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归绥
释义

简介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呼和浩特建成,明廷赐名“归化城”,“归化”,意思是“归顺朝廷”、“接受教化”,这是明廷所赐名称。

历史

归绥,现在叫呼和浩特。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为城市、城郭的意思。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庆六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哈剌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记载。1575年,建成呼和浩特城。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并设绥远将军驻城主持军务,将军衙署至今犹存,从门前照壁上的“屏藩朔漠”四个大字,犹可想见当年的赫赫威仪。

绥远城俗称“新城”,对应的归化城为“旧城”。如果说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则绥远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镇,除绥远将军衙门的文官武将外,驻扎八旗军兵4000余人。绥远城周长九里,呈正方型,东、南、西、北各设城门。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壕。城门上建望楼,城中央有鼓楼,从鼓楼通向四门有四条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向众多小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

当时,呼和浩特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开办官学、义学,城市繁荣,人称“塞上江南”。

清朝诗人王循《归化城》诗云: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京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貔尚控弦。

近代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将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改称“归绥县”,作为绥远特别区军政长官都统的驻地。当时军阀混战,匪患烽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937年10月,日寇侵占归绥,并于1939年9月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归绥为“厚和浩特”特别市。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方又恢复“归绥”旧称。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党政军要员通电起义,宣布“脱离依靠美帝国主义的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反动派残余集团,坚决走到人民方面来。”绥远省和平解放,省会归绥以“绥远方式”获得新生。

1954年3月,撤销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确定为自治区首府。经过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恢复其原来的名称。从此,青城这颗草原明珠就以“呼和浩特”闻名于世,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