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德寺 |
释义 | 光德寺位于高雄县阿莲乡港後村,地处幽静,四周田野如画。 简介词条名光德寺 简述民国十六年,由地方人士卢宋居士所创建,敦请玄宗和尚为第一任住持。民国四十一年五月,玄宗和尚圆寂,翌年九月由净念法师晋任第二任住持,民国五十二年四月,由净心长老晋任第三代住持迄今。 综述详细介绍净心长老晋任住持之後,自五十四年起,陆续增建客厅、讲堂、人众寮、大厨房、山门等,历十年完成。因寺众不断增加,信徒日增,旧有殿堂、房舍,已不敷应用,乃於民国七十一年一月二十九日,经信徒大会决议改建,并决议将原来坐西向东,改为坐北向南,改建工程,授权住持净心长老全责处理。 民国七十三年开始兴建东厢之慈悲楼与大厨房,七十六年开始兴建大雄宝殿及东厢智慧楼,八十年兴建西侧连接大厨房之法喜楼,八十一年兴建智慧楼北边之精进楼,八十二年兴建大雄宝殿後面之如意楼及山门、回廊,八十四年兴建东侧之吉祥楼。至此寺内建筑物已全修建完成,并造庭园景观,成为清净庄严之道场,乃于民国八十五年一月六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举行重建落成典礼,是日有万馀人参加,盛况空前。 净心长老晋任光德寺住持之翌年,也就是民国五十三年,创办光儿进修班(幼稚园、托儿所),并於是年七月在高雄凤鸣等电台开辟『净觉之声空中布教节目』 ,每日早晨一小时,弘扬佛法至今,又於六十八年创办『净觉佛教杂志』,按月出版赠阅;民国八十二年秋冬两季,举办长达四个月之三坛大戒会。 自民国八十三年,每月举办八关斋戒会一次,男女信众分开传授各六期,每月前来参加之男女居士甚为踊跃。亦自八十三年起、创办『中小学教师佛学营』及『儿童夏营』。因参加『教师佛学营』的教师非常踊跃,乃分两梯次举行。儿童夏令营,亦因多人向隅,自八十五年度起,举办两梯次。八十四、八十五年 各承办一次僧伽研习营。民国八十四年秋,举办一次在家戒传戒法会,参加受戒之男女居士近六百人。 光德寺现在在弘法方面,有『净觉之声空中布教』,『净觉法语』有线电视节目;在教育方面有:净觉佛学院、光儿幼稚园;在文化方面有净觉杂志及净心长老演讲集的赠阅;又有各种夏令营、研讲习营之文教活动及八关斋戒之共修活动等。 在慈善公益社会福利方面,本寺曾捐地兴建港後村「仑港社区活动中心」,每有地震、台风、水灾等天然灾害,就发动救济工作,亦对於贫病者,施以救济。并将救济工作,延伸到国外,自从民国七十七年开始,到泰国北边清莱、清迈地区,济助我国义胞十几次,协助义胞们解决生活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问题。在长期性的社会福利方面,於民国六十二年,在高雄市创建「净觉育幼院」,以收容教养无依儿童。於民国八十七年六月十二日成立「净觉社会福利基金会」,著手推行老人福利工作。於民国八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成立「净觉爱心服务队」,培训志工,推行对无依老人的居家服务。现在已经有两百多位志工,分别在高雄、员林、台北,从事居家服务工作,照顾无依的老人,成果良好。又「净觉老人养护中心」亦於去年十月开始动工兴建,预定明年春季开始收容需要照顾的老人。该中心有一百三十二床,是一个外观古色古香,内部设备现代化的老人福利设施。 凡佛教之弘法、 教育、文化、慈善公益等工作,皆尽力推行,以发挥利济众生之功能。 净心长老简介基本介绍 以弘扬佛法、僧伽教育、文化工作、慈善救济、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等,为其一生努力之目标。於1997年、2001年,前後两次邀请藏传佛教领袖达赖喇嘛莅临台湾访问弘法,为汉藏佛教交流,写下新的一页。 学 历 日本京都佛教大学毕业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荣誉博士 经 历 高雄县佛教会理事长台湾省佛教会理事长中国佛教会理事长 现 任 世界佛教华僧会会长中国宗教徒协会理事长中华民国宗教与和平协进会理事长总统府无给职国策顾问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台湾分校校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