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立中山大学
释义
1 中华民国时期五所国立中山大学

中华民国时期,曾在全国建立五所中山大学。分别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其统称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前身为孙中山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7月17日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经改组,成立中山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其前身为1926年12月28日,由原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合并建立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28日,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12月,学校解散。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于1927年,在“求是书院”校址上,合并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而成立。

1928年4月1日,更为为“浙江大学”,同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1949年,国立浙江大学一部分迁往台湾并入台湾大学和台南工专(今台湾成功大学),另外其文学院院长张其昀和文学院师生创办中国文化大学。同年,因筹建中国科学院,部分浙大师资被调至中科院各院所。此后于195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各自独立发展,但部分师资力量及浙江大学机构仍有保留。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重新合并由浙大衍生出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组成新的浙江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其前身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6月,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原由该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和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及江苏境内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四所公立专门学校,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其前身为中州大学。1927年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27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改组,主体于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合并开封师专、开封医专,组建成新的河南大学。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资料来源:中山大学校园网 

扩展阅读:

1

中山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ysu.edu.cn/

2

中山大学东校区http://east.sysu.edu.cn/

3

中大珠海校区http://zhuhai.sysu.edu.cn/

4

中山大学官网http://www.sysu.edu.cn/2011/2011/xxgk/zdjj/index.htm

开放分类:
孙中山211工程广东985工程著名大学

3.台湾地区复建的国立中山大学

3 台湾地区复建的国立中山大学

概况

1980年,于台湾地区高雄市复建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是国父孙中山先生1924年于广东创立,被誉为文科的“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48年国军于国共内战中败退台湾岛,于1980年复建国立中山大学一所,即今天位于高雄西子湾畔的中山大学。

她与今天位于大陆地区的广东中山大学为同脉同源,或者可以说是国立中山大学在台湾地区的新生。

简介

国立中山大学,代称西子湾,是台湾地区第三所成立于直辖市的国立高等教育机构,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成员。 该校前身为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组建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更为现名。1949年两岸分治后,1980年始获莫斯科中山大学校友、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首肯在台复校,完成了「一文一武两大学府」在高雄的重建。新校园含纳了山地、平地与海岸地形,比邻高雄港,并邻近高雄捷运西子湾站。

大学现为新竹以南最具实力的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社会科学与商管重镇,拥有AACSB、ISO国际认证,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入选院校,综合实力获评排名世界前500、亚洲第70、两岸四地第23、全台第8。管理学院居全台前三强。

学校位于高雄市西子湾,东毗寿山,西临台湾海峡,南通高雄港,北跨柴山,依山面海。中山大学在台建校后,发展至今计有文、理、工、管理、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共计十八个学系,三十五个硕士班、二十六个博士班,及一个通识教育中心,学生人数约有九千五百人,现有专任师资四百五十余位。

校史

广州时期

1904年,“两广速成师范馆”创建

1905年,“广东法政学堂”创建

1909年,“广东农林试验场”创建,“广东公立医学堂”创建,“广东公立警监学堂”创建

1910年,“广东工艺局”创建

1923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升格“国立广东大学

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

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7年8月,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37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法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并入工学院

1952年,原中山大学主体与“岭南大学”合并,校址迁至岭南大学原址康乐园

高雄时期

1965年,教育部部长黄季陆于11月12日宣布筹备复校,旋即取消

1971年,台湾省议会提议省立中兴大学更格改名国立中山大学,但未果

1977年,嘉义县政府与地方人士力邀中山大学在该县复校,但无疾而终

1979年,教育部取消澄清湖校区计划,改以高雄市西子湾风景区成立筹备处

1980年,正式于高雄市鼓山区完成在台复校

2004年,启动同高雄大学、高雄医学院的合并计划

2005年,管理学院获得“AACSB”世界级商管学院认证

2005年,入选第一梯次“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

2006年,同美国宾州大学启动“双联学位学程Dual Degree Program”

2006年,同成功大学举办首届“城湾杯”交流竞赛

2008年,同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共组“T3大学联盟”

2008年,启动“南星计划”,招收低收入户、原住民子女和外籍配偶子女学生入学

2008年,入选第二梯次“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