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程机制 |
释义 | 管程的引入信号量机制的引入解决了进程同步的描述问题,但信号量的大量同步操作分散在各个进程中不便于管理,还有可能导致系统死锁。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将P、V颠倒可能死锁。 为此Dijkstra于1971年提出:把所有进程对某一种临界资源的同步操作都集中起来,构成一个所谓的秘书进程。凡要访问该临界资源的进程,都需先报告秘书,由秘书来实现诸进程对同一临界资源的互斥使用。 管程概念Hansan为管程所下的定义是:管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 管程的构成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结构 对共享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函数 对局部于管程的数据设置初始值的语句 管程的语法Monitor monitor _name;/*管程名*/ variable declarations; /*共享变量说明*/ void Entry P1(...) /*对数据结构操作的函数*/ { … } void Entry P2(...) { … } ┆ void Entry Pn(...) { … } { initialization code; /*设初值语句*/ } 管程的基本特性局部于管程的数据只能被局部于管程内的函数所访问。 一个进程只有通过调用管程内的函数才能进入管程访问共享数据。 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在管程内执行某个函数。 由于管程是一个语言成分,所以管程的互斥访问完全由编译程序在编译时自动添加上,无需程序员关心,而且保证正确。 条件变量利用管程实现同步时,还应设置条件变量和在条件变量上进行操作的两个同步原语。 条件变量用于区别各种不同的等待原因。其说明形式为: condition : x,y; 同步原语wait和signal。wait使调用进程等待,并将它排在相应的等待队列上;signal唤醒等待队列的队首进程。使用方式为:x.wait,x.signa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