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释义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本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南方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于2010年5月由茂名学院更名而来,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2000年3月,茂名学院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茂名教育学院合并组建。 中文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外文名: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校训:崇德、博学、求实、创新 创办时间:1954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张清华 所属地区:广东省茂名市 主要院系: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 邮政编码:525000 地理位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本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惟一的石油本科高等学府,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特色在于石油化工的研究和教育,同时结合工理经管文法,多科性协调发展。 学校位于南方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茂名是中国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又是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江泽民同志曾两次来茂名视察并题词:“把茂名建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正茁壮成长。 历史沿革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中,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 1954年 华南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 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 1960年 华南石油学院 1961年 中南石油学院(1965年由广州迁至茂名) 1975年 广东石油化工学校 1979年 广东石油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 ,因此“油校”之名广为人知。) 1985年 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 2000年3月,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茂名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茂名学院 2010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审核批准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校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关志强同志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清华同志 党委副书记: 王恒胤同志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何浏同志 副院长: 李德豪同志 副院长: 李润同志 副院长: 李多民同志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体育学系、艺术系、实验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4个直属系(部),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目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 学校占地面积65.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0.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4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一亿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65多万种,网络数据库16种。建有14个实验教学中心、22个实验室和10个研究所,其中现代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现代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示范教学中心。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与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一批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学校的信息网络中心是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地区汇接中心之一,校园网覆盖教学和办公区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1038人,专任教师650多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28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共410人;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校级培养对象23人;有一批教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各类荣誉称号。中国工程院刘尚合院士、薛群基院士,中石化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常州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担任学校客座教授;8位“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及“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学校重点学科顾问。 学校目前承担了8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市级和地方企业项目,获专利授权50多项。这些科研成果已有部分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还与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日益重视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与英国Staffordshire University、澳门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师生交流等。 目前,全校师生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时期建设发展工程,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28日) 学校现状院系专业学校5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5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石油化工等行业大中型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并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现有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体育系、艺术系、实验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4个直属系(部),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27个省(市、区)招生。目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175人。 学校占地面积 65.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逾4.4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一亿元。 图书馆馆藏资源有:1、纸质藏书120万册;2、中文期刊1660种,外文期刊133种,报纸161种;3、电子图书65万种;4、数据库资源有: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国道数据、Springer外文期刊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世界科学出版社电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道琼斯财经资讯.教育平台、华侨华人系列专题数据库等,网络数据库16种。 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建有12个实验教学中心和22个实验室,其中现代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校的信息网络中心是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地区汇接中心之一,校园网基本覆盖教学和办公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见成效。 学校现有教职工1038人,专任教师650多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28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共410人;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校级培养对象23人;有一批教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各类荣誉称号。中国工程院刘尚合院士、薛群基院士,中石化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常州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担任学校客座教授;8位“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及“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学校重点学科顾问。 科研项目学校目前承担了8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市级和地方企业项目,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获专利授权50余项。这些科研成果已有部分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还与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对外交流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日益重视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与英国Staffordshire University、澳门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师生交流等。 