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光华门
释义

首尔-光华门

是建筑于李朝太祖在位时1395年修建的景福宫的正门。在东南西北四门中为南向门。奇名起自“光照四方,教化四方”之意。反映了当时成立新的国家时的高昂气概。光华门使用的是花岗石。中间有一道可通过的霓虹门,成彩虹状。上面建筑了2层门楼。内有朴正熙总统亲笔写的“光华门”。

首尔市政府动工于1925年3月,竣工于1926年。是一座文艺复兴样式的钢筋水凝土建筑物。地上1层,地下3层。

首尔市政厅广场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曾汇集了数十万声援韩国足球队的汉城市民。从而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这里不仅是金融和商业设施的中心,附近还有德寿宫,车流量非常的大。因此只有举办大型活动时,广场才会实行交通观管制。不过世界杯以后,该广场正逐渐被修建成单纯的市民广场。

南京-光华门

光华门是一个南京的地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南段(近光华路)。原为一座城门,称“正阳门”,1931年改“光华门”,1955-1962年间被毁,但光华门仍作为地名和公交车站名称使用。

1937年12月9日拂晓,日军最精锐部队之一——胁坂部队占领光华门外大校场和通光营房,继而进抵光华门,与该城门的中国守军展开激战。日军曾一度占领光华门,又被中国守城部队发动反攻夺回。仅在此城门,日军第九师团就伤亡800人。 担任光华门防务的中国守军,为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87师259旅等部,之后又有宪兵教导第2团、156师等部增援。12月9日拂晓,日军胁坂部队占领光华门外大校场和通光营房,继而进抵光华门,与该城门的中国守军展开激战。日军在飞机、野山炮和坦克猛烈轰击下,城墙东南角被炸塌,城门沙袋掩体工事被击穿。傍晚少数日军由此冲入城内,并占据主城门。少数入城日军很快被歼,而占据主城门的日军在沙袋上架起机枪,对着城内以封堵向光华门增援的中国守军。12月10日,光华门战事再次白热化。在增援部队配合下,中国守军以大量集束手榴弹、机枪和步枪与日军展开激战,为夺回城门、堵住城墙缺口,整排整连成建制的中国官兵,在短短数小时内就壮烈牺牲了,第87师259旅易安华旅长阵亡。当夜,守城官兵将打开盖子的汽油桶抛下,纵火焚烧了盘踞在城门洞里的日军,3名日军毙命,活着的一名日军曹长被俘。守军谢承瑞团长亲率战士用十余挺机枪的火力,将第二次入城的日军悉数歼灭,并用沙袋重新堵塞缺口。被日军称之胁坂部队“最先登上光华门的伊藤善光少佐”被中国守军手榴弹击中毙命,日本军旗被抛下城头。

10日光华门一役,被日军视为突破南京城垣防线的日子,日本新闻媒体大肆渲染:“期待已久的太阳旗飘扬在南京城头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于是日本全国上下疯狂一片。人们从报纸上印有的醒目的南京地图上,兴奋地指着,“就是这个城门,就是这个城门”。不久,事实证明这仅仅是日本报界记者们臆造的“占领”,也是日军当时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日本军界为此大为光火。日军占领城墙后,中国守军未及转运的伤员,有的被日军用刺刀挑起抛向城下,有的将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如此城垣保卫战,在抗日战争中虽不及长城保卫战之影响,但也鲜有其他城墙保卫战可与之一比。

日本人对光华门争夺战印象很深。南京沦陷后,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立即前往光华门参观。1938年4月,日本皇族东久迩宫也前往该城门巡视、凭吊。南京沦陷后的伪市工务局,秉承其主子旨意,在对南京城墙修缮的设计图上,特意标明“战绩保存、不必修理”,加以保护。

有研究人士认为,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同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攻占南京城池中遭遇到中国守军的奋力抵抗,特别在光华门一役使日军伤亡惨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援引南京报纸资料,明城墙史研究专家杨国庆表示,无论从当年汪伪时期的档案里,还是来自日本的旧照片中,侵华日军对光华门曾发生的“争夺战”重视程度,远超过其它诸城门。日军不仅在光华门外城墙下竖立墓标,凭吊战死者,还在光华门一侧书写“和平”两个大字欲盖弥彰。

12月9日和10日,在南京,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是光华门。这里也是把日军打得最疼的一个地方。

市内交通

公交路线:120路 190路 27路 29路 316路 4路 7路区间 7路 804路 82路 89路 90路区间 90路 D8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