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贯寺砖牌坊
释义

牌坊简介

贯寺砖牌坊,位于甘谷县大石乡贯寺村。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贯子川李善积家的贞节祠,祠院占地面积342平方米,坐北朝南,前为牌坊,后为祠堂,东西为厢房。牌坊为二级三间砖结构牌楼式建筑,宽13米,高11米。名监事歇山顶,次间是庑殿顶,砖雕头拱,依柱雀替门楣,下有拱门可入。祠堂为桌檐硬山顶建筑。整个祠院工艺精纫,风格古朴,是县内唯一的砖石结构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系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制,形状像牌楼,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物。甘谷在明代见之于县志的牌坊数量不少,明嘉靖年间仅城区四街有24座坊表,因沙沟溃堤大水入城全部冲毁。清在南街文庙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西关为学使王漠修“作人”坊,学使王兰生“心冰目炬”坊,北街为烈妇郭氏“节烈”坊,节妇张氏“贞节”坊,今无一幸存。目前全县仅存“山陕会馆”和“贯寺李家宗祠”二牌坊,而尤以李家宗祠牌坊著名。

牌坊结构

李氏宗祠牌坊是大石乡绅李善吉为其李家宗祠修建。碑碣为碑楼式,除雕漆大门木质外,整个碑碣为砖雕结构,12通石碑分嵌内外砖墙下部。碑碣设计独具一格,比例协调,建造精巧大方,风格细腻,图案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正面上部有24孝、八仙进宝、刘海撒金钱等浮雕,顶端云角脊兽栩栩如生。碑文书写、镌刻异常俊秀,可谓集书法、绘画、砖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李氏宗祠牌坊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正月,修建时,日投劳60余人,至民国十九年(1930)十一月告竣。这是清国子监太学生、渭川道尹公暑第一科科员、教育部特等奖金质奖章获得者李善吉为纪念其高祖母、曾祖母,遵清慈禧太后“圣旨旌表”,请甘谷北关柳汁村建筑高手常福林(字银满)精心设计,率众全力修建。祠院占地342平方米,南向,中轴线自南迄北排列为前牌坊,后祠堂,左右配以厢房。牌坊面阔3间,通长13米,高11米,二级重檐,明间歇山顶,次间庑殿顶,牌楼下部辟拱门可出入。撑天柱、雀替、门楣砖雕工艺甚精。祠堂为单檐硬山顶建筑。宗祠两侧有砖雕门联,联云:

是渭北名门,裳衣设,时食蔫,祖庙修,善继善述;

称陇西望族,太白诗,长源文,少温篆,传子传孙。

另有联:

两世抚孤,教严育慈,熊丸莫纵光国史;

一门全节,功成人退,柏舟接踵到瑶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