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佑寺
释义

广佑寺西临白塔,东与古城护城河相融,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堂、藏经楼、僧舍,东西两侧各建钟楼、鼓楼、碑亭、配殿、圆通禅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加牟尼佛坐像。新建的广佑寺与中华广场、白塔古典园林公园、青年湖公园融为一体,在广佑寺白塔的衬托下,将成为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重要的旅游景区。

简介

广佑寺遗址位于位于中华大街一段,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

史料记载,该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

国家AAAAA级景区。

广佑寺大佛

广佑寺大佛,是目前世界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迦牟尼佛坐像,其总高21.48米,“21”寓意为二十一世纪,“48”寓意为佛祖四月初八诞生纪念日.

佛像须弥座高4.48米,雕有《法界源流图〉》和《释加如来应化事迹》。佛身高17米,头上螺旋发髻325个,仅面部就过28平方米,垂耳长达3米,张开的手掌可站8人,微微弯曲的手指其长度相当于一个成人身高的大小。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座,坐于反复莲花座之上,其造型古朴、凝重、祥和、庄严。右手抬举轻拈金婆罗花,以示正法眼藏,涅般妙心,遂得普播环宇,左手结与头印,以示佛陀的慈悲恩德遍布法界。

大佛佛像通体贴金,其设计方案遵循大乘佛教《造佛度量经》标准。24K足金,经过雕塑、自然干燥、保香、夹宁、上灰、水磨、贴金等48道工艺精制而成,共需香樟木600立方米,黄金24000克。其精湛的工艺、完美的造型,必将以其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长廊中的瑰宝。

广佑寺,内共有五个世界之最;

一、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高16.9米,长34米,由95块巨石雕刻组成;

二、世界最大的青铜香炉,长12米,高1.2米,宽2.9米;

三、世界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400多平方米;

四、世界上最大的殿内木质贴金坐佛;

五、世界上最大的宫灯,高4米,重1吨。观音殿内供奉2颗佛祖真身舍利。

2002年8月27日,香港佛教协会副会长永惺法师将其珍藏的佛骨舍利赠予广佑寺,现供奉于广佑寺附属殿宇圆通禅院内。

广佑寺

辽阳广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金元明清各朝几经复建,鼎盛时期占地9万平方米,庙宇200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教活动道场。康熙21年,清圣祖炫烨东巡经辽阳时,为广佑寺题诗一首:禅宫多岁月,瑞塔积风烟。翡翠苔碑暗,珠玑宝相传。驯檐来紫鸽,涌地出青莲。微雨轻埃洗,兹晨兴独偏。1900年,广佑寺被沙俄侵略者烧毁,以后废圯。直到2002年,恰逢盛世,广佑寺才得以重建。

复建后的广佑寺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山门前的青石牌坊宽34米,高16米,五门六柱,形体高大,雕刻精细,是中国石牌坊中的杰作。山门两侧各有一铜塑,左为车马出行,取材于两汉时期墓葬壁画的车马出行图,作品以辽东官员乘舆疾行的生动场面,形象地展示了古襄平独领东北一隅的汉魏之风。右为驾鹤升仙,取材民间传说,据说汉代辽东有一地方官叫丁令威,爱民如子,喜好养鹤。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开仓放粮,解救饥民,因获死罪,此举感动天地生灵。临刑时,丁令威被仙鹤救起,驾鹤升天。两组铜塑都雕得那么栩栩如生。

广佑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面阔11开间73.78米,进深7开间49.8平方米,为3层拱檐前后抱厦楼阁式建筑。集辽金与明清风格与一体,砖木结构,其体量大大超出一般庙宇。殿内供奉的大佛,据说是世界上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迦牟尼坐佛像,总高21.48米,佛身高17米,仅佛面就有28平方米,垂耳长3米,张开的手掌可站8个人,一根手指的长度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高。佛像采用传统的“木雕漆金朱金”工艺。共用香樟木600立方米,黄金24000克。只见金光四射的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神态凝重、庄严、祥和。与所见到的佛祖坐像不同的是,释迦牟尼抬举的右手轻拈一只金婆罗花,仪态甚是不凡。

历史

历史变迁

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金世宗完颜雍之母地洪原(法号通慧圆明)在辽阳落发为尼。朝廷出巨资扩建寺院,御敕寺额“大清安禅寺”,并为其在寺旁另建“垂庆寺”尼院别居。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完颜雍于清安寺政变称帝。大定廿十四年(公元1184年),完颜雍亲临清安、垂庆二寺顶礼膜拜。元代改称“广佑寺”。此后,广佑寺倍受历代朝廷恩典而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供武五年(公元1571年)广佑寺达到极盛,有殿宇近二百间,规模堪称东北之最。康熙廿一年(公元1682年),清圣祖玄烨驾临广佑寺,留有《广佑寺》诗一首。光绪廿六年(公元1900年)广佑寺为义和团活动场所。同年,沙俄镇压义和团,烧毁广佑寺。

