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尔莫墩镇 |
释义 | 哈尔莫墩镇位于和静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平均海拔1192米。哈尔莫墩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沿开都河北岸、小草湖及北部山区等地,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现开发有小草湖风情旅游、察吾乎沟古墓群历史文化旅游、小山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查汗乌苏小型狩猎旅游、小山口蝴蝶岛观光旅游等旅游景点。 简介哈尔莫墩镇位于和静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平均海拔1192米。全镇东西最长112公里,南北最宽47公里,总面积37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万亩,林地3.43万亩,山区与平原天然草场47.77万亩,人工草场3.61万亩。现辖2个社区、7个村委会:文化路社区、团结路社区、哈尔莫墩村、乌兰尕扎尔村、夏尔莫敦村、查茨村、觉伦图尔根村、萨拉村、乌拉斯台村,31个村民小组,共有5782户2096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4人。境内驻有大山口电站、新天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原料基地、莫乎查汗扶贫农场等单位,2001年10月撤乡建镇。 镇区发展哈尔莫墩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沿开都河北岸、小草湖及北部山区等地,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现开发有小草湖风情旅游、察吾乎沟古墓群历史文化旅游、小山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查汗乌苏小型狩猎旅游、小山口蝴蝶岛观光旅游等旅游景点。 全镇现有学校9所,农牧民技术学校1所,分校6所,镇级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室7个,组级文化室29个。目前,全镇已开通汉、维两种语言频道的调频广播,覆盖率达98%,开通有线电视频道18个,覆盖率达85%。并形成以镇卫生院为中心遍布各村的卫生网络。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首先让农民致富。 政策规划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党委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通过走活科技、畜牧、林果业和劳务输出三步棋,让农民真正步入了快速致富的康庄大道。 和静县哈尔莫墩镇 活动 第一步棋 让农业靠科技“赚”钱哈尔莫墩镇位于和静县城以西,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在帮助农民致富中,镇上经过研究,确定了“2542”经济发展战略(“2”是抓好两个重点,即: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5”是做强五个产业,即:大力发展畜牧业,巩固发展种植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4”是建成四大基地,即:畜产品基地、优质粮基地、饲草料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2”是实现两个目标,即:镇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该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大力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市场效益好的经济作物,采用政策上引导、信息上服务、技术上指导的方式,使全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趋于合理。全镇共有种植面积7.4万亩,其中粮食面积31037亩,比上年减少16364.3亩;经济作物面积42633亩,比上年增加18398.2亩,经济作物面积主要以辣椒、工业西红柿、棉花、打瓜、早熟马铃薯等为主(棉花面积达4252亩,辣椒面积达25020亩,薯类面积达2694亩,西红柿面积达1145亩,打瓜面积达6801亩),苜蓿250亩,粮经草比为33∶57∶10。现已基本形成20000亩以上规模的色素大辣椒基地、5000亩无公害早熟马铃薯供应基地,由于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仅种植业一项,今年农牧民人均增收达499元。 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全镇还积极发展经济含金量较高的色素椒高产栽培、早熟马铃薯两季栽培、苜蓿与其它作物套种等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农民增强科技意识。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专业协会。通过不懈努力,有效促进了全镇农民的经济增收。 第二步棋 发展特色养殖业帮农牧民致富在经济发展中,哈尔莫墩镇所走的第二步棋是通过发展畜牧业帮助农牧民致富,以此促进农民经济发展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全镇按照“以牧为主,农牧结合,以牧促农”的主导思想,畜牧业经济以加大畜种改良,提高牲畜品种质量,改善畜群结构为工作出发点,将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由山区向农区转移,在农区发展短平快的育肥业,提倡“百母百羔,百日出栏”和“早春羔”、“早冬羔”,加快牲畜周转和资金循环。 鼓励发展特色养殖业,辐射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目前,镇觉伦图尔根村冷水鱼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建养鱼池5个,小型水库1个,引进七彩鲑等新品种,并在养殖技术上加以改进,进行自主育苗,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继续抓好小尤勒都斯9.5万亩草场禁牧工程的实施,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实施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工程,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通过不断发展,今年全镇实际上山牲畜92919头(只),减牧83897头(只),比县上下达的减牧任务40308头(只)增加了43589头(只),通过实施减牧工作,加快了农区牲畜的周转,提高了商品率,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第三步棋 开辟新路促增收为了千方百计帮农民增收,该镇把林果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方针,将林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林业政策,在本镇权限内,尽量为农牧民办理林权证提供方便,调动农牧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今年,全镇植树造林4859.2亩,其中更新413.9亩,新植3282.8亩,补植1162.5亩,育苗154亩。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