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微山湖 |
释义 | 《过微山湖》是陈毅1943年12月,为顺利到达延安,风尘仆仆,辗转300多公里,来到鲁南,在铁道游击队的护送下,越过津浦铁路封锁线,然后由微湖大队接应,乘小船进入济宁微山湖,留下的一首诗。 作品名称:《过微山湖》 创作年代:现代 文学体裁:七言 作者:陈毅 过微山湖《过微山湖》是陈毅于1943年春,经过微山湖时写下的一首诗。 作者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作品原文过微山湖 陈毅 横越江淮七百里, 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 残月扁舟入画图。 背景1943年12月的一天,西北风拼命地刮着。凌晨,陈毅同志顺利通过敌人铁路封锁线,由铁道队护送到微湖大队的接应地点。队员们见到身穿便装、前额宽阔、威武刚毅的陈毅同志,心情特别激动。微湖大队大队长张新华抓住首长的手说:“辛苦啦,陈军长。”“辛苦的是你们啊。”陈毅同志操着一口浓浓的四川口音,亲切地望着微湖大队的同志。 在微山湖葫芦头的一间草庵里,陈毅同志谈笑风生。张新华就湖区抗战的形势一一向他作了汇报。听后,陈毅同志掏出笔,在一个小本子上写起来,然后撕下来递给张新华,关心地说:“你们的武器差呦!拿着我这个条子到军区领些新的,就说我陈毅批的。人的因素第一,但武器也不能小看喽。” 张新华接过条子一看,上面写着批给微湖大队四十支二十响,四十支马大盖子,四挺机枪。 陈毅同志深情地注视着大家:“你们要树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精神面貌很重要哟。” 大家向陈毅同志保证:“为了赶走日本鬼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不说半句熊话!” 陈毅同志听了,大声地说:“好!我们革命队伍中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嘛。” 中午,陈毅同志又看望抗日军民,并作了国际国内形势报告。勉励大家团结一致,为赶走日本侵略者而奋斗。 陈毅同志过微山湖已经七十七年了,然而他留下的美好诗篇和美丽的传说在微山湖口口相传,并不断地搬上艺术舞台。近年来,在一些美术作品的展览会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画作经常映入人们的眼帘,尤其改革开放以后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画作更多。赵明程、杨华山先生分别创作的《陈毅过微山湖》,体现了画家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激情、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绘画语言再现历史,使人们受到教育。 微山湖故事传说据传说,从前微山湖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婆媳俩,婆婆勤劳善良,十分疼爱儿媳。而儿媳却又恶又刁,动不动就朝婆婆骂天嚼地。有一天,婆婆困烧湖了饭,被儿媳大骂了一顿。又有一天,婆婆因下湖回家晚了点,又被儿媳骂成是“找老相好的去了”。婆婆忍气吞声,儿媳却说婆婆躺在床上还找事。婆婆一气之下,一条绳子上了吊。邻居们气愤不过,扭着儿媳去见县官,县官当即判虐待婆婆致死的儿媳死刑。鉴于她总骂婆婆,就别出心裁地叫人用钢针大麻线把她的嘴缝死,缝得只剩钢针戳在嘴上,然后差衙役把她推到湖里淹死了。过了不久,微山湖里便出现了一种嘴带长针的鱼,人们都说那是恶儿媳变的,因而称“骂婆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