重修之广佑寺,坐落于通高70.48米、全国六大高塔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阳白塔脚下,整体规划以辽代建筑风格为基调,兼容明清彩绘。其高品位的规划,高起点的设计,高标准的建设,使整体建筑形象华丽庄重,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其整体建筑以辽代风格为基调,并融合明清建筑之精华,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

景区介绍

广佑寺庙区建筑群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题建筑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1472平方米,通高41.7米,面阔11开间73.78米,进深7开间49.8米,为三层拱檐前后抱厦阁楼式建筑,其体量是目前世界庙宇之最。殿内释迦牟尼樟木鎏金坐像,通高21.48米(喻意为二十一世纪及四月初八佛祖诞辰日),是世界殿内木质坐佛像之最。山门前青石牌坊,通高16.9米,阔34米,亦为世界之最。

广佑寺整体景区以巍峨的辽阳白塔为衬托,以庙区建筑群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三宝殿等为主题,以占地5万平方米的中华广场,占地9万平方米的古典式园林、占地20万平方米的青年湖迪斯尼游园、绵延近10公里的环城护河游船观光以及集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古城传统文化商业一条街为附属,形成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宗教文化、园林艺术、旅游经济为内涵的国家最高级别的旅游风景区。

2004年开光资料

2004年6月21日,广佑寺复建落成庆典暨辽阳首届佛教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同时广佑寺景区主体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开放,并举办为期7天的落成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文化笔会,推出辽阳佛教文化旅游热线。可容纳10万人的景区广场成为了彩色的海洋,海内外高僧信众、各界知名人士、学艺界名流逾千人应邀参加庆典活动、大佛开光法会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广佑寺整体景区以巍峨的辽阳白塔为衬托,以庙区建筑群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三宝殿等为主题,以占地5万平方米的中华广场,占地9万平方米的古典式园林、占地20万平方米的青年湖迪斯尼游园、绵延近10公里的环城护河 游船观光以及集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古城传统文化商业一条街为附属,形成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宗教文化、园林艺术、旅游经济为内涵的国家最高级别的旅游风景区。

饱经近2000年沧桑岁月的北国首刹辽阳广佑寺,始建于东汉,辽金元明,臻于鼎盛。最盛时,殿堂塔阁达二百余间,为东北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碑载:“寺创于汉,经唐尉迟恭重修,盖古刹也。”广佑寺坐落在辽阳古城西北隅。南瞻千山鹫岭,北依凌空宝塔,殿宇百间,巍峨宏丽,历代僧纲司府均设于此。慧灯高照,振慈风于海内;法鼓长鸣,播释教于寰中。迄汉至清,多有修茸。金代贞懿皇后入寺出家,清朝康熙皇帝驻跸留诗。迨至光绪庚子(公元1900年),沙俄入境,烧杀抢掠,广佑寺毁于兵燹,唯存辽代古塔。信士仁人每至于此,惕然发心,常生复修之念。

时逢盛世,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物阜民丰。为充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历史古迹,辽阳市佛教协会报请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复建广佑寺。2002年1月9日,破土动工,重修之广佑寺,位于高达70.48米、全国六大高塔之一的辽阳白塔东侧,在寺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设计建造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甘露戒台、三宝楼、在东西两侧建钟楼、鼓楼、碑廊、东方三圣殿、西方三圣殿、圆通禅院等,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仿辽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钢筋混凝土建筑,坐落于三重汉白玉砌台基之上,殿高三层,连台基通高41.7米,面阔13间(73.78米),进深7间(49.8米),建筑面积达1.1472万平方米,就体量而言,堪称世界钢混结构殿宇之最。殿内供养之释伽如来拈花像亦为世界上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坐佛,其总高为21.48米。

重建的广佑寺以辽代建筑雄浑健硕之风格为主调,又吸收了明清两代宫室建筑的典范,格局宏伟,次第森严,雕甍亢彩,绮绣交错,俨然如昔时东京宫阙再现尘寰。修复后的广佑寺将与寺前宽广的中华广场、寺西嵯峨的白塔、波光潋滟的青年湖融为一体,成为辽阳乃至东北全境人文胜迹之精粹。

