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饥草 |
释义 | 过饥草不仅具有养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还能当做香料使用,可用来炖鸡、鸭或排骨,味道鲜香可口。在闽南地区,祖祖辈辈的人,都把它当做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好的良药,或是生活中烹调的佳品。很多人炖汤时习惯加入一些过饥草,煮出来的汤味道清香可口。或是炖肉时,加入过饥草,也是很好的一种配料。 在调味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此草具有一种健胃养脾的疗效。很多人在劳动中,常常没有按时吃饭,饱一顿饥一顿,长时间就可能造成肠胃的不适,或是隐隐做痛,或是总觉得肚子涨涨的没有食欲。有的人家小孩子不吃饭,肠胃不好,可以通过吃点过饥草加强消化,同时达到健胃的作用。在闽南很多饭店,特别是在车辆过往的车站或是路边饭店,煮一锅过饥草汤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因为很多司机在路上跑,饮食很不规律,当停车吃饭时,喝一碗过饥草炖的汤,是很养胃的,对身体大有益处。 过饥草-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过饥草-功用主治过饥草不仅具有养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还能当做香料使用,可用来炖鸡、鸭或排骨,味道鲜香可口。清热,利湿。治黄疸,痢疾,淋浊,带下,疔肿,疥疮。 ①《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泻火,涩精益阴。健胃,可做香料炖汤。" ②《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止血消肿,清肝热,退翳。" ③《广东中药》:"清湿热。治赤白痢疾,湿热肚痛。" 过饥草-相关词条《中华本草》《福建民间草药》《常用中药手册》毛辣花 银丝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