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油价谁主沉浮 |
释义 | 《国际油价谁主沉浮》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1世纪初的石油问题,向读者展示国际油价形成和演化机制,阐述了国际油价动荡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揭示了21世纪石油问题发生发展的根源,预测了未来石油价格的走势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为人们在高油价时代生存提出了可能的对策和法则。该书的作者多年从事经济和金融工作,用全新的经济和金融视角,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油价暴涨暴跌的原因,揭示了石油与金融之间鲜为人知的玄机。具有很好的可读性。 版权信息书名:国际油价谁主沉浮 作者:张志前,涂俊 ISBN: 978-7-5017-8878-1/F.7846 页数: 216 定价: 36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年: 2009年 字数:200千字 策划编辑:许秀江 责任编辑:伏建全 编辑推荐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的血液,石油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8年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一举突破了每桶100美元,随后快速攀升,7月11日,达到了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交易记录。而随后又迅速回落到40美元左右。如此迅猛的涨幅和如此快速的回调,在世界石油历史上实属罕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08年国际油价如此动荡?金融与石油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国际油价谁主沉浮》记录了2008年国际油价起伏及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用全新的角度分析了造成2008年国际油价动荡的原因,为读者理解和分析石油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国际油价谁主沉浮》的作者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工作,他们用金融和经济的视角,首次向读者展示了 2008年国际油价随次贷危机演化的涨跌过程,阐述国际油价动荡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揭示了石油与金融之间鲜为人知的玄机。看的出来, 作者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金融和经济视角是本书的特色,在介绍国际油价动现象的同时,本书还分析了影响过油价涨跌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石油问题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张志前,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投资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及政策研究工作。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对全球环境资源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经济、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等。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供职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兼任中投证券监事。 涂 俊,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经济师。研究领域:宏观经济、金融市场、战略管理等。先后参与5项部级、省级科研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曾为国际学术期刊IMPP(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担任助理编辑和审稿人。现供职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提要2008 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 100 美元,此后不断上涨,最高达到了 147 美元。但是,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度调整,迅速回落到了 40 美元左右。如此迅猛的涨幅和如此快速的回调,在世界石油历史上实属罕见。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首次向读者展示了 2008 年以来国际油价随次贷危机演化的涨跌过程,阐述国际油价动荡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揭示了石油与金融之间鲜为人知的玄机,预测了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探讨了我国 21 世纪的能源安全战略。 本书视点石油金融 石油已成为准金融产品 次贷危机引发油价动荡 美国印刷美元购买石油 国际石油寡头暴利惊人 石油供求 哈波特峰值或已经来临 欧佩克影响力日趋衰弱 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激增 高油价有利新能源开发 石油战略 石油开发稳步“走出去” 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节能减排推进科学发展 石油外交策略连横合纵 目录序 绪论 油价挑战我们的承受力 次贷危机拷问国际油价 石油与金融:“剪不断,理还乱” 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危机 本书导读 第一章 全球心跳随油价起伏 新世纪油价石破天惊 石油价格缘何如此重要 过剩的流动性看上稀缺的石油 多米诺骨牌被推倒 石油危机将伴随21世纪 第二章 高油价灼伤全球经济 国际金融市场大地震 高油价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全球通胀搭上高油价热气球 粮食危机紧步石油后尘 发达国家还能扛得住吗 新兴市场国家雪上加霜 第三章 谁在操纵国际油价 华尔街也为油狂 热钱是不是油价的幕后黑手 高油价是欧佩克操纵的吗 美国是高油价的受益者 石油利益集团的真面貌 第四章 哈伯特峰值是否已经来临 哈伯特峰值意味着什么 这一次可能狼真的来了 值得怀疑的全球石油储量 有增无减的未来石油需求 可以预见的未来 第五章 石油与21世纪的政治 石油复兴俄罗斯 伊朗的油管子与腰杆子 反美先锋查韦斯的“后台” 不看美国脸色的欧佩克 地球两极的“圈地运动” 第六章 石油与21世纪的战争 为了萨达姆还是为了石油? 