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 |
释义 | 简 介 近年来,生态危机和突发性生态灾难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仅靠某个国家和地区已无法控制。正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由中国策划,并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共同发起,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参与下,依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消除贫困)、7(保护环境)、8(全球合作),于2006年6月在中国创建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即: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定位:半官方性质)。中国注册文号:REF.CP/LIC/SO/19/33430;柬埔寨注册文号:CO.5802/09E;加拿大注册文号:No.S-55786;俄罗斯注册文号:NO.2114。2010年12月获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观察员地位;2011年7月获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地位,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11年9月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大学结为战略合作机构。 宗 旨 通过与各国政党、议会、政府以及军事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集团的合作,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危机和突发性生态灾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世界生态安全理事大会(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主席团)为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世界生态安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届,审议该组织的重大事宜。 理 念 生态安全(即:生存的安全),是地球生命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土壤、森林、海洋、水等)不被破坏与威胁的动态过程。 生态安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生态安全,包括火山、地震、飓风、海啸、极端天气、陨石撞击等;二是生态系统安全,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微观生态系统安全四个组成部分;三是国家生态安全(也称:人类生态安全),包括非传统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命安全、城市安全、核安全与辐射、自然遗产安全、资源安全八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 务 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扶贫计划;负责全球生态安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促进生态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发展;参与在国民经济中推广和有效利用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出版生态安全书刊;确定生态、人口和经济优先发展方向以及确定生态安全的任务;对涉及生态安全计划纲要和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察、认证、仲裁和教育体系,并组织实施;对从事生态安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举办与生态安全方面有关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博览会;保障组织成员的法律地位和利益以及知识产权;开展有关生态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运输、日常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设立“国际生态安全特别贡献奖”,对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党组织、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企业集团的杰出领导人和优秀科学家、企业家给予奖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符合本章程宗旨的其他业务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