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向前 著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ISBN: 9787511820693 出版时间: 2011-06-01 版 次: 1 页 数: 340 装 帧: 平装 开 本: 所属分类: 图书>法律>商法 内容简介《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是以自治性为逻辑主线对国际商法的有关基础理论问题做出了系统研究。《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认为自治性是国际商法诸多特征中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国际商法的“脊梁。所在,国际商法对自治性的追求和实现过程是国际商法产生、演变与发展过程的另一个角度的展示,国际商法的品格及使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对自治性的追求。为此,《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在着力探讨国际商法之定义、国际商法之特征、国际商法自治性之涵义等重要基础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以自治性为主线重新逻辑梳理了国际商法的发展历程;历史考察了自治性在国际商法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比较、剖析了涉及自治性的有关国际商法学说与理论;进而通过对国际商法自治性的实现前提、实现支柱、实现的保障、实现的进路层面及根本途径等问题的回答,逻辑构建出一个有关国际商法自治性实现的现实进路;并对国际商法及其自治性的发展障碍、发展前景作出了分析与展望,证明了国际商法的“自治性。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法学家职业上的幻想,并最终清晰地展现出一幅关于国际商法自治性的“实在画卷”。 图书目录引言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解析:动因与价值 第一章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与需要 一、国际商业社会的特质 二、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与需要 三、国际商法之精神 第二节 国际商法概念之界定 一、什么是法律? 二、国际商法的定义 三、国际商法的特征 第三节 国际商法的自治性 一、自治性的理论基础溯源 二、自治性含义之界定 第二章 自治性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世纪商人法时期(11-17世纪) 一、商业、城市文明的兴起与中世纪商人法的萌芽 二、14世纪贸易形式的变革与商人法的初步形成 三、自治性在中世纪时期商人法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商人法被纳入国内怯时期(18-19世纪) 一、近代主权国家的产生与贸易的分化 二、大革命的爆发与商人法的国内化 三、商人法被纳入国内法后自治性的保留 第三节 现代商人法时期(19世纪初-现代) 一、国际贸易的重新兴起与商法国际主义的复归 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与国际商法的勃兴 三、商人法在自治性指引下的国际性回归 第三章 自治性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概论:国际商法诸家学说与双雄并峙 一、伦伯特的国际共同法理论 二、哥尔德斯坦的独立的商业自治法理论 三、卡恩的社会性商人法理论 四、基斯的跨国商人法原则理论 五、中国学者的有关观点 六、国际商法学说中的双雄并峙--施米托夫与戈德曼 第二节施米托夫语境中的国际商法进路 --新商人法理论 一、主要观点 二、在各国立法与实践中的反映 三、对新商人法理论的评述 第三节 戈德曼语境中的国际商法进路 --自治商人法理论 一、主要观点 二、在各国立法与实践中的反映 三、对自治商人法理论的评述 第四节 两种国际商法进路的比较与分析 一、施米托夫:现实主义精神与合理前瞻性的有力结合 二、戈德曼:国际主义精神与实践理性的集大成者 三、国际商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进路 第四章 自治性的实现进路 第一节 根本前提:意思自治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经济学基础 三、意思自治原则与国际商事交易 四、小结:意思自治原则与国际商法的自治性 第二节 主要支柱:国际商事仲裁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非内国化趋势 三、国际商事仲裁与现代商人法 四、小结:国际商事仲裁与自治性的完美契合 第三节 组织保障:国际商事制法机构 一、政府间组织 二、非政府间组织 三、国际商事制法机构的特点 四、小结:国际商事制法机构与自治性的组织保障 第四节 技术保障:制法方式的突破与创新 一、国际标准合同(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ntract) 二、法律重述(Resmtementof Law) 三、示范法(Model Law) 四、开普敦方法(Cape Town Approach) 五、小结 第五节 进路层面:全球层面与区域层面并行 一、全球层面:协调、均衡、计划性明显 二、区域层面:深入、广泛、重点性突出 三、二者的关系 第六节根本途径:缔造共同法律文化 一、法学教育 二、工程项目 三、判决资料汇编、著述 四、小结 第五章 自治性的障碍与前景 第一节外在障碍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国家主权观念的长期存在 三、各国法律文化的差异性 第二节 内在障碍 一、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 二、国际商事仲裁自治性的限制 三、国际商法对国内法的依赖 四、国际商法体系的不完善 第三节 前景展望 一、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国际商业社会的发展与壮大 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全球化下国家主权的合理让渡 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立法自觉性、计划性的加强 四、更科学的技术保障:立法方式的创新、经验的增加 五、更有力的制度支持: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普遍支持 六、更坚实的实现基础:两大法系的日益融合和趋同 结语:国际商法在自治性指引下的蓬勃发展 附录:本书论证逻辑图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