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赤竹
释义

基本信息

广西赤竹(S.guangxiensis C.D.Chu et C.S.Chao)

别名:蚂拐竹(广西) 秆高约1m,径0.5cm,节间长8-10cm,节强度隆起呈膝曲状,节下具短柔毛,后无毛。秆箨早落,稍长或等长于节间,淡红色,背面密被灰色短柔毛,并具脱落性疣基毛;箨耳新月形,遂毛放射状,长5-10mm;箨舌明显,高约5smm,先端撕裂状;箨叶披针形,直立,易落。枝条每节单生,每枝具叶3-8枚,叶耳明显,遂毛长6-10mm,叶舌膜质,高15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3-26cm,宽2.0-4.5cm。

命名来源:[Journ. Nan. Tech. Coll. For. Prod. 3: 34.f.3. 1981]

中国植物志:9(1):666

亚属中文名:赤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Sasa

亚族中文名:赤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SASINAE Keng 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竿直立。高约1米,直径5毫米,幼时具绿黄色短毛,尤以节下方为密,以后渐次脱落而变无毛;节间长8—10厘米,圆筒形;竿环明显隆起并稍有膝曲;竿的分枝较粗壮。箨鞘早落,短于或等长于节间,黄紫色,背部密被灰色短柔毛,并杂生早落性乳状突起的毛茸;箨耳大,新月形,鞘口缝毛呈放射状伸展,其长可达5—10毫米;箨舌明显,高可达5毫米,顶端撕裂状;箨片披针形,易于脱落。叶枝具3—8叶;叶鞘纸质,初时被密柔毛,以后毛脱落变为无毛;叶耳较大,新月形,缝毛多条,呈放射状开展,其长为6-10毫米;叶舌极发达,高可达15毫米。干膜质;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3—26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苍白色,两面均无毛,次脉4—7对,具明显之小横脉。花枝未见。笋期4—5月。

产地分布

主要产于广西融水。喜潮湿,多生于山区沟边溪旁。主要产于广西融水和临桂、江西遂川等地。生于山区沟边溪旁。模式标本采自广西融水九万大山葛麻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