战争喂饱跨国公司 损人利己何乐不为? 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 美伊斗法各有奇招 第七章 石油与21世纪的发展模式 能源危机随原油牛市而来 用什么推动21世纪经济 石油烘烤地球发烧 先知先觉的罗马俱乐部 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方式 第八章 石油与21世纪的生活 乐观派错在哪里 廉价石油已一去不复还 节能将是人类的必修课 应对有方各显神通 投资得当防止财富缩水 第九章 石油与21世纪的新能源 不创新就灭亡 取自天空的能源 取自大地的能源 取自水流的能源 另类能源 可能阻击替代能源的人 第十章 21世纪中国的能源安全 谁动了我的油价? 要发展,先石油 中国石油安全策略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 新技术,新政策 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21世纪石油危机的特殊之处 我们能逃过一劫吗? 危机的未来和你我的未来 附录1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储量及产量 附录2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消费量及占比(2007年) 附录3 国际石油市场简介 附录4 20世纪的三次石油危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序言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的血液,石油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起伏跌宕。1998年原油还曾经是10美元一桶,到2003年已经达到了25美元,此后又先后突破了70美元、100美元、130美元,2008年7月11日,达到了创纪录的147美元。在新世纪初8年时间里,原油价格上涨了近10倍。国际油价上涨动荡,不仅导致了相关煤炭、粮食价格的全面上涨,推高了全球的通货膨胀,同时还引发了金融市场的震荡,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3F危机”(石油Fuel、粮食Food、金融Finance)。其危害之大,影响之远,持续时间之长,已经远远超过了爆发在20世纪的几次石油危机。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大幅回落,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次石油危机还难以轻易言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可开采的石油将越来越少,在我们找不到更有价值的替代能源之前,国际油价将会重拾升势,石油危机不可避免。科学家们预测,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尽埋藏在地下的全部油气资源,石油时代或将在21世纪终结。从这个角度看,21世纪石油危机可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和最长的石油危机,也将是最后一次石油危机。这样的预言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前,必须采取有效的行动。 20世纪的三次石油危机均由供应减少触发,而21世纪的石油危机可以称为是无突发因素的危机。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西方石油禁运引起的;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源于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是由当时的海湾战争引起的。而21世纪石油危机的肇因相对前三次危机而言似乎更多。 国际油价上涨时间旷日持久,从2000年的每桶近40美元,一直上涨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之后又很快回到了40美元左右。即使保持在60美元左右,也是上世纪末的好几倍,势必对全球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上世纪由突发事件引起的几次石油危机中,一旦突发因素化解,油价即刻回稳。但促成21世纪初这次石油价格持续暴增的因素很多,此起彼伏、相继作难。如美国经济低落和开车人减少驾车确实有助减少耗油,但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用油量仍然有增无减,世界总体用油量未见明显减少。面对高涨的油价,石油公司已无多大余地可供开发。大油田总是最容易被发现和开采,现在地球上也许仍有不少油田待开发,但已大部分是中小油田或开发成本极大的深海油田等。 随着石油期货市场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国际石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使得金融成为诱发石油危机的一个推手。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 石油期货价格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石油商品供求关系的束缚, 而呈现出其独有的价格运动规律。进入21世纪,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流动性泛滥,它已经成为当代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近年来,国际油价潮起潮落,其重要原因是过剩的流动性利用并放大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各种诱因,在石油期货市场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由于供应力与消耗量之间几乎已无缓冲区,任何一个小开采区内乱引起的局部供应中断,都可能引起全球性石油供应不足的恐慌,同时也成为石油金融市场投机炒作的题材,进而放大油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从根本上讲,目前的油价上涨还不能称之为石油危机,至多是石油价格泡沫,值得注意的是高价石油没有压垮世界经济。然而不遵从传统价值观的操作所形成的金融危机,打垮了市场经济多年来建立的信用机制,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普遍衰退。 21世纪石油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做出长期的努力,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此感到审慎乐观。