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庄村 |
释义 | 1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王集镇郭庄村(村情概况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组织建设 大事记) 11、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郭庄村(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人口面积) 16、山东省平度市郭庄镇郭庄村(村庄由来 政区人口 经济状况 优势产业 社会事业) 21、河南省邓州市白牛乡郭庄村(概况 党建情况 经济建设情况) 1、河南省柘城县大仵乡郭庄村郭庄村属于柘城县大仵乡管辖。北至胡襄镇毛桃庄,南至张楼,西至詹庄,东至老关陈 南来北往的中心点,耕地面积785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五谷杂粮。农民收入来自种田,养殖。主要农作物 小麦 玉米 辣椒 棉花 大蒜 。在2006年被柘城县政府评为三樱椒之村。 全村共有256户,总人口1183人,现有郭、赵、位、陈等4个姓氏,郭氏最多,占总人口的60% 2、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郭庄村郭庄村境内彩山海拔320米,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风景秀丽。2000亩板栗、4000亩杏梅环绕山腰。华佗庙、八角泉、扳倒井、福寿石、一剑天、五言石等景点,令游人流连忘返,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3、山东省曲阜市时庄开发区郭庄村曲阜市原辖2办、6镇、4乡,即:鲁城街道办事处、书院街道办事处,吴村镇、姚村镇、时庄镇、陵城镇、小雪镇、南辛镇,王庄乡、董庄乡、息陬乡、防山乡。有495个自然村,392个村(居)民委员会。2003年6月,将原曲阜市陵城镇、小雪镇、息陬乡3乡镇划出,成立曲阜新区。 2008年时庄镇撤镇划区,郭庄村为时庄开发区管辖村。 4、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站集乡郭庄村郭庄村属于虞城县站集乡管辖。坐落在站集,闻集,郭集,刘庄集南来北往的中心点,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利于发展,被称作黄金十字道。全村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公里,人口120人,耕地120余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五谷杂粮。农民收入来自种田,养殖,工厂。村里规划整齐,道路平坦,村民收入稳定。目前已有振威养鸡厂,红坡棉绒加工厂,进福楼板厂三大私人企业。是该村的亮点,制富的模范。在2007年被站集乡政府评为腾飞之星自然村。 5、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回龙乡郭庄村回龙乡郭庄村位于回龙乡西部8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庄。耕地面积1187亩,总人口798人,现有村两委班子3人,党员总数17人。村支部2003年被桐柏县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支部书记被评为职业化管理支部书记。郭庄村自然特点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清水秀,是一个适宜搞旅游开发和消闲度假的好地方。有万亩红叶林,境内的高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山上矿藏丰富,盛产萤石、静铁矿、石英石、钾长石、水晶石、石棉矿等。 6、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郭庄村郭庄村位于石桥镇的西北端,东邻朱村,南邻和寨和闻庄村,西邻南召县,北邻南召县,麦河自西北经本村由东南流出,焦枝铁路纵穿南北。我村有九个自然村,分别由前郭庄、后郭庄、支家庄、姬庄、前赵皮河、后赵皮河、东场、小北园和张庄组成。全村八个村民小组,人口2500人,580户,耕地1993亩。截止200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集体收入4000元,集体固定资产50万元。 郭庄村属麦河流域,土地肥沃,自古除自给小麦、玉米主粮外,以种植蔬菜而闻名,特别是生姜、大蒜,既有种植技术,并有较好的品质。近年来,广大群众通过科技发展、意识转变、大力发展地膜花生种植,亩产达到1500斤,从而增加了农民家庭收入,并带动了花生运输、加工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 自电网改造以来,全村基本上达到电网全覆盖,给靠井灌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全共有机井40眼,基本达到了旱天三天能浇一遍,打破了过去靠天种地的历史,群众吃水以自取地下水为主,没有自来水设施。 全村电话普遍率为95%,基本达到了电话村的标准,有线电视除前郭庄、后郭庄开通外,其余7个自然村均没有开通。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现有私人诊所4家。 7、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郭庄村该村位于旧城镇东北10公里处,南靠六十六排干,东靠黄辛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总户数141户,总人口586人,总耕地面积2575亩。 该村收入以农业为主,企业和劳务输出为辅,农业主要以大田农作物种植和林果种植为主,企业以玻璃钢为主要特色,村内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三家,员工1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 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历来重视抓普法教育,村治保会、治安联防队等群众组织健全,职能发挥充分,多年无刑事犯罪,无治安案件、无上访告状。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该村积极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深入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健全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群众的文明化程度较高。 8、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郭庄村该村地处大南河流域,洛礼公路穿村而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有600户,3281人,耕地面积2402.4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1840.6元。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9名,其中女12名,党支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村党支部一班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镇党委、镇政府的决定、决议及各项规章制度。