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龟肉 |
释义 | 乌龟 龟的种类不一,有水龟、秦龟、山龟、摄龟、绿毛龟等。乌龟即水龟,摄龟即克蛇龟,两种均作药用。水龟之腹板即龟板。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64%,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16%和43.39%,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Ie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分为82.63;乌龟肌肉脂肪含量为1.51%,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达39.32%,其次为C16:0及C22:6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6.83%。 龟肉的概念龟肉 (《别录》) 【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 【相关药材】三线闭壳龟肉 夹蛇龟肉 【动植物形态】乌龟,体呈扁椭圆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者可达200mm以上。头顶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累粒状小鳞;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具角质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显;颈部细长;周围均被细鳞,颈能伸缩。背、腹甲的上面为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面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两侧有3条较显著的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1块前宽后窄,其后数声一般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肋角板各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2块近长方形。,腹甲与背甲几乎等长,腹甲淡黄色,少数褐色,共有6对;喉角板2块,呈三角形;肱骨板2块,外缘宽凸;胸、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股角板2块,外缘较宽于中线;肛角板2块,后缘凹陷。背腹甲在体两侧由甲桥相连,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无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间具蹼,尾中等长度,一般20-30mm左右,较细。头侧及喉侧有带黑边的黄绿色纵横线,头颈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浅。背甲各角板边缘外呈黄色,角板上的花纹形似金钱,故双有金钱龟之称。腹甲每块角板的外侧下方色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围色浅,往后呈棕褐色。 药用价值【性味】甘咸,平。①《食疗本草》:"温,味酸。"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 ③《纲目》:"甘酸,温,无毒。"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咸,平。" 【功用主治】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 ①《别录》:"肉作羹臛,大补。" ②《唐本草》:"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 ③《食疗本草》:"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 ④《日用本草》:"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 ⑤《纲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 ⑥《医林纂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 ⑦《四川中药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滋补佳品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发现龟肉的价值,越来越将龟作为高级滋补品和延年益寿的食疗佳品。特别是以龟肉为主要原料烹饪的食品,已成为现代宴席上的高级名肴之一,诸如清蒸龟肉、沙苑乌龟、龟肉粥等。而用龟肉与多种中药配伍而烹制的杞龟汤、参龟汤、当归龟汤等药膳更是被人视为滋补珍品,其肉和汤味美可口、鲜香至极,且老少皆宜。主治症瘕,痃疟,风痹,脚弱,虚弱小儿,妇女产后体虚不复,脱肛或子宫下垂。煮食乌龟肉,有促使收复之效。 用法【用法与用量】煮食或炙灰研末。 【选方】①治虚劳失血咯血,咳嗽寒热,补阴降火:田龟,煮取肉,和葱、椒、酱、油煮食。(《便民食疗》) ②治肺痨吐血:龟肉、沙参、虫草。共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久咳嗽上气:生龟三枚。治如食法,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渍曲,酿秫米四升,如常法,热,饮二升,令尽。(《补缺肘后方》) ④治痢及泻血:乌龟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普济方》) ⑤治热气湿痹,腹内激热:龟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为效。(《普济方》) ⑥肾虚尿多或遗尿:龟肉150克,鸡肉250克。同炖,喝汤食肉。无论对儿童,还是对老人都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⑦阴虚失眠,心烦,心悸等症:龟肉250克,百合50克,红枣10枚。共煮汤调味食用。有补血养心的作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