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
释义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广西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建馆最早的十座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原称“广西图书馆”、“广西省第一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等名, 1980 年改为现名。 馆舍总面积1.7万平方米,分为安新北路本部和榕湖北路分部两部分。本部馆舍坐落在美丽的漓江之畔,于1991 年5月对外开放;分部馆舍建于1954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榕湖之滨。2005年7月调整为桂林少年儿童图书馆。同年,桂林少年儿童图书馆得到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支持,建立了桂林明德英文图书馆。2003年10月建成广西第一个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历史沿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当时广西提学使李翰芬,奏准在桂林筹建广西图书馆,并委托广西教育总会办理。会长唐钟元、陈智伟倡议募款,李翰芬率先捐银500两,并向参加优拔考试之生员按名派捐,得银16170两。在桂林靖江王城(今广西师范大学) 东南隅兴建馆舍。接收广西官书局与优级师范所藏图书及上海各书局及省内外官绅赠书。于1911年2月竣工开馆,藏书3447种、17000余册。定名广西图书馆。首任名誉监督唐钟元,驻馆提调(馆长)龚鉴清。 建国前40年间,政局不稳,战乱不断,该馆事业发展缓慢,馆名几经更改,历经苍桑。1919年称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图书馆,1928年称广西省立第一图书馆,1937 年称广西省政府图书馆。1940年6月称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大后方,各省文人名士云集,文化出版事业十分活跃,该馆亦成为图书文献收藏和利用的重要场所,藏书达30万余册,以其“藏书之丰富,设备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一指”。1944年,桂林沦陷,该馆将部分藏书转移到广西昭平县,馆舍及其余藏书毁于兵灾,劫后余书7万多册,其中包括广西地方历史文献和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物等。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旧址重修建馆舍,同年9月竣工开放。 图书馆现状1949年11月桂林解放,该馆由桂林军管会接管。1950年1月完成接收,定名广西图书馆。1953年改名为广西省第一图书馆,1955年,该馆从王城旧址迁入榕湖北路新址。馆舍面积2698平方米。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改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1980年11月,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仍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编制。建国后,该馆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1988年10月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市共同投资1100多万元在桂林市安新北路扩建新馆舍1万1千多平方米,1991年5月竣工开放。新馆舍的建成使用,为该馆的新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图书馆馆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是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具有综合性特点。门类齐全、新旧并蓄、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厚,是广西文献收藏和利用中心之一。至今共收藏有中外文书刊200余万册,收藏的文献类型有图书、线装古籍、期刊、缩微胶片、只读光盘、手稿、书法绘画作品、拓片、照片等。 该馆是广西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源利用的主要场所,馆藏资源丰富,具有地方特色。有馆藏书刊文献二百余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旧文献和地方历史文献收藏丰富,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物也是馆藏一大特色。全馆设有16个阅览室,1000多个阅览座位,7个书刊外借处。信息化建设始于1991年,基本建成了集数据制作、检索服务和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全年候对外开放,提供书刊借阅、文献信息检索、专题咨询、课题调研、科技成果检索查新、讲座、展览等服务。担负着桂北地区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贺州市、河池市和来宾市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及各系统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