提出了“山地退耕建果园,川地大棚种蔬菜,加工运销活经济,兴修水利促发展”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抓党建、谋发展、办实事、求稳定、抓安全,在思想上,工作中和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2005年党支部根据村上现状进行了村发展近期规划。首先抓渠道维修,以保障群众灌溉用水,先后带领群众清淤维修渠道3条共8次,其中东岸渠3.5公里,中岸渠2.5公里,西岸渠2.5公里,总计8.5公里。其次抓农路建设,自2005年元月至2006年6月,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已完成农路网络建设三纵二横4.7公里,力争在2008年使村级农路网络形成五纵四横。同时,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即我镇南河东西岸渠工程的建设中,该村党支部认真研究,想办法,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配合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在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已动员群众集资6万多元,并发动群众对全长1550米的南河东两岸渠进行了前期的衬砌和压水工作。另外,配合镇政府修建西旱坪渠道工程,开挖整修渠道和农路3公里,并计划新开渠道两条共计3600米。同时在今年五月份,该村党支部还配合县农机站给群众解决了扶贫农机17台。在2005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收交工作中,由于个别群众思想觉悟低,认识跟不上,对参与合作医疗工作不积极,村党支部一班人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分昼夜,利用广播宣传和上门动员个别谈话的方法,使全村的合作医疗收交工作达到了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通过办实事,群众对党支部信任了,通过办实事,也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办实事,群众更加得到了实惠。从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由于渠、水、路的畅通,全村每户就灌溉用水平均节约支出约230元,全村村民一年半共节约水费支出15万多元,人均增收50多元,党支部给群众办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难题和困难,从而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9、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丁里镇郭庄村该村属于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今年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20个重点示范村之一。郭庄村位于萧县的南部,是丁里镇委、镇政府所在地,南距淮北市15公里,省道202公路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公路丁里出口处位于其境内,交通十分方便。目前的郭庄村是近期原郭庄、瓦房两村合并后的新村,包括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390户5166人,全村土地面积4462200平方米。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政策出台以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该村经济稳步发展,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蔬菜2000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120多万元,2007年向外输出劳动力300人(次),创收210万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度人均纯收入2800元。近年来该村引入棉花制种产业,固定面积300余亩,年固定收40余万元,村有集体小型面粉厂一座,每年收入近2万元。去年,引进上海同创公司在丁里高速路出口两侧建设大型农资批发市场,建成后,将大大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该村科技文化发展加快,村里有2所小学,1所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入学率达80%。村有2所医疗卫生室,占地100平方米。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灌溉设施齐全,村庄道路新建水泥路3公里,砂石路6公里。 目前新村成立党总支1个,下设4个支部,党员共131人。 每个支部活动场所健全,党员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为载体,逐步开创郭庄村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建立村民自治管理体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体的事物和村里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理财等管理和监督机制,村务公开透明、决策管理民主,进一步提高干群素质,构建和谐村庄、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1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王集镇郭庄村村情概况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纯回族村,位于曹县城东8公里,四级河网与团结河交界处,郭庄村所在地原是一深坑,由于黄河过此,经过多年冲击,淤泥堆积,最终将这深坑填平,成为一方沃土。元朝初年,郭氏回族迁此安家落户,取村名为郭坑,清初改为郭庄,整个村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郭庄村现有建设用地面积108亩,耕地756亩,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全村共有286户,总人口1283人,现有郭、李、马、王等4个姓氏,郭氏最多,占总人口的90%。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前,郭庄村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1985年,党支部、村委会进行了调整,以郭继春为党支部书记的一班人,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本村优势,组织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个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村党支部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重点抓了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服务,解决了群众采购、加工、销售遇到的实际困难,全村形成了皮毛、加工、纺纱、梳条三大系列8个骨干企业,企业已发展到26家,到2005年,全村工农业生产值达1.2亿元,向国家贡献税收达8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超过7500元,实现由温饱到富裕,继而达到小康的跨越,正朝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社会进步到2005年,郭庄村相继拓宽绿化了街道,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商品楼房一条街,村里有鲁西南高标准的清真寺、文化大院、娱乐室、体育场、卡拉OK歌舞厅、远程电教室和图书阅览室。