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提升内涵,拓展外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 学校荣誉中国先进体育学校 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中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中国教育工会授予“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广东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广东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茂名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综合档案管理“省特级管理单位”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28日) 学校发展9月28日上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新校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据了解,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校区占地700余亩,将建设教学实验楼及师生生活用房共计约1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的功能布局,极大地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地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学校地址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大院 邮政编码:525000 现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原茂名学院经过硬件,软件全面升级而得到的。原茂名学院征地600多亩,修建大型科技实验楼,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学生宿舍7区,创办雄伟的校史馆!以后几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会有第二运动场,第三教学楼/第二体育馆/第二音乐艺术楼等等建筑竣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级实验室,有古典的艺术楼,年产一千万吨的乙烯大模型。学院里有东湖,中湖两个风景秀丽的湖泊,是学校最为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学院第二食堂三层是高级餐馆,服务周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大批治学严谨的博士、教授等专业人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石化包括茂名石化,广州石化,等等石油公司合作联合培训人才。与越南石油大学合作交流!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过升级改造之后,会成为广大考生热捧,分数线会居高不下 高州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Gaozhou Normal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坐落在粤西历史文化名城——高州。校园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科技馆、教学楼、图书馆、音乐楼、体育馆、标准运动场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实现了校园环境园林化、学生宿舍公寓化、校园数字网络化,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创新和谐发展的普通高等师范专科院校。80多年来,学校植根高凉古郡文化之沃土,汲取文化名城人文之灵韵,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谱写了以教书育人、创新发展为主旋律的华美篇章。 历史沿革80多年来,几易校名而师范特色不改,几度沧桑却弦歌不辍。学校前身为“茂名县立师范学校”和 “广东省立高州女子师范学校”。 1949年11月,两校合并为“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 1954年在广州石牌创立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1月,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随后,学校先后改名为广东省石油学校、华南石油学院、广东石油学院、中南石油学院、广州石油学校; 1960年华南石油学院阶段,学校就开办了石油炼制等4个五年制本科专业; 1965年9月学校迁往茂名市,改名为广东石油学校; 1970年更名为“湛江地区师范学校”; 1973年再度更名为“广东省湛江地区高州师范学校”; 1978年秋,经广东省和石油部批准,学校开办了石油炼制等2个本科专业; 1980年复办中师,学校改名为“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是全省18所重点中等师范学校之一; 1985年在保留广东石油学校的同时,成立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1990年起至学校升格本科前,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办了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等15个专业共17个本科班。历经历届师生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 1991年,学校被定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单位; 1992年改名为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学校试办“三二分段”大专班,成为全国36所试办大专的中师之一; 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 2000年3月,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70年的广东茂名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茂名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并入茂名学院作为二级学院,更名为“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茂名学院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我校定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 学院荣誉被誉为“广东教育一面旗帜”的高州教育,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成长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的高州师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并举,追求科学真理,传承师德文化,培育教育精英,熔铸了“一切为了两代师表的终身发展”的校园精神,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形成了“博学、敏思、慎取、致新”的学风和“润物有声、化育无形”的教风,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全省、茂名市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因此学校被誉为“育师的摇篮”、“文明的窗口”,并先后被定为国家级“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十一重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学校(2007—2010)”。自1991年以来,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单位,多次被茂名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评为作风建设先进集体、优秀学校、先进党组织、排头兵实践先进单位,并连续10多年被高州市综治委评为“治安事故为零”学校。1994年2月,原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许任之到校调研后,为我校题词“以教为乐,以教为荣”;1994年3月,原国家语言委员会主任、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莅校视察时指示我们要“加速办学条件标准化步伐,努力实现中师教育现代化,为建设全国一流师范而奋斗”;1995年12月,原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江海燕来校视察时,赞誉我校是“粤西师范教育的一颗明珠”;1995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师范处原处长、广东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钟正书来校视察时亲笔题词,希望我校“发扬光荣传统,造就一代新师”;2001年12月,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前来我校调研,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高校食堂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2008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优秀组织单位;2009年学校获得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集体项目二等奖;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评为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团体三等奖;2010年被茂名市政府评为“茂名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办学成果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艺术特色教育,熔铸校园精神,形成了健康高雅、创新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三年来,学校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专家讲座20多场;书法成果享誉粤西,有50多名师生在省级以上获奖,其中艺术系庞亚卓老师荣获(书法类)广东省职工艺术家称号(书法类茂名市教育系统唯一1人获此殊荣),黄海龙、魏杨健、李楹华、梁哲等五位同学荣获首届大学生绘画和书法比赛书法类一等奖,林进托同学获绘画类专业组作品的二等奖;音乐艺术大赛成绩喜人,其中舞蹈《阳光下的我们》和《花溪花溪》分别获得了广东省大学生校园舞蹈大赛(湛江赛区)非专业组的第一名、第二名。 办学思路近两年来,学校得到迅猛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实现了“三大确立”:确立了“把高州师范办成省内外一流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远大目标;确立了“一切为了两代师表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管理、质量、队伍、文化、民生”五大工程的发展策略;“三大突破”:招生人数重大突破,外地生源首次超过茂名地区生源,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突破90%与“三大成效”:制度大完善、环境大改变、质量大提高,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校园文化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两代师表的终身发展 办学目标 把高州师范办成省内外一流的高等师范院校 校 训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校 风 爱实严勤 教 风 润物有声 化育无形 学 风 博学 敏思 慎取 致新 院系设置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体育学系 艺术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实验教学部 机构设置党群部门 党委办公室 工会 团委 行政机构 学院办公室 教务科 学生科 总务科 继续教育科 (设立增城市职大教育培训中心函授站) 教研室 保卫科 体艺科 招生就业科 教辅单位 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图书馆 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中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