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音庙 |
释义 | 1 山西省柳林县观音庙观 音 庙(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柳林县城西10公里的薛村镇薛村河南古神坡 观音庙,又名观音堂、白衣庵,因山腰有一清泉,故名清泉山,观音庙后又被称为清泉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清碑碣记载,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五年(1665年)重修僧舍,康熙三十二年(1695年)对庙内各殿再度补葺,雍正八年(1730年)至九年(1731年)重修韦陀楼并山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庙住持圆贵广募财物再修殿宇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工程告竣。 庙坐东南朝西北,占地近1000平方米,布局为两进院落,中间以照壁相隔,两侧随墙开门,由山门入内为前院,建钟鼓楼及僧舍三间。后院之东建正殿,南北两侧建偏殿,中建韦陀楼。 正殿为观音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檐插廊,为明代建筑。南北偏殿分别为老君殿和三光殿,面阔各三间,前廊式单檐硬山屋顶的砖卷窑洞,属清代重修之作。后院现存的三座殿前廊均为木制结构。偏殿木雕风格独特,艺术精巧,正殿四十二块天花板排列有序,画面勾线流丽,色彩古朴典雅,两廊壁画保存完整。庙院龙口吐水,古柏参天,横挂在山门的“山明水秀”名匾描述着清泉山宜人的风光景色。 2 山东省庆云县观音庙观音庙位于山东省庆云县县城东北13公里,五黄邱村之间。观世音菩萨庙,简称观音庙,又名大庙。大庙的名称较观音庙名称,名声更大,流传更广。此庙地处五黄邱中间,为五黄邱共同扶持。庙基拔高,庙宇宏伟,形式对称。相传为唐代创建。庙宇座北朝南有东西两大殿:东大殿为观音堂;西大殿为罗汉堂。大殿前,东西相对,各有十余处小殿。西偏殿为诵经房和僧人的居室,东偏殿多为游僧客居之房。在东偏殿中间有一间无顶房,中有一棵古槐,时人称唐槐。槐粗约需三人合抱。树有一朝南的枝干,上挂一唐钟,为防钟重坠落,特加两根柱桩支撑支干。钟声悠扬悦耳,如呼佛号,周围五黄邱村民均能清晰可闻。如今古稀以上老人,都曾闻听过。后来悬钟的铁丝绳,因年久锈蚀,难负钟重,致改使断毁,巨钟落地,扎入土中约尺余深,几人推之,莫想能动。此钟传说毁于上世纪大炼钢铁时。庙门为正阳门,高大宽阔。立于庙门观望,大有登楼远眺之感。庙门左右有四株槐树,都是古树,不知何朝何代所栽植。古树枝叶茂密,是夏日乘凉的好所在。农忙时节,打工的农人清晨常聚于此处,等待人家招聘。旧时称此处为短工市场。庙门左侧还立石碑,碑文镌刻大庙历史及捐募资金的名人。据说此碑尚存,成为刁黄邱一村井上的基石。出庙门拾级而下,便有一条东西大道横亘于前:往西经蒋黄邱至老庆云县城;往东经撒黄邱至十八苦村。大道南有一甘甜水井,水质清淡爽口,饮之可败火,世传为神井。五黄邱村民常到此取水,甚至十几里外的十八苦村的村民,亦到此取水。人言“天赐神水,消灾得福”。也有一说:“菩萨赐水,趋福避灾”。井东是一荷花湾,约二亩大小的面积,呈梯形,南窄北宽。相传为观音采莲处。湾周围多杨柳,郁郁葱葱,景色悠美。荷花湾南,便是大黄邱村。大庙西南,约里许,便是蒋临照的墓地。墓地松柏苍翠,树植有规格,有很多石碑,记载蒋氏兴旺的一斑。蒋氏墓,景色肃穆,亦有游人到此观瞻。庙宇之北为枣林,过枣林,望西北是刁黄邱村;看正北是邓黄邱村。庙宇建筑面积约有十余亩。亩东还有十余亩的地,为庙宇僧人所有,由僧人耕作。这十余亩地的南头,与庙门平行,有一方形高台。那是戏台的台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生日时,五黄邱要集资联合主办赶庙会。庙会一般十余天,赶庙会时,各地商贾云集,那时的情景比过年还热闹。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 一九二九年,在蒋黄邱蒋耀奎倡导下,庆云县开始将私塾改为学堂。学生上学开始学国文。蒋耀奎于沧州先创办了河北第二中学。而后,回庆推广办学堂。时人称蒋耀奎、贾佩卿、崔兰西为燕南三杰,蒋耀奎又与周秋珊、张雨岭称棣城三杰。于一九二九年,大庙改为黄邱学堂,后又称黄邱学校。当时仅将罗汉堂改做教室。因僧人已云散,僧人住房便成了校长教师的办公处。观音堂仍供有观世音菩萨,许多罗汉塑像也都移动到观音堂了,并实行了封存。赶庙会的习俗还保留着。解放后,大约在四七年,正式命名为黄邱小学,可五黄邱村民却叫大庙小学。当时有办学董事会。称董事为校董。五黄邱都有本村名人任校董。校董长为刁黄邱的赵秀庭和崔邦起,校长为邓黄邱刘寿卿和大黄邱肖玉岩。后来,学校与迁往蒋黄邱的大风完小合并。大庙旧址就改为敬老院了。以后房屋失修倒塌,便成为农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又在大庙旧址东面重新建立了黄邱小学而至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庙唐槐。此树高大茂盛,其荫可覆盖整个庙宇。稍一起风,便飒飒作响,常令人肃然起敬。此树有一向南的粗壮枝干,直指庙前神井和荷花湾。此树的这一枝干,其粗一人合抱不过来。它与树主干的交接处有一树洞。传说树洞内有一巨灵蛇。它有时,尾缠绕于树干上,身子迤逦向南,将头伸向井中饮水。