2003年,村里投资40余万元建起一所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投资100多万元打600米深井一眼,为群众免费安装了自来水,2004年投资80万元,完成了电力改造,是菏泽市唯一的高标准电气化试点村,架一条长3.5千米的高压线路,有效的保障了全村企业的正常生产。全村户户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60%的户用上了宽带网,40%的户拥有微机,5%的户住上了“别墅楼”,有各种轿车100多辆,村民通过了互联网,实行网上学习,查找新的致富信息,把买卖做到了国外,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组织建设自1985年以来,由原来的6名党员发展到35名,党员在经济建设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一是筑牢堡垒,永葆农村党员先进性。在党支部一班人具有强烈的“堡垒意识”,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筑堡垒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达到了班子建设、干部素质、工作作风“三过硬”,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党内民主建设规范化和村级管理规范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设岗评星”活动,设立了“党员示范一条街”,建立健全了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受到中共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组的表扬。二是找准优势,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村党支部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确立了搞次杂毛加工为突破口,实现全村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郭庄村成立了天一皮毛有限公司,下属20多个加工企业,现以品正毛纺、和兴毛纺、金泰毛纺、中远毛纺、振兴毛纺等8个企业为龙头,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抓住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连续20年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和经济纠纷,连续16年免收“三统五筹”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年年迈上新台阶。 大事记199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营企业优秀单位”称号;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最佳省级文明单位”,被省人事厅、民政厅授予“全省模范村委会称号”; 1998年,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3年,被省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村(居)”称号; 2004年,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调解委员会”称号; 2005年,村党支部书记郭继春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1、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郭庄村地理位置该村位于平泉镇东10公里处,东连寺府,南临虎泉村,西接景家村,北接南川上庄、原芦村。 行政区划该村原有12个自然村,分别是谢山、庄门、寨珂、庙湾、湫池、杜家、上坳、新庄、白家、大庄、何草、白岭。2004年村组合并时,将庄门、寨珂2自然村合并为庄门自然村,将大庄、2自然村合并为大庄自然村。该村现有10个自然村。 人口面积该村现有总农户622户,农业人口2779人,其中男1075人,女1344人,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4。296平方公里。 12、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郭庄村该村隶属于峰峰矿区临水镇,地理位于“元宝山、滏阳河畔”,环境优越,全村有1180口人。村内有诊所3家,有效解决我村就医难的问题。村内领导班子由8人组成,村务、财务、政务每季度公开一次,公开内容及时、准确。 该村经济呈多元化状态,主要经济来源于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极大的解决了本村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大部分以在企业内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成为农民增收在农外的主要渠道。村两委班子树立大开放,大开发的思想,制定了一套符合本村村情的发展方针,即以农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全村多业并举,百业俱兴,使得本村经济稳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逐年递增。 13、安徽省颍上县慎城镇郭庄村该村位于慎城镇西南部,五里湖流域下游西岸,南邻八里河镇,盛堂乡柳沟湾,北面是大武村,西面是潘郢村,面积大约8平方公里,所辖25个生产组,分布11个自然庄,1100多户,5098人,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2000多亩低湖洼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雨季农作物每年正常年景每亩地纯收入大约在500元,每年全村农民种地收入大约为250万元,人均490元,辖区有一个养鸡场和一个养猪场,规模都不大,本村特色产业主要有从美国引进的大白莲藕和菱角,莲藕每亩产量为2000至3000斤,产值在2000至5000元;菱角产量每亩在2000斤左右,每亩产值在1000至1600元。 我村水利设施较好,拥有一个排灌站,五个排灌点,U型水泥渠总长达3公里左右。 村部位于颍红路公路牌3公里处左南侧。 14、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郭庄村该村位于九店乡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总人口1257人。 