人类的历史,就是进步的历史,人类文明或许有一天真的可以发展到能够解决我们所有能源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坐等这一天的到来即可。《国际油价谁主沉浮》告诉了我们21世纪石油问题的严峻程度,并且指出,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由于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很大,能源紧张状况长期内不可能缓解,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必须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节油、节电、节气,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都应该成为我们新世纪绿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许是本书对解决21世纪石油危机的另一个贡献。 李俊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 国际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委员会副主席 文摘第一章 全球心跳随油价起伏 进入21世纪,国际原油价格改变了过去震荡的局面,走上了飞速上涨的轨道,屡屡创出新高。国际油价先后突破了70美元、100美元、130美元、140美元……飙升的油价正在唤起20世纪70年代那些令人不快的回忆。当时,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两位数的通胀以及持续的滞胀。而此次油价上涨的时间和幅度均超过了以往。统计数据显示,在新世纪初8年时间里,原油价格上涨了近10倍。无论以名义价格还是真实价格来看,国际油价都已超过了20世纪三次石油危机的最高点。 新世纪油价石破天惊 2008年1月2日,新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当中国人还沉浸在新年的美梦之中,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厅内,已经是人声鼎沸,报价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当天一开盘,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就一路飚升,98美元,99美元,99?53美元……随着显示屏上数字的闪烁变化,有的交易员手舞足蹈,有的则垂头丧气。中午12点10分左右,交易所大屏幕突然显示: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达到每桶100美元,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交易员们个个瞪大了眼睛,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的历史就创造出来了。在不到一秒钟内,价格又回到了99?40美元。 后来经过调查,创造这项纪录的交易员名叫理查德·阿林斯(Richard Arens),他经营一家名为ABS的经纪公司。有人说,他创造这笔交易目的完全是为了史上留名,也有人说他是为了测试油价可承受的高度。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2008年1月2日12时10分,理查德·阿林斯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从他的同事手里购买了1 000桶原油期货,1 000桶是纽商所规定的每笔交易最小单位。随后他又以99?40美元的价格将这笔期货合同全部平仓。这位交易员用600美元的损失换来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几十年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子孙们说:“孩子们,国际油价在2008年1月2日首次突破100美元这件事是我干的。” 有人对这种像是恶作剧的交易是否应当被确认为交易记录表示了疑义。因为,这是一个交易员用从其同事手中买入1 000桶原油而创造的,而这一手正好是原油期货交易最小交易单位,而且全天就这一笔交易,停留时间不过1秒钟。但是,市场毕竟是市场,交易所有它的交易规则,只要符合市场交易规则的交易,就应该认定为有效交易,而不管交易的目的和交易的数量。最终这笔交易还是被纽约商品交易所确认为有效的交易纪录。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2月合约当日成交量为204 600手,每手为1 000桶原油,只有一手是在100美元的价位上成交。当天该合约收盘价为99?64美元/桶,上涨3?66美元。 实际上,2007年初开始,国际油价就屡创新高,2007年底时国际原油价格就已经突破了90美元,达到了创纪录的每桶97美元,但是100美元毕竟是一个整数关口,因此,理查德·阿林斯的这次交易历史意义重大。当油价突破90美元之后,就有人看高到100美元,这也是分析师们通常的做法。他们将这种分析方法同样用于股票、汇率等交易。但是,这次原油价格上涨之快,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100美元的心理关口,却让人们始料不及。 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突破100美元心理关口,预示着2008年对于国际石油价格来说将是不平静的一年。实际上,理查德·阿林斯的交易纪录并没有保持多久,很快就被一个又一个的新高纪录所打破。2008年3月12日,国际原油价冲破了每桶110美元。5月5日,纪录被刷新为每桶120?36美元。仅仅过了半个月,5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轻松突破每桶130美元大关,收于每桶133?17美元。7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价格终于达到顶峰,每桶147美元的最高交易纪录。一个令西方人痛彻心肺的老话题,重新被摆上了桌面。 …… 新世纪已经过去的8年时间里石油价格的上涨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2年1月的20美元/桶上涨到2005年9月的65美元/桶,这是一个持续上涨的阶段,中间也有几波的调整;第二个阶段是从2005年9月的65美元/桶到2007年1月的54美元/桶,这是一个区间震荡的阶段,呈现回落—上涨—再回落的走势;第三个阶段是从2007年1月的54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除了中间有一两个月的微幅调整,基本呈单边上扬走势;第四个阶段是从2008年7月开始,原油价格从147美元迅速回调到70美元附近,并在40美元附近震荡。 作者信箱shiyouweiji@hotmail.co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