它饮过后,水就变得特别凉、特别甜,人再饮用了,便可医治百病。故大庙周围的一些善男信女,闻后便纷至沓来,求取神水,向菩萨敬香祈福,亦面向唐槐(即面向灵蛇洞),顶礼膜拜。相传,灵蛇是观音菩萨的卫士,它受观音的点化而施善、而普渡众生。观音庙(大庙)的历史熠熠闪光,观音庙的传说也源远流长。 3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观音庙观音庙位于金川县观音桥。自马尔康西去沿梭磨河下行44公里,过可尔因红旗桥,溯杜柯河而上36公里,行程80公里,至观音桥乡(海拔2560米),登上海拔3685米之纳勒山(含神山之意)半坡,即观音庙所在。 该庙建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信奉喇嘛教宁玛派(红教),主要研究阐释喇嘛教前弘期经典。13世纪以来黄教兴起,故观音经典中早已渗入大量黄教佛理,是以令人误为黄教寺庙。老活佛传扬庙中观音菩萨与西藏布达拉宫以及五台山之观音菩萨本为同根三姊妹,故该庙名气颇大,香火旺盛,布施丰厚。 1958年,庙已有大殿两座,住寺僧众50余人。1961年庙失火而毁,唯菩萨得以幸存。 今之观音庙为1979年重建,面积1822平方米,正殿396平方米。殿前有场坝面积900平方米,为宗教活动所用。1980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一)至13日,为“观音菩萨生日”,行隆重“扎那夏”(开光典礼),信徒僧众各界人士达1000多人。 现庙中供菩萨石像,佛冠用价值2万元的金、银、珊瑚装饰,下围红、白哈达及绸布几十厘米厚。观音菩萨面容娟秀,左手举莲花一株,右手控佛珠一串。神龛前供物不计其数,231盏酥油灯昼夜不熄。庙壁尽雕刻佛教传略,观音刻板印像及笔书经文,还有松赞干布及文成公主之画像,反映喇嘛的金兽玉鸟图案。 观音庙香火之盛概因观音菩萨。相传当年一农民名克起惹,秋耕地时锄头触一尊白玉石观音,天空猛然崩裂巨响。故该地名“无登克”(即神仙出没之地)。巨声惊动各方喇嘛活佛,纷纷前来祈祷念经,建庙以供观音菩萨。 又传1961年庙大火,菩萨竟自不在。万般寻觅,竟又在出土之地下。一喇嘛背回,供奉至1979年。 今登山朝庙,沿杜柯河行,再登山,始羊肠路刚通人。至庙下百米余,路有五六条,路旁经文石刻随处可见,灌丛上经幡四市,常人衣、帽、鞋袜乃至口罩迎风而飘。据言凡病者朝庙,将贴身物弃之路旁,可将病带走。1982年11月9日,班禅到绰斯甲视察,派专人朝觐观音庙,奉给布施。 阿坝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4 澳门特别行政区观音庙◎ 景点简介:观音堂之名闻遐迩,除在於其悠久历史以外,更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 禅院为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具中国名山古刹的特色,禅院的首座是大雄宝殿,次殿是长寿佛殿,後座正殿是观音殿。院後还有广阔幽深的後花园,是一座颇具规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筑群。大雄宝殿正对禅院,庄严宏伟,供奉三尊三宝佛像,皆为丈八金身,魁梧雄伟,其中之一为佛祖释迦牟尼;殿旁悬有一个铜钟,古色斑驳,已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殿顶檐头瓦脊,镶有明朝琉璃瓦及精工镶嵌的石湾公仔,栩栩如生,维肖维妙。 次殿是长寿佛殿,供奉长寿佛,佛像安详,象徵佛陀普渡众生的精神。 进入主殿观音殿,供奉观音大士莲台,樟木雕塑,十八罗汉分列主殿两旁,雕工精细,造型神态活现,其中位於左面的一尊罗汉,眼睛浮突、鼻骨高隆、鬓发卷曲,极像外国人,据云就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孛罗,他曾在中国研习佛理。 观音殿是禅院的正殿,每逢观音诞期,殿内香火鼎盛,善信络绎不绝,场面热闹。 观音殿旁有一小庭园,围绕著园中的莲花池有十数盆栽,其中之一盆栽生长形态独特,历经数十寒璁,树枝弯曲长成一个“寿”字,传说善信只要手触“寿”字,便可长命百岁。 禅院内进的前厅挂有一幅画像,人称“大笑佛”。无论从那个方向欣赏画像,佛相均咧咀相视而笑。禅院内收藏了很多名家的书画、书法、文物,包括驰誉中外画坛的岭南派大师高剑父及乃徒关山月,有岭南三大诗家之称的陈恭尹,著名学者章太炎等人,他们的作品悬挂於殿堂,供游客欣赏。在院内僧舍客堂屏壁,雕花金饰,而书法雕刻,亦见清雅。两度屏风,每度刻四屏条,收米芾、董其昌、刘墉等历代名人手迹,刻工精细。 步入後花园,有一花冈石桌和四条长石凳,就是签订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 的地方。 1844年,清政府国势日衰,列强觊觎,美国以顾盛为代表,与清钦差大臣耆英於澳门签署《望厦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港口,扩大美领事裁判权。1944年,禅院於石桌後方立一亭碑,记述此事。 ◎ 门票·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10:00-18:00(逢星期五休息) ◎ 交通概况可乘座8、12、17路公共汽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