该村2008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村累计投资80多万元对村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建设: 一是新建了村部,安排有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 二是新建村民休闲广场100平方米,各种休闲健身娱乐设施健全,全村主要道路两旁已种植各类花卉、苗木1400余株;硬化道路850米,建沼气池20座,清运垃圾120方,粉刷墙体3368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卫生所及便民超市各一个。 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2008年种植烟叶面积200亩,产值达到60万元。 该村石灰石储量大,近年来,围绕石灰石开发,新建石料厂一个。种植花椒120亩,年产值50万元。 15、河南省通许县孙营乡郭庄村该村隶属于通许县孙营乡,位于县西北三十华里处,东邻本县蒋家村,南邻大河口村,北邻李庄村,西与尉氏县瓦岗村接壤。全村现有310户,1387口人,2670亩耕地。 16、山东省平度市郭庄镇郭庄村村庄由来明朝洪武初年,郭郝等迁此立村,取名北庄子。后为避洪水之祸,郭姓向前移一里,重建新居故以姓得名郭庄。 政区人口郭庄村位于郭庄镇驻地以北。东临马家庄,北接瓦子丘,西临三城路,南连镇政府驻地。耕地3944亩。村民526户,1966人。 经济状况该村以蔬菜种植为经济发展重点。自1996年以来,现已建成高温大棚40个,草莓棚30个,蔬菜面积达1500余亩。2005年经济总收入5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5元。 优势产业交通运输业是该村主要经济支柱。现该村已发展粮食运输车250余辆。仅此一项收入可达300万元。 社会事业2006年投资10万元硬化、美化了该村的所有大街,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现该村有小学一处,村级卫生室一处,文化教育中心一处。全村固定电话500部,有线电视用户390户。村民参加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17、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郭庄村郭庄村位于郯城镇西北端,西依风光秀丽的沂河,东靠围带河,水杉路在村西穿过,现有163户,639人全村总面积1084亩,其中耕地面积816亩,以种植生姜,葡萄等三高农业为主,村民姓氏中郭姓为最多。该村相传建于清初年间,时称刘顶子,后以姓氏为郭庄。 该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连年受到上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从1990年至今连续被县,镇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村。 18、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郭庄乡郭庄村郭庄村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27公里。东部处东庵山下,西依淄河支流。庄东北便是“郭庄洼地”。郭庄是郭庄乡政府驻地。设郭东、郭西两个村民委员会。共1176户, 4152人。耕地3,792亩。主产小麦、玉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力发展蚕桑业,桑园面积已达一千亩。工副业主要有运输、建筑、造纸、翻砂等。 年产值50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收入113元;1983年上升到170元。 《郑氏世谱》载:“吾始祖十公,明初自直隶冀州迁于郭庄定居”。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有“郭庄”字样。据此,明初(1268年)即有此村。 该村77岁老人郇心坦讲:因该村处邀兔崖村以东,曾名“东邀兔”。后因附近乡人募资建成铁塔寺,寺内住持和尚姓郭,故更名“郭庄”。郭庄是烈士焦奎和翟慎坦的故乡。庄东山建有革命烈士祠。 19、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双城集乡郭庄村郭庄村位于双城集乡政府驻地南3.4公里处。有462户,1790人;耕地3518亩,其中水浇地2820亩。烧制陶盆,历史悠久,远销方圆100公里,曾经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郭庄世居张、王、李等姓。村名来历失传 20、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郭庄村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郭庄村位于聊城市区西南26公里处,地处郑家镇管辖区,处于郑家镇镇北偏东5公里处。全村有优质耕地1000余亩,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全村共有总人口2100余人,有郭、陈、宋、李等4个姓氏,郭氏最多,占总人口的90%。 改革开放以前,郭庄村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后,全村利用郑家镇是全中国最大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全中国较大的平垫圈生产基地,还是聊城市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优势,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农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全村有近百户家庭企业,主要生产轴承保持器及平垫圈等。近年来,村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生活富裕。 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两委”历来重视抓普法教育,村治保会、治安联防队等群众组织健全,职能发挥充分,多年无刑事犯罪,无治安案件、无上访告状。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该村积极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深入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健全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群众的文明化程度较高。 21、河南省邓州市白牛乡郭庄村概况郭庄村位于白牛乡政府所在地东南6公里处,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1006人,耕地1529亩。08年人均纯收入4720元。 党建情况支部能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经济建设情况(1)经济发展情况:种植方面: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05年种植经济林210亩。养殖方面:养猪场6个,年存栏生猪1500头,养牛场1个,年存栏200头。 (2)村庄整治建设情况:新建10条主干道,南北6条,东西4条,总长3200多米,村内户道全部水泥硬化,全长3500米,挖下水道7条,长2500米。