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鸿志
释义

郭鸿志(1929年10月9日——1998年9月21日)笔名李一哲。

笔名简介

李一哲是1974年广州著名大字报《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献给毛主席和四届人大》(通称“李一哲大字报”)作者的共同笔名,主要包括四位起草和定稿执笔人:郭鸿志(1929年10月9日-1998年9月21日),“李”——李正天(1942年12月24日-),“一”——陈一阳(1947年-),“哲”——王希哲(1948年8月13日-)。这篇大字报由“序言”和“正文”两大部分组成,共两万三千余字:“序言”一万二千余字,主要执笔者为郭鸿志,王希哲起草了一个短得多的初稿;“正文”一万余字,其中前五部分近六千字,执笔者一直是王希哲;第六部分四千余字,主要执笔者为陈一阳,李正天起草了这部分的提纲式初稿。此外,四人还与后来被打成“李一哲反革命集团”的其他一些人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最后由王希哲归纳定稿。四人在1977年3月2日同时被捕,1978年12月30日获平反释放。

郭鸿志简介

郭鸿志,1929年10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培训后成为报务员,次年加入共产党。1950年10月,所在部队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 1955年,郭鸿志作为有残疾的荣誉军人转业为地方干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副主任、播音科科长。1967年3月,参与反对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下令军管部队镇压群众组织(时称“三月黑风”),认识了大学生红卫兵造反派的李正天,两人与省直属机关几个干部在广东省科学馆2楼27号房间组织了一个“二二七串联会”。1968年5月,中共中央发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郭鸿志于7月被广州警备区司令部关入监狱。1971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乘飞机出逃死亡,黄永胜作为“林彪集团死党”被捕后,郭鸿志得以获释。1972年,郭鸿志在李正天获释后恢复联系,次年10月经李引荐认识王希哲,后又经王引荐认识陈一阳。郭鸿志对马列主义理论和国际共运史颇有研究,是“李一哲”中的理论指导,也是“李一哲大字报”发表的推手。由于担心他作为中共老干部被当局作为“黑手”从重打击,在“李一哲”中没有出名字,直到1977年才被查出而被捕。1979年初,郭鸿志获平反,此后不再介入政治批评活动,参加了广东中华诗词学会。退休后中风瘫痪,1998年9月21日病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