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成仪制 |
释义 | 《广成仪制》,道教科书丛书,清代道士陈复慧编。 作者简介陈复慧,字仲远,号云峰羽客,四川彭山县(古称武阳)人,乾隆年间青城山道士。著有《雅宜集》,并汇编道教科仪丛书《广成仪制》。《雅宜集》中载有陈复慧嗣派徒张本学、罗本章以及嗣教孙刘合诚之名,可知陈复慧属全真道龙门派传人。 民国《灌县志》卷十二《人士传下》对陈复慧有简要记载:“陈仲远,青城道士也,淹博能文,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清乾隆间,邑人患疾,仲远为建水陆斋醮,会川督巡境临灌〔县〕,闻于朝,敕赐南台真人,别号云峰羽客。著有《雅宜集》。” 该《志》卷十六《礼俗纪》说,四川的斋醮科仪分两派,“一广成坛,创于陈复慧;一法言坛,启自刘沅(1767—1855,字止唐,四川双流县人)。沅本儒者,别有所得于丹经,谓玄牝之门即儒之至善,道家之修炼,即儒之克己,牵合附会,亦颇有辞。”《藏外道书》第30册收有刘沅撰《法言会纂》。 编辑背景陈复慧汇编的道教科仪丛书,取名《广成仪制》,是为了借重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科仪宗师名声。前蜀皇帝王建曾给杜光庭赐号“广成先生”。 杜光庭的文集即名为《广成集》。杜光庭编订过道教科仪书多种,《正统道藏》所收有《道门科范大全集》、《太上黄箓斋仪》等,大多经过后人的增辑重编。杜光庭晚年隐居青城山,陈复慧也是青城山道士,他汇编道教科仪丛书,称为《广成仪制》,是想表明他所汇集的科仪书,乃是渊源于杜光庭,同时也有以杜光庭后继者自居之意。 作品简介陈复慧所汇编的《广成仪制》,其原貌已难以知晓。《藏外道书》第13至15册所载《广成仪制》,共收书275种。其中有刻本,也有抄本。刻本有两种格式,一种每面(半页)10行,每行19字。此类刻本共22种。大多题署“云峰羽客陈仲远校辑”,有一种题署“云峰羽客陈仲远校录”,有二种题署“陈复慧校辑”。在《十回度人大斋四过集》末尾载有捐资刊刻者姓名:新繁县(今属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道会司刘合贤捐钱一千文,郫县(今四川郫县)道会司强教和捐钱一千文,彭县(今四川彭州市)道会司钟合远捐钱一千文。后面是温江县(今四川成都市温江区)首事吴教逵等人的姓名,最后写“生神余金捐钱六千文”。 所谓“生神余金”,大概是指生神会余下的会资。生神会可能是诵念《九天生神章经》的香会。首事之人可能就是指这个香会的主事之人。大概是他们发起刊刻了陈复慧校辑的这些科仪经书。在《十回度人大斋十过集》末尾又载有温江县文永吉等捐资人的姓名,最后有时间题识:“咸丰五年(1855)季冬月吉日”。 这应该就是这批科仪书刊刻的时间。 出版信息另一种格式的刻本,每面(半页)8行,每行19字,系成都二仙庵刊刻,时间从宣统元年(1909)到民国三年(1914)。《藏外道书》所载《广成仪制》,绝大多数系二仙庵刻本。 手抄本较杂,多数属于《广成仪制》,也有一些不属于《广成仪制》。如有3种书明确标为《清微仪制》,分别是《清微仪制灵宝玉箓血湖集》、《清微仪制血湖正朝集》和《清微仪制正奏天曹集》。第1种末尾题咸丰七年(1857)六月重录,真风道人置;后2种字迹相同,系青城山监院彭至国与高功魏至龄同置,光绪三十四年(1908)邓雨林抄。 这3种书都未题署陈复慧或陈仲远校辑,因此不应归入《广成仪制》。又如《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系二仙庵方丈宋慧安从北京白云观请得,后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谷泉子誊抄,赠送有缘人。 该书显然不属于《广成仪制》。 近年成都青羊宫利用该宫观保存的二仙庵木刻版,重新印刷《广成仪制》,内容大大超过《藏外道书》第13至15册的范围,其实是青羊宫所藏道书刻本的汇编。整理者将其分为教理类、经典类、戒律类、法忏类和科仪类。但是每一类下的书,有些与类别不符。陈复慧所编《广成仪制》,主要包括在新《广成仪制》的科仪类,但也有一些编在别的类别中。 将青羊宫重印的《广成仪制》与《藏外道书》第13至15册相对照,我们发现有些标明陈仲远校辑的科仪书,《藏外道书》未收。这些科仪书是:《三景玉符禳煞全集》、《祈雨启师演戒全集》、《课盆关报全集》、《朝元咒枣全集》、《迎水府十二河源全集》、《炳灵正朝全集》、《开通业道全集》、《救苦提纲全集》、《大放赦文全集》、《祀供井泉全集》、《祀供蓥华正朝全集》、《斗醮朝元全集》、《九皇大醮斗姥预祝全集》、《九皇大醮同庆万寿全集》、《荡除氛秽全集》、《答灶安奉全集》、《朝真礼斗全集》、《清静朝真礼斗全集》、《拜斗解厄全集》和《告龙迎水全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