东汉晚期至辽代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广佑寺重修碑记载,寺创于汉时,唐尉迟恭重修金皇统五年(1145年) 金世宗完颜雍之母李洪愿于辽阳出家。金廷特殊性拨金钱三十余万为其营建“大清安禅寺”,并建“垂庆寺”尼院供其独居,诏李氏法号“通慧圆明大师”。金贞元三年(1155年)完颜雍任东京留守,与母亲李氏在辽阳相见,母子俩往来于官邸与寺院之间。金正隆六年五月十六日(1161年) 通慧圆明大师圆寂,葬于垂庆寺塔园,李颜隆撰写塔铭。金正隆六年十月(1161年) 完颜雍于清安寺发动政变,逮捕政敌高存福与李颜隆。后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尊谥李氏为贞懿皇后,将李氏生前居所改称“孝宁宫”。金大定二年(1162年)增修李氏葬身塔,塔前建“奉慈殿”,命礼部尚书王竞重新撰写塔铭。命于清安寺内建“神御殿”。金大定九年(1169年) 改神御殿为“报德殿”。命翰林学士张景仁撰写《清安寺碑》。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将垂庆寺周围大片民田收为寺产,重建神御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 金世宗驾临清安、垂庆二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 清安寺第八代住持隆公圆寂,释善英继任第九代住持。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释善英圆寂。元代清安寺改称“广佑寺”。元皇庆二年(1313年) 重修广佑寺宝塔(辽阳白塔)。明洪武五年(1372年) 明军攻克辽阳,广佑寺为兵火焚毁,唯塔幸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 觉观法师来归,授辽阳僧纲司副都纲职,重建寺院,草成格局,以“白塔寺”命名。明永乐六年(1408年) 道圆法师继任辽阳僧纲司副都纲并兼任白塔寺住持。新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大悲阁、钟楼、方丈、两庑、山门,重塑佛、菩萨、罗汉像。发现旧时广佑寺碑,遂复名“广佑寺”。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 道圆主持重修白塔,历时四年工竣。明正统三年(1438年) 道圆辞去广佑寺住持职,于清云山(今庆阳)建下院永安寺退居。正统七年(1442年)道圆归寂,葬于永宁寺塔园。明正德三年(1508年) 重修白塔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白塔。至此,广佑寺规模达到鼎盛,有殿宇近二百间。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重修塔刹。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夏季,重修白塔。七月初三日,赴京城铸造镏金佛三尊、三净身佛三尊、韦陀菩萨一尊。九月,万历帝赐广佑寺《经书》637函及护持圣旨。明万历二十七年七月十日(1599年)御赐《经书》装满38箱,入藏经楼。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 重修广佑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清圣祖玄烨东巡,驾临广佑寺,留《广佑寺》诗一首。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局部修缮广佑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广佑寺遭部分破坏。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七月,广佑寺为义和团活动场所。九月二十八日沙俄攻占辽阳,广佑寺遭狐宫火烧,大部被毁。后逐渐废圯。

景点

圆通禅院

圆通禅院为广佑寺附属殿宇,建于白塔北侧的人工土台之上。占地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大殿为五开间歇山单檐式仿古建筑,通高17米。殿额牌匾"圆通禅院"为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圆通"乃观世音菩萨别号,故此殿专门用于供奉观音菩萨。

殿内中央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坐像,通高6.2米。坐像左、右前方为善财童子和龙女二立像,是为观音二近侍。殿内东、西两侧1.2米高的须弥座上,对称排列观音为教化众生而变化的32个人物形象,称"三十二应身"。

圆通禅院于2002年6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千手千眼观音落成大典",正式对游人开放。8月27日,香港佛教协会副会长永惺法师将其珍藏的两枚佛骨舍利赠予广佑寺,供奉于圆通禅院。此举为园通禅院增添了新的宗教内含和吸引力,使其日渐成为佛教信徒朝拜的热点,也成为辽阳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位于广佑寺西面,是全国六大古塔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所以俗称白塔。辽阳白塔高70.4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明代诗人张鏊到过辽东,他曾写诗赞曰:“宝塔雄西寺,黄金铸佛身。”辽阳白塔本为佛塔,但从建筑风格上却有道教的痕迹,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塔脚下有一眼清泉,叫塔泉,与白塔相伴相生。

辽阳白塔始建于辽金时期,是北方古塔中的佼佼者,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分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据1922年发现的塔铭和“金史”后妃列传上记载,为金大定年间(1161~1173)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李氏所建。后虽经历代补修,仍保持原有风貌,为现在辽金时期砖塔中的精品之一。1963,1972和1982年对基座曾进行3次维修。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广佑寺门票价格:50元每位。如果辽阳本地市民,可以持身份证享受10-20元优惠。

从火车站站前几乎所有列车均到广场站下车

广佑寺地址:辽阳市中华大街一段60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