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滚动摩擦系数
释义

滚动摩擦系数

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或有滚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是由物体和支承面接触处的形变而产生的。一般用滚动摩擦力矩来量度。滚动摩擦力矩的大小和支承力N成正比。即M=KN。K为比例系数,称为“滚动摩擦系数”。如火车轮与铁轨间的K值约为0.09~0.03厘米。圆轮和支持面愈坚硬,则滚动摩擦愈小。若两者为绝对刚体,则滚动摩擦就为零。此时,轮与支持面间只接触一条线,支承力N通过圆轮的轴心。滚动摩擦系数具有长度的量纲,且有力臂的意义,常以厘米计算。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相互接触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状况(粗糙程度,湿度等)有关。

摩擦因素不会独立一个面存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个摩擦面,因接触的对象不同,其摩擦因素随之发生变化。本题中,两个摩擦面分别接触到其他两个面时,各自有不同的摩擦系数,但它们两者之间接触时,摩擦系数只有一个。

汽车滚动摩擦系数

从汽车理论的专业角度来讲,那个“摩擦力”即是路面附着力,附着力与路面摩擦因素、轮胎状况、车轮负荷等参数决定的。汽车的驱动力实质就是路面对车轮的切向反力,这个力是由发动机传递至车轮的转动力矩所决定的,同时又受制于附着力,即汽车的驱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否则车轮打滑)。

汽车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汽车的驱动力,当驱动力等于行驶阻力(车轮滚动阻力+空气阻力)时,汽车匀速行驶。摩擦因素大的路面车轮滚动阻力通常很大,所以要消耗大量汽车动力,当然比在平整路面上跑得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