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前村 |
释义 | 福建省浦城九石渡观前村概述地处福建省浦城九石渡自然景区境内的观前村,是个具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自古以来为中原入闽重要水运码头之一。旧时,溪中船排往来如梭;埠岸酒肆歌楼鳞次栉比;街中游人客商摩肩接踵,曾有“歌舞繁华之地,名人过化之乡”之美誉。文化积淀异常丰厚, 1998年曾被福建省政府评为历史文化名村。如今,人们走进村中不仅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的古民宅、旧祠庙等明清建筑,以及堪称江南一绝的沿河吊角楼。南宋爱国大诗人谢翱的故居就在观前村。观前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块明万历元年(1573)的《皋羽谢先生祠记》石碑。历史上南宋文学家江淹、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徐霞客都在此驻足并留下了赞美这里山水的诗文。 历史观前村在浦城县水北街镇境内,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南浦溪与临江溪在村南汇合。观前村与金斗山隔溪相望,金斗山有道观,名金斗观;村落在金斗观前,故取名观前。观前有上坊、中坊、下坊3个村,面积(包括山、田)29.78平方公里,700余户,3000多人。 观前在南朝就得到开发,已有航运业,唐代就比较繁华。自宋以来,已是浦城至建瓯一带的重要水运码头,为商贾仕宦北上中原、南下福州的必经之路,也是物产集散的重要码头。兼之此地风光秀丽,过客均在此停舟系泊,沿溪酒肆歌楼、客舍货栈密布,街市甚为繁荣。其后,历代沿袭。至1958年,赛(岐)浦(城)公路修通,水运衰退,街市逐渐冷落。 观前村保留有大量古建筑。沿溪的古码头、吊脚楼;卵石路面,建有凉亭的古街;深宅高墙的四合院;规模巨大、壮观的水东社、关帝庙、观音阁、谢氏宗祠、叶氏宗祠、张氏宗祠等公共建筑,保留有宋至明、清历代建筑风格。 观前依山傍水,古人称“二水交汇,三山秀丽,诚南浦之名区”。村前溪水回旋,村后金山、银山、龟阜山环列,形成狮岩宿雾、龟阜眠云、笔岫干霄、飞瀑溅珠、横梁叠翠、轮溪激涨、夏涨浴牛、秋江纵壹鸟八景。 观前还有谢氏贤祠(谢翱故居)、禅寂寺、大宋敕赐南京光禄夫人陈、胡氏集穴之墓、大口窑窑址等名胜古迹。 从南朝江淹起,众多名人都曾游历观前,留下许多佳作。江淹游观前九石山,写下《赤虹赋》;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到金斗山游览,写下五律《金斗山望瀑布》;朱熹的父亲朱松游观前,住宿禅寂寺,写下七言古诗《宿禅寂院》;朱熹应刘圭父之约,游观前金斗山时,写下七律《刘圭父约为金斗之游次韵献疑聊发一笑》;明代,福建兴公诗派坛主徐勃和诗人陈衎留下游观前诗作多首;地理学家徐宏祖(号霞客)写下《游金斗山小记》。清代,名人游览观前更多,琉球使者程顺则曾5次奉命率队到中国向清廷进贡都经过浦城,并在观前停泊游览,留下吟咏小武当山诗8首。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镇观前村观前村地处美丽的楠溪江下游 ,紧邻楠溪江靠近41省线,距县城仅2公里,属于镇沿江片。 本村耕地面积238亩,常住人口600多人,流动人口约100多人,村民以经商及外出打工为主,人均收入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村内环境整洁,民风淳朴,2006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江西省广昌县观前村观前村辖17个村小组,截止到2008年11月,2100人口,现有党员37名,山林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2300亩。该村支部积极发挥组织作用,为当地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道路硬化2.5公里,引资30万兴建希望小学,引进烟水工程项目资金近百余万元,修建桥梁3座,水陂6个,渠道1600多米。同时,村支部办公楼条件得到优化。 二、产业发展快,该支部从实际出发,从源头着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了农业产业。2008年烟叶面积达600亩,预计产值达150万元。油茶林面积达8000余亩,产值48万余元。同时鼓励发展养殖业,今年村民李国荣计划养猪300头,目前正在猪圈搭建阶段。 三、基层组织得到夯实,该支部从三个方面首手;一是加强村两委以及党员的知识学习,提高整个素质,提升为群众办事的水平,二是设立党员示范岗10个,帮助村两委做好村级各项事业,三是着实为民办实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