七、逆合成理论的创立者:伊莱亚斯·J.科里/44

第三章 办学理念:哈佛校长的思想

一、霍里厄克:让校规看守哈佛/48

二、艾略特:在改革中让哈佛领先/50

三、哈佛的倡导通才教育的哲学家——怀特海/54

四、兰德尔:哈佛的苏格拉底案例教学法/56

五、哈佛的平民校长科南特:教育的目标是寻求真理/60

六、陆登庭:哈佛教给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64

七、伯克:大学的使命是发现和传播知识/67

第四章 哈佛典范:精英人才的摇篮

一、富兰克林·罗斯福:轮椅上的船长/71

二、哈佛才子奥本海默:聪慧负重的原子弹之父/76

三、约翰·肯尼迪:太空计划的倡导者/82

四、哈佛博士基辛格:摘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86

五、创意天才贝聿铭:建筑是凝固的音乐/91

六、哈佛人类学博士马友友:用音乐诠释人生/96

第五章 哈佛熏陶:华人大师的背影

一、哈佛的第一位华人老师:戈鲲化/100

二、李济:不该被埋没的殷墟发现者/103

三、齐思和:燕园的第一位哈佛博士/108

四、梁启超家族的哈佛二子:梁思永、梁思成/1lO

五、赵元任:让东方的语言成为科学/114

六、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学者:李远哲/117

七、洪深:现代戏剧的拓荒者/119

八、竺可桢:一代气象宗师/122

九、梁实秋:雅舍人生/126

十、林语堂结识赛珍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29

十一、哈佛走出来的红墙第一翻译:冀朝柱/133

第六章 大腕云集:诺贝尔奖的奥秘

一、让深奥的科学服务于大众:乔治·沃尔德/139

二、胆固醇合成探索者:康拉德·E.布洛赫/141

三、诺曼·拉姆齐: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145

四、创立量子动力学新理论:朱利安·西摩·施温格/148

五、痴迷化学的有机合成之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153

六、揭开听觉之谜:格奥尔格·冯·贝克西/156

七、破译生物基因密码:詹姆斯·杜威·沃森/159

八、谢尔登·李·格拉肖:准确的物理直觉预言者/162

九、温伯格一萨拉姆模型:不谋而合的伟大发现/164

十、头脑的研究者:戴维·休伯尔/167

第七章 学术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爱默生:唤醒自由的思想家/171

二、哈佛第一的奥秘:代代相传的自由校风/175

三、哈佛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萨缪尔森/180

四、鸡蛋分篮术的托宾:哈佛和柯南特校长改变了我的一生/183

五、用数学头脑解决经济问题:肯尼思·约瑟夫·阿罗/186

六、让期权交易由评估变成科学:罗伯特·默顿/188

七、数字中的经济学:西蒙·史密斯·库茨涅兹/190

八、里昂惕夫: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193

九、索洛:导师里昂惕夫引我走上经济学之路/196

第八章 独立思考:多元教育的开拓

一、哈佛校长眼中的一流学生/201

二、阎云翔:从流浪汉到哈佛博士/202

三、朱成:打破哈佛370年历史的哈佛“女总统”/208

四、夏建统:从哈佛走来的“哪吒”博士/212

第九章 案例教学法:风靡全球的魅力,企业进入哈佛的视野

一、哈佛案例唱主角:将学生引入真理的殿堂思考/222

二、海尔总裁张瑞敏:楚人施粥与海尔激活“休克鱼”/225

三、哈佛商学院为联想喝彩/228

四、中国商业功夫征服哈佛:李宁的魅力/231

五、从零到15亿:奥克斯出奇制胜的事件营销/234

六、阿里巴巴:马云两度成为哈佛案例的男主角/237

七、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国企掌门人:魏家福/242

八、神州数码:应用管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国产ERP/245

九、蒙牛:要做世界第一牛/249

十、青岛啤酒:源自中国的国际品牌重新整合的优势/253

十一、总部基地:创新概念打造出的品牌商务区/256

书摘

1923年基辛格出生在德国菲尔特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纳粹分子疯狂地虐杀犹太人,在他15岁时,随家人流亡到美国。在他20岁时参加了美国陆军,在战场上,他迅速地成长起来。由于他会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加之他的才华,在部队中他很快得到赏识提拔。

他曾在两天前还被纳粹所控制的偌大城市里,用了不到三天居然就搞起了一个能办事的市政府。除此之外,基辛格还负责给校官们讲授如何挖出潜伏下来的纳粹分子。他把当地的盖世太保迅速地一网打尽,并为此获得了一枚勋章。后来他对一位朋友说:“只要了解德国人的心理,这其实并不费事。我只不过在当地报纸上登了一条通告,说凡曾当过警察而现在愿意就业的德国人,均可在第二天某时到连部登记。于是,就有几十个盖世太保来报到了。”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1946年5月退伍之后,校方仍然把他作为文职教员留下来教德国历史。

