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连强
释义

个人资料

工作单位

大连第三十四中学

出生年月

1964年5月13日

人物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大连市学科带头人,大连市骨干教师,西岗区学科带头人,西岗区优秀班主任、大连教育学院名师工作室理事,大连市兼职教研员,大连市数学学会理事,国家数学竞赛二级教练员。

曾在大连市中学数学教师学科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并多次获一等奖。参与编写“学思练”、“中考解析”、“中学数学竞赛”等书籍。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全国数学刊物发表。

相关链接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

——大连市第34中学郭连强老师和他的“生命化教育”实践探索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 曲 严 金曼

虽然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对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懈追求。

—— 题 记

郭连强是大连34中的数学老师,大连市骨干教师,西岗区学科带头人,西岗区优秀班主任,因业务能力突出被聘为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兼职教研员。郭老师从教二十余年,工作中尽职尽责,业务上兢兢业业,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赖。

郭老师乐于接受先进教育理念,深受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影响,积极地开展了生命化教育实践研究。他认为,教育基点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教师要尊重学生生命的特性,不断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生命的日臻完善。一句话,教师要把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学生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是一种个性化、个人化教育,要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

生命化教育的核心观点是:敬畏生命、尊重个性、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并提出了要树立生命化教育的“五观”:生命化教育观、学校发展观、教师发展观、教师教学观和学生成才观。“生命化教育” 的很多理念深深地打动了郭老师,让他觉得应该好好地去探索和实践。首先,“生命化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肯定人的天性,肯定人的独特性,主张关注每一个、尊重每一个、满足每一个,强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很好, 如何把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郭老师班级中男孩多,纪律不好,学习不努力,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厌学、网瘾、暴力等问题行为,班主任工作有难度。郭老师认为,带好这些顽皮男孩子绝不仅仅是靠“管”、靠“压制”,不能光讲大道理,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运用智慧解决班级管理难题。

郭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他对同学们讲名人成长故事,希望每个男孩都要有一个男性偶像,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偶像可以是功成名就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成功实例,他要求男孩从偶像的成功经历中受到启发,学习偶像的做法,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用成功人士事迹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挑战学习,挑战生活的信心,激励男孩们不断努力进取,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郭老师还重视培养男孩子的毅力。他认为,毅力既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前提,更是孩子实现目标的保证。郭老师认为,励志教育要分两步,一要引导孩子们树立自已的人生理想,再是为了希望与理想不懈的努力奋斗,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设立小目标。因为设立与实现小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生大目标,小目标实现相对容易,就会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郭老师格外关注那些过分顽皮、贪玩、不思好好学习的男孩,如果那个男孩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他就为他们的进步送去一份鼓励和赞许。

现在很多学生的毅力很弱,常常没成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郭老师就从小事情做起培养学生们的毅力。他特别要求一些孩子必须参加跳绳、跑步、篮球等体育活动,无论多么疲劳、多么辛苦,都必须坚持下来。他不断提醒那些缺乏自律的男孩子,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不能半途而废,讲清“坚持就是最后的胜利”的道理。现在,班里每个男孩都学会给自己设立小的奋斗目标,并不断为实现小目标而努力。

按照“生命化教育”理念,郭老师在工作中总是不断调整、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他针对青春期烦躁易怒的心理特点,总告诫自己说话要少而精,要切中要害,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他与学生约定了一系列课堂管理的规则,比如:他会用某种手势或眼神暗示学生自己的肯定与否定、鼓励与批评等意思,所以郭老师带的班级,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纪律都有保障。

郭老师还把“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家长工作中,重视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探索改善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当与家长看法有分歧时,他能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用真诚的语言行动打动对方,既做到以理服人,更做到以礼待人。郭老师还利用网络,建立了家校联系qq群,并命名为“生命的在场”。在家校联系群里,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当天的所有作业,可以监督、检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老师、家长会互相沟通有关教育问题;日志里,有近期班级状况、有学习方法指导、有教育名家名言和教育理念等。郭老师还常常给不同家长推荐不同的书。比如,对一个缺乏自律能力的男孩,郭老师就借给他家长《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书,他还根据孩子的表现,给家长提供一些合理建议。郭老师赢得了家长的信赖,至今一些毕业了学生家长还跟郭老师探讨有关教育孩子的问题。

