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花马兜铃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管花马兜铃 种拉丁名: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 种别名 :鼻血雷、碧血雷、一点血(广西桂林),独一味(四川汉源)、辟蛇雷(四川巫溪),红白药(广东)、金丝丸(浙江) 科中文名:马兜铃科 科拉丁名:Aristolochiaceae 属中文名:马兜铃属 属拉丁名:Aristolochia 命名来源:[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Botany 38(267): 364 1908] 中国植物志:24:238 英文植物志:5:268 形态特征草质藤本;根圆柱形,细长,黄褐色,内面白色;茎无毛,干后有槽纹,嫩枝、叶柄折断后渗出微红色汁液。叶纸质或近膜质,卵状心形或卵状三角形,极少近肾形,长3-15厘米,宽3-16厘米,顶端钝而具凸尖,基部浅心形至深心形,两侧裂片下垂,广展或内弯,湾缺通常深2-4厘米,边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或粉绿色,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短柔毛或粗糙,常密布小油点;基出脉7条,叶脉干后常呈红色;叶柄长2-10厘米,柔弱。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1-2厘米,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长3-8毫米,无柄;花被全长3-4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毫米,向上急遽收狭成一长管,宽2-4毫米,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狭长圆形,基部宽5-8毫米,顶端钝,凹入或具短尖头,深紫色,具平行脉纹;花药卵形,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单个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约5毫米,5-6棱;合蕊柱顶端6裂,裂片顶端骤狭,向下延伸成波状的圆环。蒴果长圆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1.5厘米, 6棱,成熟时黄褐色,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梗常随果实开裂成6条;种子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4毫米,宽约3.5毫米,背面凸起,具疣状突起小点,腹面凹入,中间具种脊,褐色。花期4-8月,果期10-12月。 分布及生境产于河南(商城)、湖北(利川)、湖南(武岗、零陵)、四川(屏山、沭川、汉源)、贵州(三都)、广西(全县、兴安)、广东(乐昌、乳源)、江西(新建、铜古)、浙江(丽水、龙泉)、福建(将乐、南平)等省区。生于海拔100-1700米林下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南平。 根和果实入药,有清肺热、止咳、平喘之效。 功能用途医药 :根:苦、辛,寒。清热解毒,止痛。用于胃痛,毒蛇咬伤。全株:用于跌打损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