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过虎门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过虎门

【年代】清

【作者】康有为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过虎门

粤海重关二虎尊①,万龙轰斗事何存②。

至今遗垒余残石③, 白浪如山过虎门。

作品注释

①二虎:指大小虎山,二山相对如门,合称虎门,地在广东东莞县西南珠江口,是中国南方海防的重镇。

②万龙轰斗:指当年中英双方的海上炮战。

③遗垒:虎门从明朝起就设有炮位,林则徐防守粤海时又增设很多,由于满清政府的投降,撤除了要塞设备,炮位多被英人轰坏或拆毁。

全文翻译

大小虎山雄伟地守卫着广州海港的门户,

当年与英人海上炮战事迹转眼已成过去。

如今堡垒的遗址上只剩下了残存的基石,

我心潮起伏,船从白浪滔天的虎门下开过。

作品赏析

虎门是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等坚决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要塞门户,作者乘船过虎门,看到炮垒已经拆除,回想当年满清政府实行卖国投降政策,断送国家主权,未免有感于衷,全诗用字不多,也不用激昂的字眼,而一股深恨隐痛则跃然于字里行间。

诗的前两名,分别用虎和龙来作比喻,赞美虎门要塞形势的雄壮险要,展现虎门激战的浩老太太声势和爱国将士的丰采。龙的比喻更富有民族特色,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当时国旗就是以龙为图像的。

“白浪如山过虎门”,诗的末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从写景来看,它以雪山般的白浪渲染虎门惊心动魄的壮观;从抒情来说,它烘托着诗人过虎门时那汹涌激荡、波峰迭起的心潮。

作者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夏,又字祖诒,号长素,清朝同光年间广东南海人。中过举,是清朝末年有名的政治活动家,曾在光绪年间向皇帝建议改革政治。甲午中日战后更上书变法自强,成为当时维新运动的领袖。戊戌政变失败后逃往国外。他对于列强侵略中国主张抵抗,反对投降。中日战争时期曾经组织大规模的请愿,要求满清政府撤办主张屈辱求和的卖国贼。在学术研究上,他也有一定成就,富于创造力,有《大同书》等著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