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
释义 | 作品名称: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创作年代:中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钱起 作品原文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⑴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作品注释⑴长孙:复姓。朗:法名。上人:佛教称德智善行的人,后用着对僧人的敬称。 ⑵息心:祛除杂念。侣:伴,此处指朗上人。 ⑶才子:指长孙氏。 ⑷玄谈:说谈佛理。藻思:文思,文才。 ⑸绿茗:茶。 ⑹帻:音“zé”,头巾。岸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 ⑺景:同“影”。任景斜:任由日影西斜。 ⑻松乔:传说中的两位仙人,赤松子和王乔。 ⑼流霞:传说中的仙酒名。 诗词格律这首五言律诗的用韵方式是首句不入韵仄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六麻(平水韵)。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作品简析唐代饮茶之风日炽,上自权贵,下至百姓,皆崇尚茶当酒。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钱写下多首关于茶会、茶宴的诗,如《与赵莒茶宴》写的是两人对饮的茶宴,这首《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则为三人茶会。 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从这首茶诗中亦能感受其中的禅意。作者在诗歌中展示了茶人们在疏影半斜、蝉声一树的空灵境界中品茗玄谈,余意不尽,文思泉涌的画境,无论是画中人,还是欣赏者都陶醉于一种深深的禅境之中,俗念全消。 作者简介钱起 (722—780)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一带)人。公元751年(玄宗天宝十年)登进士第,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刘长卿齐名,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他长于应酬之作,当时赴外地的官员以得到他的送行诗为荣。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这个原因。他的诗技巧熟练,风格清奇,理致清淡。近体诗中,多写景佳句,深为评论家所称道。有《钱考功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