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黎平 |
释义 | 人物简介郭黎平,出生于1956年3月24日,博士,东北师大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兼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是首批校长聘任的基础课主讲教师之一。多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参加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主要成就2001年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优秀奖(三等),2004年 获得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指导硕士研究生26人,获得硕士学位13人。 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了检测脂质体形态结构的简便方法,从事有机导电膜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电催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研究介孔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主持省级项目3项,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20篇。 2001年10月担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以来,负责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分析测试中心于2001年12月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监督评审,2003年2月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复查评审。本次评审的依据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GB/T15481-2000,我校分析测试中心是教育部系统中首先使用该标准进行复查评审的单位。2004年8月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组织的飞行检查,是教育部所属高校当年唯一被抽检的实验室。 学习工作简历1982.1 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9-1986.1 南京大学仪器分析助教进修班学员 1994.9-1997.12 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理学博士 2002.9-2002.12 中科 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2004.4- 2004.5 加拿大Laurentian大学合作研究 1982.1-1986.8 助教 1986.9-1994.8 讲师 1994.9-2000.8 副教授 2000.9-现在 教授 1998.7.任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 1999.7任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 2001.10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2003.4 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兼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鉴定成果1.主持,“掺杂酞菁的聚苯胺导电膜制备和性质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该项目整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 2.主持,"脂质体形状结构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吉林省科技厅,"从项目查新报告和了解的情况看,国内外未见同类研究内容且具有相同路线、方案和结果的研究报道。因此,该项目可认为是国内先进水平",2002 3.参加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信息系统",吉林省科委项目,1998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获得吉林省科学进步四等奖 主要科研项目1.基于三维有序大孔碳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5014,20011.1-2013.12,38万,主持人。 2. 基于有序介孔碳及其功能化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平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5012,2009.1-2011.12,33万,主持人。 3. 常见毒品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006BAK09B05,2006.10-2008.12,50万,主持人。 4.有序介孔碳材料合成及电催化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60573,2006.10-2008.12, 7万,主持人 5.掺杂酞菁的聚苯胺导电膜制备和性质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30512-2,2003.1-2004.12,4万,主持人。 6. 大分子功能酸掺杂聚苯胺导电膜制备及传感器研究,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人,3万,2004.1-2005.12。 7.脂质体形态结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00507,2000.1.-2002.10,5万,主持人。 8.“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分析在分析测试信息处理中应用的研究”,国家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2000.7-2002.7,6万,第一参加者。 9.“大豆肽溶液抗病毒和治疗肝炎肝硬化药物的研制与开发”,第二位,吉林省卫生厅,1998.6-2000.6,1.5万 10.“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化学测试中应用的研究”,第三位,国家教委,6万,1997.1-1999.12 1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信息系统”,第三位,吉林省科委,4万,1996.7-1997.12 12.“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三位,国家教委,3万,1996.7-1997.1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