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鬼怕好官 |
释义 | 原文鬼怕好官 中丞丁忧后,居杭州羊市公馆。灶下婢忽仆地,良久苏醒,瞪目作旗人语曰:“我镶红旗某都统家蓝姑娘也,口渴腹饥,可致意大人,作速供养我。”王亲临问曰:“尔既糸旗人,何故到我汉人家来?“鬼曰:”我与群姊妹清明日不料布政使国大老爷路过,仪从甚盛,将我姊妹一冲而散,我避不及,只得避到大人家来。"中丞曰:"汝避国大人不避我,独不知国大人尚是我之属员乎?他冲汝,汝何不到他家作祟?”鬼曰:“我畏之。”中丞曰:“然则汝辈作鬼者亦势利,只怕现任官,不怕去任官耶?”曰:“不然。去任者果做好官,我亦怕他。”中丞大不喜,不得已,且供饭焚纸钱与之,婢病旋愈。未一年,中丞及于难。 王禀望为山西临汾人,乾隆三十九年任甘肃布政使。上任不久,王禀望即虚报遭受旱灾,以储粮、储银治赈,实际上将大批钱粮私吞。因为从总督以下至各州县官人人分赃有份,就互相隐瞒,无人揭发。乾隆四十二年,王禀望调任浙江巡抚。三年后因母丧告假。新任浙江巡抚与王不和,指责其不遣妻子返家行丧,乾隆认为王禀望不孝,革去其官职。 注释1.王中丞:王禀望,乾隆朝第一大贪污案的主角,曾任浙江巡抚。 2.丁忧:辞官守丧。 译文却说王中丞辞官守丧期间,在杭州羊市街公馆居住。某天,厨房的一个婢女突然昏倒,过了好久才醒来,瞪着双眼用旗人的语气说:“我是镶红旗某都统家的蓝姑娘,嘴渴肚饿,你们赶紧去告诉老爷,准备酒食供养我。”王中丞闻讯亲自过来问道:“你既然是旗人,干吗到我汉人家来?”那鬼答道:“我与几个姐妹趁着清明节出来看热闹,不料布政使国大老爷路过,仪仗和随从众多,把我们冲散了。我一时走避不及,只好跑到你家来。”王中丞听罢道:“你避国大人而不避我,难道不晓得他原本是我底下的属官吗?既是他的卫队冲撞的,你为何不去他家作祟?”那鬼说:“因为我怕他。”王中丞道:“这样看来,你们做鬼的也势利,只怕现任的,不怕去职的官员!”那鬼摇头说:“不尽然。如果去职的是个好官,我们也怕。”王中丞闻言心中十分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吩咐仆役准备酒食,并烧一些纸钱给她。那婢女的病马上痊愈。而一年不到,王中丞就出事了。 扩展清代的袁枚写了一本书叫《子不语》,全是鬼故事。其中卷二十有一篇《蓝姑娘》,颇有意趣。 说有一位王中丞,辞官在家守丧,有一女鬼叫蓝姑娘,突然闯入说:“我与群姊妹清明看会,不料布政使国大老爷路过,仪从甚盛,将我姊妹一冲而散,我避之不及,只好到你家来。”让王中丞速备酒食供养。王中丞一听不高兴了:“你避国大人而不避我,你不知道他原是我的下属吗?再说了,他冲撞你,你不去他家,为何偏来我家胡闹?”女鬼说:“因为我怕他。”王中丞一听更生气了,怒道:“你们做鬼的也太势利了!只怕现任官,就不怕去职的官?”女鬼说:“去任者果是好官,我亦怕也。” 这王中丞看来官做的有些问题,闻此言,心里发虚。虽是甚是恼怒,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让仆役供饭烧纸与之,打发其欢喜离去。 中丞,是清代对巡抚的俗称,省级大员,官是不小了,偏是无奈于一女鬼?正人君子,英气逼人,鬼自然不敢相欺。古代府县衙门大堂前,往往都竖有一块牌坊,一面刻“公生明”三字,一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府县的官员坐大堂之上,抬头就能看见这十六个大字,即时接受廉政儆戒,令人肃然。 此中丞即非好官,愧而畏鬼。亦如现在之官有遇盗而怕小偷投案者;遇小姐勒索而自甘就范者;受其贿而被商家操纵者等等,皆是此理。然历代为官者贪腐不绝,以至宋人笔记《瓮牖闲评》记有一例黑色幽默,便是在上面四句后面各加上四字,成为:尔俸尔禄,总是不足。民膏民脂,越吃越肥。下民易虐,来了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嗟呼!公生明,廉生威。莫道民善,过份时小鬼亦让汝遭辱受祸! 结束语那年大学士阿桂出兵河州,奏报中提到甘肃省近年一直多雨,乾隆始怀疑王禀望报告的旱灾有假,派人调查,果然查出王禀望等诓报赈灾侵吞钱粮。乾隆震怒,指责甘肃官员沆瀣一气, “竟无一人洁己奉公”、“竟无一人举发陈奏”。王被拿下后,从王家抄出金银逾百万两。结果王禀望被赐自尽,同案官员被处死及赐死者46人,被革去官职者81人。真是: 为官做有亏心事, 见鬼讹诈也无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