生命化教学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三者的统一

“生命化教育”把每个学生视为智慧、灵感和创意的原点。“人人皆可以为尧舜”,郭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愿望,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法,把学生内心深处这种美好的愿望激发出来、付诸行动。在教学中,郭老师探索了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像数学家一样在思考”,把数学史上著名数学家研究的初等数学问题及其思考过程引入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文化和教科书知识有机结合,把数学思想潜移默化融入学生的学习实践,促进了数学文化的传播。再如:“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赋予数学问题以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就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具体而富有生活情趣。如果题目限制,不能做到生活化,就做到游戏化。这样,学生看到了学习的效益和价值,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生命化教育”承认并关注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承认并努力成全不同学生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郭老师就以学生进步状况为标杆,评价每个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他尝试各种办法,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并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郭老师的课堂上,时而轻松、热烈,时而紧张、平静,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贯通其间。学生课堂的主角,说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大多数学生能够始终处于思考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他时常退到讲台旁,耐心而高兴地看着他的学生在讲台上讲题甚至讲课。每当看到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或听到学生的某一个新颖的想法,一贯不苟言笑的他就微笑着点点头。由于郭老师长期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思考、解题、讲题、讲课等实践活动中,发掘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主动学习习惯、提高主动学习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学生解题能力很快提高。

“让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生命化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生命化课堂?又如何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现实要求呢?郭老师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为培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郭老师在课堂中大量引入类型题和变式题,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广泛的思维与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也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他非常重视题型变式,常常将基本例题的条件和结论做一定改动,就使学生对类型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郭老师经常鼓励同座互相帮助,进行类型题、变式题的研究与归类探索。每年假期,他鼓励学生和他一起研究类型题、变式题,开学后上课时,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典型例题进行拓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把规律性探索结论整合到一起,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收获很大。

生命化教育”指向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旨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袤的发展空间

“生命化教育”理念主张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价值、成全每个学生的发展。初中孩子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无法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郭老师就鼓励学生学好每门功课、各方面均衡发展,为高中、大学、甚至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爱好者组织,有多姿多彩的竞技活动和才艺展示,为此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未来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学校进行篮球比赛,每班只有三名同学参加,大家感到很难取胜。面对畏难情绪,郭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奋斗、意志与参与教育。放学后,郭老师又组织全班同学在操场练习打篮球,尽管只有三名同学有机会上场参加正式比赛,可全班每个同学都进行了篮球训练,既提高了体能,也锻炼了意志,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个”,用善意、同情、悲悯使教育沐浴在仁爱与人性的光辉中。作为班主任, 郭老师讲求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欣赏赞美。初中生正于身心逐渐成熟的发育期,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那些生理、心理、家庭有问题的学生,需要老师给以更多的关心与爱心。郭老师班里曾经有个性情孤僻、曾患自闭症的女生,小学时因性格原因和数学老师闹别扭,从此不学数学。郭老师从关心、宽容、友善和尊重入手帮助这个孩子。郭老师发现她善于画画,文字表达能力强,就有意发挥其特长,让她负责班里的黑板报。慢慢地,她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当她经常在课桌上摆一本奥数书随时翻看时,便用会心的微笑鼓励她。她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育明高中,为此她的母亲不禁感动落泪。

生命化教育主张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在判断公平和尊重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理解不同,因为每个人对其中隐含的价值问题看法不同。一方面,郭老师借助班里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郭老师又凭借自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厉批评强化班级的外部管理。规章制度和严格要求适用于班里每个人,体现出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公平和尊重。郭老师班里建立了特殊而严密的换位制度。每人都有坐最好座位的机会,每人都有坐最差一排的可能。一次,两个同学闹矛盾,一位平时表现极差,另一位则是深受老师喜爱的优等生。郭老师认真听取了两个同学的叙述及周围同学的描述,对事情的前因后果做了客观、公正的判断。他发现是那位优等生的过错,就丝毫没有包庇这个学生,严厉批评了这个学生,并把两个人的座位及时调换。事事公平,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可估量,日久天长,班级形成了平等、大气、有正义感的班风。

郭老师教育教学无不体现着对“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探索。为了进行“生命化教育”实验研究,郭老师成了书店的常客,而书成了郭老师最好的朋友。无论在家里、在学校,他的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报杂志,各种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专著,尤其是那些与“生命化教育”相关的材料。一有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内涵。爱读书、爱研究成了郭老师最突出的特点。从书中发现了好的教育教学案例或自己有了心得,郭老师总是随时留心记下并有意在工作中加以尝试。他总是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他的一个学生对我们说:“我们同学最佩服的是老师知识的渊博,最享受的是老师对我们思想教育的时间。”

从郭老师身上,我们感到:没有读书与钻研就没有良好的教育,读书与钻研几乎是一名优秀教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