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政治格局
释义

国际政治格局基本含义

词解

国际政治格局(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 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时状态。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与“世界政治格局”通用。

含义

(1) 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国际政治中,由于各行为主体在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政治制度、民族和种族、地理、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由于这些行为主体对于国际政治事务的认识和期望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当这些行为主体围绕着特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形成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就会使得这些自身的差异性转化为相互利益关系中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性。在世界范围内,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各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性由此体现为多层次、多方面、多内容的纵横交错的矛盾关系。

在国际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各行为主体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关系中,必然有一种矛盾关系占据着主导地位,支配、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矛盾关系的发展,这一矛盾关系即形成了特定时期的世界主要矛盾。围绕着这一矛盾,构成了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或者行为主体的集合体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这种主要矛盾和矛盾关系,构成了国际政治格局形成的基础,围绕这一矛盾和矛盾关系形成的国际政治内容,则构成了国际政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

随着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发展和变化,其利益要求和实际力量也会发展和变化,由此导致各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世界主要矛盾必然会随之发展和变化,进而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和更新。

(2)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

在国际政治中,各行为主体就是为谋求、实现和维护各自利益而形成的力量主体,因此,国际政治中的利益矛盾,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国际政治诸力量主体之间的矛盾。在特定时期内,支配、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关系其他矛盾发展的世界主要矛盾,则具体体现为国际政治基本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这些基本政治力量,构成了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干。

一般来说,构成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政治力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们是世界范围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基本力量。这就是说,在全球范围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它们具有强大的主导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不是仅仅具有区域性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区域性政治中具有影响力的力量,不能算作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第二,它们是特定时期内世界主要矛盾关系的承担者,在国际政治发展的特定阶段,世界主要矛盾,就是这些基本政治力量之间的利益矛盾。

因此,承担着非世界主要矛盾的国际政治力量,不能被看作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第三,它们可以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构成的,也可以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集合体构成的。因此,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不同于国家力量,不过,在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中,以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是其构成主体,而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则以国家或者国家集团为轴心集合成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第四,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以经济力量为基础,但是,与国家力量类似,这种政治力量是多种力量因素构成的综合力量,经济力量仅仅是其构成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并不等同于其经济力量。

(3)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

这种组合和构成的基本含义是:

首先,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总体组合和构成,一方面,这种组合和构成包括了全部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在内,另一方面,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有机的整体构成,这就是说,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及其相互有机联系的总和。

其次,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构成的。这种一定方式,指的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联系形式,比如对抗与非对抗、支配服从与平等协商、掠夺剥削与被掠夺被剥削、合作联盟与非合作联盟的形式等等。

再次,它是指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总体形态和现实面貌,因此,它不是指单个国家或者单一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具体状态,尽管这也是国际政治格局涉及的内容,但却不是其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态

组合方式

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态是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各主体的力量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内容、状况和程度,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组合和构成的根本原因。而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及其集合体的力量状况,这些力量彼此之间的消长和对比状况,则是国际政治格局如何构成和呈现何种实际状况的重要因素。

世界性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15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在欧洲取得社会经济主导地位,在资本增殖冲动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资本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展运动。

构成状态

从17世纪到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到19世纪中叶,统一的世界市场得以形成,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①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政治格局。19世纪末,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在对外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疯狂地瓜分和再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帝国主义统治和掠夺世界的政治格局。这一时期的世界主要矛盾,是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剥削和压迫,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掠夺、反剥削和反压迫的斗争之间的矛盾。国际政治中的基本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的力量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抗和斗争力量。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帝国主义国家分裂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立之外,又增加了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对抗的新内容。这种对抗,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俄国无产阶级突破了帝国主义世界统治体系的薄弱环节,成功地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形成了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力量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构成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对立和斗争,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得德、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从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新的特点。

历史演变

根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间力量的对比,国际政治格局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维也纳体系到凡—华体系。

第二时期:从反法西斯同盟到雅尔塔体系确立。

第三时期:从两极对峙到一超多强。

维也纳体系

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在资本主义发展与革命运动的冲击下,维也纳体系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在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过程中,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先后形成,帝国主义强国间争夺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了战后初期动荡。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秩序——凡—华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充满了各种矛盾,但它保证了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阵营对抗

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组合。德、日、意结成了侵略集团,冲破了凡—华体系,不断发动对外侵略。英、法、美面对法西斯的步步紧逼,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让妥协的绥靖政策。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西方国家的绥靖交相助长,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二战中,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当然,由于同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同盟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大战中期主要围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大战后期集中表现在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上。然而,打败法西斯毕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标,因此协调战略,互相支援的联合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最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超相争、两大阵营冷战

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基础动摇,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雅塔尔体系建立、美苏冷战、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三个世界的形成,美苏争霸、苏东剧变。

一超多强、多极趋向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矛盾复杂化、经济斗争尖锐化、围绕自然资源和领土纷争的武装冲突局部化,而能源资源及生存空间的占有和掠夺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战争为能源和生存空间之战。

一般规律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