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贯馅糖 |
释义 | 简介介休特产贯馅糖(又称“灌馅糖”),是一种咬着酥脆,吃着绵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的食品。介休贯馅糖,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全国,有着很高的声誉。 贯馅糖营养丰富,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因主要成分为糖粞,而糖粞则是用大麦生芽后与小米经糖化而成,故具有温肺、健肾之功能,亦有催乳之良效,且糖馅内之核桃仁性甘、平温,故又有健脑补肾、补气养血、润肺化痰等功能。 贯馅糖的制作工艺很考究,它以大麦、小米为主料,配以绵白糖、核桃仁、蜂蜜、桂花、青红丝作糖馅。大麦生芽约三分长,再将小米蒸熟后与大麦芽浆糖化、过淋,成浆糊状,利用热气将糖稀腾软,拉白成蜂窝状,然后将已配制好的糖馅包入、拉细、切节,再将炒熟的芝麻粘于表面,即为成品。一般是每年冬季结冰时开始制作,到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停产。 介休县政府为了恢复和发扬传统产品,除扩大县食品加工厂的贯馅糖生产规模外,近几年又恢复发展了张兰、连福两镇的贯馅糖生产,全县年产量近一百吨。 传统小吃“贯馅糖”本应当写为“灌馅糖”。山西介休贯馅糖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近年来又加入了桔汁、香蕉油,所以味道更美,一般的反映是:皮薄、馅香、咬着脆,吃得绵。但是它地季节性产品,只有天冷才能做,所以冬季是它的旺季,尤其是元宵前后。贯馅糖营养丰富,与浙江名产“寸绵糖”齐名。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 介休特产贯馅糖久负盛名,是介休所独有的营养保健食品,你要不信呢,就请你听听那山西著名的通俗民歌,那歌中唱到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介休的贯陷糖甜死个人。”贯馅糖------“香甜酥脆,营养丰富”,是介休所特有的冬令最好的保健食品。 历史与传说关于小城的贯馅糖至少还有两个美丽的传说,久经小城老百姓口口相传,至今其真伪尽管已无法考证,但关于贯馅糖的来历却被演绎了个淋漓尽致: 相传大清康熙皇帝到五台山朝拜下山,微服长行,驾幸长安,一睹昭陵遗风。途径小城,见集市有卖粞糖寸条的,吃着非常甜脆,随口说了声“贯馅岂不更好!”自此,精明的小城人将粞糖寸条贯馅,称作贯馅糖。这就是小城特产贯馅糖的起源传说。 后来,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北京沦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途中,住在小城顺城关楼子车门,知县和士绅们,把贯馅糖献给慈禧品尝,慈禧吃后十分高兴,把其余的赐给随从官员,人人 咂嘴称赞。慈禧和光绪皇帝立即下令口谕,从今以后贯馅糖作为贡品,冬至送到京师。 贯馅糖早在明清时代,就是馈赠长辈亲友的营养食品。旧时每年入冬,小城的一些富裕人家就要给出嫁的闺女家送黄酒,鸡蛋;而女婿则要回赠牛骨髓和贯馅糖给岳父家,以示孝敬。 贯馅糖是传统营养食品,早在明末清初,就跟随晋商走遍全国各地,畅销于国内市场,尤其是小城商人,南来北往,走京城下南路,随身总会带着许多贯馅糖馈赠朋友和联络同行,因此小城的贯馅糖更是名闻遐迩。 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制作贯馅糖的最主要的过程是制粞。一般配料是:小米37.5公斤,大麦8.5公斤,熬成水粞31.5公斤,再制成老粞25.5公斤,最后制成白粞25.5公斤。大麦要先经过发芽过程,先用凉水撩两次,使大麦生芽至1.3厘米。大麦芽用碾子碾烂,然后放在水缸里泡成白糊糊状。小米先用水泡透,捞出,放在锅里蒸。倒小米时先倒70%,以便上气,蒸的时间是40分钟。米要蒸的发粘,但也不要过粘或过软。 把大麦糊糊和蒸好的小米混合搅拌,倒入淋缸里。淋缸里必须经常保持25公斤的底水,淋缸的周围要空6.7厘米,以便受热面积均匀。把混合的原料倒入淋缸后,过1个半小时,米就下沉约6~6.7厘米,上米100公斤,水的温度为30℃,之后加底火烧到70℃。这时,米就全部升起。烧火为1个半小时,然后就闷火。3个小时以后,拔开淋缸缸底的淋嘴,就能够放出糖水来。把糖水倒在锅里加火,熬成水粞。这时要特别注意坑火,由火炕到底,火高33厘米,火的直径为90多厘米。 水粞熬成老粞后,放在铁盆里晾凉下降到40%,上面就起一层米油皮。用手捞底,并在盆内翻混,使热气全部下降,到了夜晚,抬到锅旁过的热炕上,使它发软。 把老粞切成每块3.5公斤重,放在13厘米的板盖上,下面用气烤,上面就拉糠粞。先把糖粞挂在板盖上的木桩上,用力拉长,拉粞的人要往后退3.3米,然后再把拉的一端挂在木桩上,用木棍由中门兜住,再拉。这样往返40次就成白粞。 把拉好白粞放在案上,按平,中门放上白糖馅,包起来再拉匀,滚上芝麻,然后用无刃的铁片切上印记,等晾干以后就脆了,一掰就可以掰下来,成了贯馅糖,1公斤的贯馅糖切24根,每根长9厘米,宽3.3厘米,呈长条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