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元祥 |
释义 | 郭元祥,男,阴历1964年12月生,湖北仙桃人。1987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今供职于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 主要从事工作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目前正进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学习方式变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设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教师文化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在湖北武汉市、沙市、湖南长沙市开福区、广东佛山市、深圳市、河南省等地与中小学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变革”、“新生活教育”、深度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2002年来,与台湾成功大学李坤崇教授一起在海峡两岸实施“能力生根计划”研究。 学术论文与刊物出版《教育逻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活动课程设计》(湖北人民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的二十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著作,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京剧丑角演员郭元祥(附图),男,京剧丑角。 活动年表1962年3月5日,农历壬寅年正月廿九日:高盛麟1962年赴京交流演出首演 由中央文化部主持,以武汉高盛麟和北京张君秋两人为主,各带一个演出小组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演出,当时《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将这种演出形式称之为“走马换将”。 本日高盛麟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首演。头三场打泡戏为《挑滑车》、《一箭仇》、《走麦城》,显示其集杨派、盖、麒于一身独特艺术风格。半个多月后又在北京展览剧场演出。 首日演出剧目《连升店》(郭元祥,徐韵昌) 《三击掌》(李世济,马盛龙) 《牛皋下书》(张洪祥,陈鸿均) 《挑滑车》(高盛麟) 首演当天,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徐光霄、徐平羽,北京文化局长张梦庚,中国戏校长萧长华以及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俞振飞、言慧珠、李多奎以及崔嵬、阿甲等50多位著名艺术家、评论家到场观看并在演出圆满结束后上台热烈祝贺演出成功。之后,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彭真等中央首长先后或分别多次观看了高的演出。 1987年10月,农历丁卯年:京剧昆曲丑角晚会举办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音像公司、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战友京剧团等单位联合举办京剧昆曲丑角晚会。演出《小上坟》、《九龙杯》、《打城隍》、《借靴》、《相梁刺梁》、《荷珠配》等,演员有寇春华、张春华、栾祖逊、冯玉增、韩建成、郭元祥、洪雪飞、秦雪玲、刘琪等。 革命烈士郭元祥(1915—1948) 临淄县崔碾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第三野战军某部团长。1948年12月牺牲于淮海战役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