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东省医学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
释义

概况

广东省医学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是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由2005年11月23日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该全军重点实验室转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而成的。实验室所在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广东省高校A类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理事、中国病生休克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实验室主任是病理生理教研室的赵克森教授,副主任是黄巧冰教授。现有固定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7人,有5人曾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留学。现有在读研究生13人。10万元以上设备6件套,实验室面积800平方米,设备总值超过300万元。

研究方向

该实验室主要从事重症休克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对重症休克发生的若干难题,其中包括持续的微循环灌流减低、血管反应性下降和顽固性低血压、血管通透性升高并导致血量丢失等发生的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内容

1. 重症休克治疗后毛细血管无复流机理:前期理论研究结果证明,重症休克微循环不易恢复的原因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别是白细胞的嵌塞有密切关系。与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抗休克新药,虎杖苷注射液即将获得国家中药1类新药的临床研究批文。

2. 重症休克低血管反应性和顽固性低血压机理:利用膜片钳、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钾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的变化在休克血管反应性变化的作用。

3. 重症休克血管通透性增高机理:利用游离微血管等模型,探讨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和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分子和信号机制及其在休克和其它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 重症休克心功能抑制机理:采用位点突变、重组腺病毒构建和在体心脏腺病毒转染等技术,主要研究休克心功能抑制时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变化的分子机制,并探讨心肌肥大和心律失常等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5. 围产期重危疾患机理和救治:对致孕产妇高死亡率的难控制性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妊高征等病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实施了相关高新治疗技术。

近期目标

今后三年的主要工作设想如下:1.完成国家中药1类新药抗休克药虎杖苷的临床试验研究,并争取拿到新药证书。2.开展线粒体损害导致细胞病性缺氧(cytopathic hypoxia)在重症休克顽固性低血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3.探讨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基本机制和主要信号通路,寻找有效降低烧伤血浆渗出的新途径。 4.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钾通道蛋白结构变化在休克心功能和血管平滑肌功能紊乱的作用。 5.继续为广东省和全国相关行业服务,保障我国改善微循环的保健产品和相关药物达到国家标准。5. 继续开展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技术及综合防治研究,结合国家"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破伤风"项目,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所申请专利的产后出血止血气囊进行系统开发,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长期目标

1.在研究上进一步形成特色,提高水平,增强科研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在国内和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室。2.实行科研体制改革,提高科研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中发挥带头人作用。3.开放实验室,加强公共服务和为行业、产业服务的功能。通过与临床和基层医院合作开展创伤、休克机制和救治方面的研究,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实验室主任简介

赵克森,第一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理事,亚洲微循环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中国病生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和伯乐奖获得者。从事休克、烧伤、微循环研究40余年,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6本,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近五年领导的课题组发表SCI收录文章12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