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学管理 |
释义 | 国学管理 国学: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管理当中的国学一词一般则指为: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其代表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及后来融入中国的佛教思想等。 管理学的一般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现代管理学 - 系统管理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全面关系流管理等理论,其中决策论(Decision Theory )、博弈论(Game Theory)和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军事战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国学管理的产生: 国学管理的本质当然还是管理学的范畴,其主体思想目标----管理学的性质仍未改变。但作为管理学来讲,他所凸显的是一种“类型化”、“地域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国学管理的形成从管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其必然性,因为管理学的主体是基于人类的各种活动而言,所以从人本位的角度来看待管理学的发展,我们会看到管理学与人相关的三个基本要素: 其一:是人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其本身带有“工具”的价值。 其二:管理活动的本身会受到生产力、科学技术变化的影响,而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根本取决于人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提高。 其三:人是感情的动物,由于环境、地域的影响,不同地区和区域的人类活动又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以上三点整体上影响了管理学的发展和形成。 国学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活动或管理文化发展的表现,是管理学与中国本土相关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区域性、文化烙印的管理学科。 文化是管理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管理活动的发展都势必要与管理活动所在地域的文化相结合才有可能产生更好效率。 现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被引入中国的同时,由于很多文化的差异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他必须与中国固有的某些文化和理念进行对接,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所谓的“国学管理”。国学管理其实又可以叫做“中国式管理学”,或者泛泛的称之为“本土管理学”,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管理文化”,是管理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词条理论来源: 国学管理的理论来源于张祖庸先生关于国学与管理的学术性理论论述,并直接借用其部分讲课资料。如果涉及知识产权或者对本文转载存在异议请及时对本文做出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