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释义

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名为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并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建设地点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2005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为“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基本概况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教授任名誉主任,宋建波教授任主持工作副主任、陈筠副教授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由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黄润秋教授任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研究员、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焰新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杰研究员为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国内13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此外,还以贵州省内专家为基础,成立了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杰研究员为主任委员。根据实验室发展战略、重点研究领域及现有学科特色,该重点实验室立足贵州,以“岩溶环境地质学”、“岩溶工程地质学”、“矿山灾害与国土整治”为主要研究方向,设立岩溶环境地质研究室、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室、矿山灾害与国土整治研究室,实验测试中心(包括地质工程试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普定野外观测试验站)、技术开发中心,并已开通网站,使用面积近3000m,仪器设备总值为1174万元。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1997年4月成立,科研业绩突出,学术成就显著。尤其2003年1月重新组建后,结合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需求,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重点科技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及社会服务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达1378万元。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95篇,获贵州科技进步奖6项 。

发展历程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是贵州大学具有独立的正处级建制和相对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的校直科研机构,先后经历了四个建设及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7年至2002年12月。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

第二阶段为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2003年1月4日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地点更改为贵州工业大学(今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采矿楼三楼,由贵州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原贵州工业大学校长朱立军教授担任,宋建波教授任副主任(主持工作),同年5月经贵州省编制委员会批准为正处级单位。

第三阶段为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其中,2005年7月28日,以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环境地质教研室学科力量申报的“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正式获批。2005年9月23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论证。2005年12月28日,贵州大学下文成立实验室组织机构,由常务副校长朱立军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宋建波教授、吴攀教授任副主任。2007年6月7日,贵州大学下文成立实验室组织机构,由贵州地矿局局长朱立军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资环学院院长杜定全教授任常务副主任; 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向喜琼博士、科技处副处长宋建波教授任副主任。

第四阶段为2008年11月以后,贵州大学再次将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正式明确为正处级建制的校直属科研机构。根据贵州大学处级干部竞聘上岗结果,宋建波教授再次任喀斯特重点实验室主持工作副主任,陈筠副教授任副主任,以此开始了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新一轮发展和建设。

研究人员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是贵州大学具有独立的正处级建制和相对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研究生招生培养权的校直科研机构,及以中青年为主、由高学历人才组成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群体。有固定研究人员16名,客座研究人员22名。其中,固定研究人员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省管专家2人(朱立军、宋建波),省优秀科技人才2人(朱立军,宋建波),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宋建波)。已经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学风严谨的学术创新团队。拥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点;“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点,截止2009年初,已招收4名博士后、9名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和44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是中国西南地区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朱立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立军,男,1958年11月生于贵州都匀,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十六大代表。1982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地质系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1987年贵州工业大学矿床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环境矿物学博士。1982年元月留校任教,1988年至2004年7月,历任贵州工业大学地质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长。2004年8月至2007年2月历任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2007年2月任贵州省地矿局局长。2008年7月任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2003年1月至2008年11月任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学术委员会顾问。

宋建波 博士,教授

宋建波,男,1972年1月7日生,河北迁西人,工学博士,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3月、1999年4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分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硕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地质力学,博士阶段为岩基工程)。2002年7月由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后出站后到原贵州工业大学任教,2002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历任贵州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年11月任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主持工作副主任。

目标定位

喀斯特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立足贵州,服务西南,面向世界”。紧密结合中国西南地区以岩溶为特色的独特地质环境条件,针对岩溶区“固、液、气”三态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特点,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力争将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中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在西南地区继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后的又一重要科研基地,争取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较大影响的岩溶工程地质学与岩溶环境地质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中国尤其西南岩溶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和先进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具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与高技术集成相融合的学科特点。喀斯特重点实验室以“岩溶环境地质学、岩溶工程地质学”为两大主干学科和主要研究方向,围绕贵州及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科学前沿问题和关键工程技术,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构筑学科高地。其中:

1、岩溶环境地质学

岩溶环境地质学是基于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岩溶环境地球化学、岩溶水循环与浅表层岩溶作用的研究为核心,探讨岩溶地质环境形成机理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是岩溶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交叉学科。该研究方向下设“岩溶环境地球化学”和“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环境演化”两个子方向。

