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州海印桥 |
释义 | 海印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中心,跨越珠江,距海珠桥2.5km,全长1114m。立面呈倒“Y”型。采用扇形索布置,索距5m。桥面设置6个车道,宽35m。主梁采用倒梯形箱形断面。顶板悬臂长达7.5m。该桥具有良好的抗风断面。对温度应力问题采取了独特的设计构造与处理方法,以适应桥址处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主梁施工采取中箱灌筑先于两侧边箱的独特方法,不用劲性骨架,而采用挂篮施工。于1988年建成通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施工。 数字 海印大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主桥长340米,全长1114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钢索星形拉固,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羊城。 它距海珠桥2 .5公里。主桥为跨径175m的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下有3个孔,中孔的跨度为175米,边孔的跨度为85.5米。主桥采用现在世界上先进的墩塔、梁固结的结构体系,是一座单面双塔斜拉式砼桥。孔径布置为35+85 .5+175+85.5+35(米)。 墩身采用双排柔性墩,以满足较大的温度变形,并避免设置大吨位滑动支座。塔高约60米,立面呈倒“Y”形。采用扇形索布置,索距5米。桥面设置6个车道,宽35米。主桥梁为倒梯形三箱式。顶板悬臂长达7 .5米。顶部以羊造型。双塔上斜拉着186条钢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骨格局。 民间语文 段子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说起海印桥,很多市民马上会想起那个太阳神的广告,当时的广告人利用海印桥的桥塔和缆索构成企业的商标———上升的太阳,一时成为珠江上的景观标志,并成为一代人的广告记忆。 文艺作品 《浮华背后》:根据张欣的小说《浮华背后》改编的这部电视剧中,这座美丽的“情人桥”频繁出镜。 《一个人的海印桥》:这是网上流传较广的一篇关于海印桥的诗歌,抒发了年轻人迷茫的情怀: 高贵的脉管 流淌着怎样的悲哀 像这碌碌的车 前进却没有未来 有飞机傲慢地掠过 肮脏的江水也嘲笑着我扭曲的无奈 面对理想的渺茫 等待失败 桥·段 台风过后的海印桥 在很多同城网站的摄影发烧友圈,广州海印桥是必有的拍摄主题。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海印桥,每一个人拍出来的总不一样。有人拍全景,而且特别迷夜景,正面的、侧面的,俯拍、仰拍……不同投备,不同技巧,拍出不同的画面,在他们眼里,海印桥是一曲恢弘的乐章。有的玩解构,从细部入手,斜索钢丝、栏杆柱子,以及那一拐弯的弧度,都是取角构图之处,在他们眼里,海印桥又是一曲幻想曲…… 2009年7月30日那天,很多人都忘记是什么日子了,但eagle记得很清楚,那天,台风“莫拉菲”来到广州,风卷残云,一阵暴风疾雨把城市冲洗了一遍。台风刚过去,他就背着摄影包跑出去———拍台风“莫拉菲”过后的海印桥。夕阳下,天空特别的清朗,云还在翻滚,华灯初上,海印桥优雅登场。他的这组《海印夕阳》照片在网上流传极广。 疑点重重的“铁钉阵” 据报纸记载,五六年前,不知是谁在海印桥面上了放了数十颗铁钉,车子轮胎一扎就会进去,很多由南往北骑自行车的人纷纷中招。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爆了胎的人们发现,这边厢桥面上的自行车被铁钉扎破轮胎,那边厢桥脚数家修车铺忙得不亦乐乎,数十辆自行车排队等候着更换轮胎。这些钉子是否那些在桥脚附近修理自行车的人所为?人们开始猜想。接到群众反映的情况后,城管部门加强了管理,一场“铁钉阵”就此化解。 史记 1985年6月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施工的横跨珠江的第四座桥开始建设,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斜拉索桥。 1988年12月桥建成通车,因桥的北端旧时曾有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海印桥”。 1992年海印桥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绝·桥 用“倒Y形”成就“珠江帆影” 发言人:黎宝松(著名桥梁专家、海印桥主要设计者) 黎宝松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据他透露,海印大桥作为当时广州市政工程的重点项目,定位是要按照体现羊城新八景“珠江帆影”来设计造型。当时大概是1985年,他并不在广州,而是在上海的华东市政工程设计院工作,是上海南浦大桥的总设计负责人。广州的有关部门四处求援,找到了他,而他也带着设计力量最强的一个组来到了广州。 怎样让桥变成“珠江帆影”?黎宝松说在造型上花了不少心思,最后想到了“倒Y形”的设计,两个塔杆如帆桅。这座35米宽的斜拉索混凝土桥造型简洁大方,成为国内第一代的斜拉索混凝土桥。他表示,施工中最关键的是中孔合龙,这也是最容易出事的地方。当时他是上海广州两地跑,要同时兼顾“南浦”和“海印”两桥,在“海印”桥中孔合龙时,他丢下“南浦”亲自坐镇“海印”一个多月,最后,“海印”成功对接,两端高差仅12毫米。 海印桥是上世纪80年代对“曲线美”追求的体现 发言人:冯原(建筑学博士、文化批评家、中山大学教授) 三座桥勾勒出老广州城的珠江岸线 广州名片:在广州众多横跨珠江的桥中,您认为海印桥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冯原:与珠江上其它的桥相比,海印桥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它的位置,它正好位于老广州的城东,与城西的人民桥和城中的海珠桥形成某种三足鼎立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勾勒出老广州城的珠江岸线;二是它的外观,海印桥是珠江上第一座斜拉桥,这是许多跨度更大的桥梁才采用的结构,海印桥在体量上并不算大,但它以扇形的拉索结构出现在珠江上,它就像振荡着、并弹奏出音乐的琴弦,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清晰可辨的视觉印象。 广州名片:您说桥梁凝集着一个时代的年轮,那在海印桥上,这个年轮是什么? 冯原:桥梁是时代的年轮,意思是说,桥梁不仅是一种土木工程学的产物,它还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美学诉求。正是桥梁的外形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念,使桥梁和生产它的时代产生了对称。 海印桥正是如此,它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并很强烈地显现出80年代的审美特征。简单来说,80年代是一个解冻并走向开放的时代,对于“美”的追求几近于某种社会理想。80年代的“美的历程”就反映在海印桥的外形上,首先,由双塔和竖琴般的拉索结构衍生出很富动感的张力关系,即使站在今天来看,它也应该是一座审美化倾向很强的桥梁;其次,正是因为这种桥梁的审美化倾向,使海印桥“美”得很有些时代感。让我们观察一下它那高耸的桥塔的顶部造型,刚劲的桥身突然转成一个很柔和的尖顶,这就像一个“肌肉男”却做出“兰花指”的动作,一种很典型的80年代追求“曲线美”的视觉特征。 桥梁不可能超越建造它的时代,所以,它必然会打下时代的烙印。从这个意义来说,海印桥仍不失为一座很有理想的桥,尽管它“美”得稍有点做作了,但是,除了它,珠江上还有哪座桥能如此准确地刻写下80年代的审美年轮呢?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