基辛格并不感到满足,他很想回国去接受第一流的教育。

1947年春,基辛格回到美国。当年9月,基辛格根据美国战时“士兵权利法案”,获得纽约州政府的一笔奖学金,进了哈佛大学。

在哈佛大学,他遇到了威廉·扬德尔·艾略特。威廉·扬德尔·艾略特在政府学系是位泰斗式的人物。基辛格第一次见艾略特教授时也很紧张,怀着崇拜的心情走进艾略特的办公室,教授正在埋头疾书,见到进来的又是一个本科生,颇为不耐烦,很不情愿地停住笔,给青年基辛格开了一长列书名,共有25本,让他回去细读,再写一篇读书报告,比较一下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两部专著——《纯理性批判》和《现实理性批判》。艾略特让基辛格完成读书报告之前不要再来找他。第一次见面,教授三言两语就把学生给打发了。

基辛格协助艾略特做各种行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很烦琐,但他将桩桩小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条。教授高兴极了。在那些冷战的年代,哈佛大学一直在扩充学术研究机构,几乎每学期都要增设一个新的机构,例如俄国问题研究所等,这样也就需要一批不怕搞点行政事务工作的学者。于是,基辛格的阅历越来越丰富了。

基辛格拜在艾略特的门下,但他同时对系里另一位学术权威卡尔·弗德里希教授也非常尊重。艾略特与弗德里希同为政府学系的泰斗,但在学术和私交方面却是大不相同。除了对德国哲学大师康德推崇备至外,两人几乎毫无共同之处。弗德里希是出生在德国的清教徒,治学严谨、处事一丝不苟,但学术创新不足。而艾略特则富于幻想,在学术方面想像力十足,很有名士风范。 ……

基辛格在两位教授之间,哪一边都得到了认可,而他对哪一边都不得罪。基辛格把这对立的双方关系处理得很好,游刃有余。基辛格的同学对他是既佩服又妒忌。基辛格日后周旋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他的外交技巧在哈佛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在哈佛,基辛格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的学生。他关注着国内与国际的大事。当时在国内,恐吓在压倒勇敢,麦卡锡主义统治了美国;在国外,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整个西欧为此惶惶不可终日,那位为领导盟军打败纳粹出过力、后来出任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此时也跑到哈佛的校园里,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经济计划,以加强美国的大西洋盟国。胡志明正在越南开始进行一场抗法战争,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为他提供了打败法国人的力量。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在亚洲的东方……

基辛格在思索着,他用自己的目光关注着每一次大变动,在20世纪30年代饱受战争磨难的他尤其关注着和平,因为他的一家在希特勒的屠刀之下就有12人丧失了生命。他为此关注着人类的安全,也注意着战争的动向。

国际会议上唱出的诸如“人类大家庭”、“和平不可分割”等高调,并不能为他带来任何安全感。他认为靠一连串口号来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强权乃是历史的基本力量。单有和平的愿:’望,并不能带来和平。在基辛格看来,这是不言而喻的。纳粹当前,而欧洲像基辛格那样的人没有强权,因此数百万犹太人免不了丧生。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可是他认为,如果把强权本身看成是有害的东西,那就是没有抓住这个老问题的要害。强权本身无所谓好坏,纵然历史上充满了用强权、肆虐行暴的例子,但强权毕竟也是可以用来防止灾难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使用强权。

这种思想贯穿在基辛格的学术著作中。他在1950年写的毕业论文,自谦地题为《历史的意义——读斯宾格勒、托因比和康德著作的心得》。这篇论文就是他的世界观的初步探讨。

论文的题目冗长,行文沉闷。一写就是350多页。就是在艾略特的政治系里,这篇心得也未免显得太长了些,洋洋洒洒地像是一本书一样厚·教授们感到有些吃不消了。于是后来上面便定出一条规定,今后论文篇幅一律不得超过150页。据基辛格的一位哈佛同学回忆道:“艾略特只看了亨利那篇论文的前100页,就给他批了个最优。”

在写这篇毕业论文时,他曾受艾略特的委托,负责哈佛大学的国际讲习班,这个班其实也是导师为他创造的一个结识各界要人的机会,它为基辛格日后进入政坛打下了基础。

论文受到的反映不错,基辛格同年1954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

然而,基辛格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当他获得了哈佛博士以后,原以为可以受聘在哈佛任教,但是未能如愿。事后他才得知:他被拒绝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的学识不够,而是因为哈佛认为他留校是将学校当成了飞黄腾达的跳板。这时,另外一所大学聘他当教授,被他拒绝了,他宁愿留在哈佛做临时工作,经过5年的奋斗,他终于成为一个历史学家。1959年他的《核武器与外交策略》出版,从而一举成名。1959年哈佛聘请他为政治系副教授,1962年升任教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