安装太阳能50多台,建沼气池25个。 (3)公共建设情况:有党员活动1个、卫生室1个、文化茶馆1所,规模幼儿园1所。 (4)社会治安情况: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22、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郭庄村郭庄村位于郑村镇东北部,全村共有200户,635口人。拥有耕地面积 1531亩。这里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较高,盛产玉米、小麦和各种小杂粮,典型的农业村。但是郭庄村地势不平坦,该村主要分布在一沟两圪梁上。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该村交通、信息、文化、经济相对落后。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劳动致富,干群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使该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新一届班子上台后,紧紧围绕本村实际展开各方面工作,使得近两年来郭庄村整体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2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龙堰乡郭庄村基本情况:郭庄村位于龙堰乡政府东西隅,约2公里左右,5个自然村,分别是赵村、郭庄、惠庄、夏付庄、杨营,9个村民小组,全村1980人,耕地2902亩。全村有养鸡场2个,香菇种植场1个,养猪场2个(百头以上),郭庄村地理位置优越,有两条沙石路,建教学楼18间,教师办公室5间,学习的校园绿化、侧房等各种配备都已齐全到位。 村庄整治:从2009年以来,经过学习“4+2”工作法,全村共修沙石路4条,分别是赵村的东西和南北路,共1200米,二组、三组、四组、五组东西南北路共长1300米,五组的东西南北路长600米左右,六组的东西和南北路长约800米左右,使本村村民出行方便。 党的建设:充分利用“4+2”工作法,使本村党建工作状态良好,党员在每月10号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民主会、生活会,另外,在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及方针,贫困老党员(困难户)通过乡村两级的政策,使他们生活基本得到了改善。 山东省定陶县郭庄村郭庄村位于定陶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南距东鱼河南支1.5公里。 村南300米处有左山,是旧州治所。据《山东通志》载:“山南即旧州治,岗阜连属,林木交映”,“左城在县(曹县)西北六十里,左山之阳”。《太平寰宇记》载:“左岗,在县东北五里,岗阜连属,树木交映,以近左城,故有名焉。”战国时,卫国左氏即此地(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西兖州,与济阴郡同治定陶城。后州、郡治并徒左城。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西兖州为曹州,亦治左城。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济阴县,治左城。唐贞观元年(627年)撤定陶县并入济阴县,左城为曹州、济阴县治。五代时承唐建置。北宋时亦为曹州治。金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决于铜瓦厢,左城为水没,城废,曹州治迁至乘氏县。 该村南有左山寺遗址。南北朝时,有比丘来此传经布道,普渡众生,始建庙宇。隋初成规模,称法源寺。北宋庆历时称兴化寺,后称兴华禅寺、左山寺。唐宋时最为兴盛,为全国六大佛院之一。宋、明多次重修。至民国初,寺院占地60余亩,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戏楼、寺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关帝庙、十八罗汉堂、白衣奶奶庙、立佛殿、睡佛殿、五帝阎君殿、百神殿、龙王殿、祖师庙、鲁左史公祠、藏经殿等大小建筑200余间,以天王殿、十八罗汉堂、立睡佛殿、藏经殿、百神殿最为雄伟。殿中佛像雕刻精巧、造型优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西南有宝乘塔一座,塔下藏有舍利子六颗。寺院古树参天,林木成荫,风景宜人。后人有“前贤磊落在春秋,爽气葱宠曜帝丘。太史已随山木古,残阳犹照左山头”的诗句,“左岗林樾”成为定陶古八景之一。可惜千年古寺毁于战火,寺庙、神像、宝塔、古楼全部被毁,现存古残碑50余通及一些大殿明柱底座。现在的左山寺遗址呈堌堆状,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高3米。1982年文物普查,采集标本有鬲、豆、罐盆、钵等及残片,从纹饰上有粗绳纹、浅细绳纹、凹弦纹等,从陶质上有灰陶、灰褐陶、浅灰陶、红陶等,均为砂质或泥砂质,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是一较大面积的先民居住地遗址。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僧人在遗址上投资兴建大殿一座。2006年,该遗址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时,鲁太史左丘明葬其父于左山,今有左丘明父墓。左丘明,春秋时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力本屯乡)人。早年出外游学,曾任鲁太史。他双目失明,著有儒家经典著作《左传》。《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多用事实解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至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国语》亦出自其手。其父去世后,葬其父于定陶左山(今定陶县马集镇郭庄南500米)。 西汉末,哀帝葬其父定陶恭王于此。公元前25年,建定陶国,刘康为定陶恭王,子刘欣深受太后傅太后(定陶人)及成帝刘骜的喜欢,就接到皇宫亲自抚养。刘欣三岁时,刘康去世,遂嗣立为王,由于成帝无子,于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被诏立为太子。次年三月,成帝崩,刘欣继承皇帝位,是为哀帝,尊其父刘康为定陶恭皇,以皇帝之礼仪,重新安葬其父于左山。 吴起(约前440—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定陶县马集镇)人。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初在鲁国为将,治军严明,律己宽人,与士兵同甘共苦,以寡敌众打败齐军。后至魏任将,辅魏伐秦,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公元前382年,离魏至楚,被封为令尹,在楚悼王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楚国很快强盛起来,短期内南平北越,北灭陈蔡,西败强秦,威震诸侯。楚悼王死后,被改革触犯切身利益的公侯、贵戚乘机作乱,吴起惨遭杀害。著有《吴子兵法》一书,现存一卷,计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同《孙子兵法》一样,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