(1)岩溶环境地球化学:面对中国西南岩溶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石漠化和岩溶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针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独特的地质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将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融为一体,将现今的岩溶环境现象与漫长的岩溶地质历史演化、地球环境系统的自然演化与人为影响紧密结合,以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为研究手段,从岩溶环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探讨岩溶区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化合物在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各圈层间的迁移和循环规律及其对岩溶地质环境系统的影响;以地质历史理论和方法为研究手段,从全新世陆-气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出发,探讨岩溶地质环境演化过程。该子方向的研究目标是:①阐明岩溶区浅表层各圈层间物质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②阐明岩溶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控制过程机理;③阐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2)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环境演化:岩溶地下水系统是以岩溶地下水为主体、以水循环为核心、由碳酸盐岩-土-水-生物-大气构成的物质-能量传输和转换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在亚热带岩溶地下水系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是岩溶地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最为典型的表现。因此,岩溶地下水系统环境演化已经成为国际岩溶学、水文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是全球变化和全球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岩溶地区国计民生的现实课题。该子方向的研究目标是:①阐明岩溶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②提出岩溶地下水系统污染与生物修复技术;③阐明岩溶水文地质学原理与方法;④提出岩溶地下水预测与开采技术。

2、岩溶工程地质学

岩溶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岩溶地区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溶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以便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岩溶地质环境的学科,是岩溶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交叉学科。该研究方向下设“岩溶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岩溶区重大工程岩土体稳定及其工程环境效应”、“岩溶区重大工程选址理论与方法”三个子方向。

(1)岩溶区地质灾害与防治:西南岩溶地区历来是中国地质灾害频发、生态退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岩溶区因其独特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同时由于资源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空间不断拓展、规模日益扩大,从而导致人-地关系失调,致使岩溶地质灾害数量多、灾种全。频繁发生的岩溶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胁,并直接影响到岩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岩溶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岩溶区的人-地矛盾愈来愈突出,人们赖以生存的岩溶地质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石漠化为代表的岩溶环境地质灾害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在岩溶地质环境形成机理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岩溶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广泛吸纳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阐述和协调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溶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为主线,立足岩溶工程地质过程分析,深入开展岩溶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研究、灾情预警、灾害评价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为岩溶区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该子方向的研究目标是:①阐明岩溶地质灾害形成演化机制与成灾机理;②建立岩溶区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原理与方法;③实现岩溶地质灾害监测与多灾种联合安全预警;④实现岩溶地质灾害动态模拟与预测预报;⑤实现岩溶地质灾害治理智能设计与技术集成;⑥阐明喀斯特石漠化发生机理并提出其综合治理技术。

(2)岩溶区重大工程岩土体稳定及其工程环境效应:该研究领域直接面向西南岩溶区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重大工程建设的具体实践,充分运用当今国内外先进的野外调查方法与测试技术、室内分析与试验手段、大型地质体物理模拟、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与仿真、非线性科学与现代统计等多方面的分析理论与方法手段,立足于解决中国西南部岩溶区水能与资源开发、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矿山开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水库水坝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岩土体变形和稳定性问题,并通过工程实践促进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理论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岩溶区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以协调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溶地质环境的关系,保护岩溶地质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和威胁,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该子方向的研究目标是:①进行喀斯特地区天然斜坡与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并建立其加固处理技术体系;②进行喀斯特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并建立其加固处理技术体系;③进行喀斯特地区岩基稳定性评价并建立其加固处理技术体系;④阐明人类工程活动的环境效应与岩溶地质环境演化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

(3)岩溶区重大工程选址理论与方法:因岩溶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岩溶区水利水电、铁路公路、机场和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岩溶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岩溶区势必有众多的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如喀斯特大省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中,需修建大量的水电站和火电厂,及其众多的基础配套设施;打通“西南出海通道”工程中,就需修建上千公里的高等级公路铁路;开发喀斯特矿产资源过程中,需建设大量的规模不等的矿山;打造“喀斯特生态旅游”项目中,需修建众多的机场。这些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诸如岩溶区地质构造与地震,岩溶水循环与岩溶渗漏、岩溶涌水突泥,岩溶固体物质运移与岩溶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喀斯特生态恶化、人地矛盾突出等,并进一步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为此,针对岩溶区重大工程活动,结合岩溶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开展“岩溶区重大工程选址理论与方法”方向研究。因此,该子方向的研究目标是:①阐明岩溶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与重大工程活动间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处理对策;②阐明岩溶区重大工程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间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岩溶区重大工程活动社会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③建立岩溶区重大工程选址理论与方法。

在发展“岩溶工程地质学”、“岩溶环境地质学”两大研究方向的同时,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将矿山灾害与国土整治作为发展的第三个研究方向,并开展以下方向的研究:(1)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2)岩溶地区矿山开采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研究;(3)矿压控制及动力区划研究;(4)国土整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