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察 |
释义 | 1 词语释义词语“观察”,含义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采访时“观察”意思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另有杂志《观察》,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立场。 ◎ 基本信息【词目】观察 【拼音】guān chá 【英译】observe;survey;examine;inspect 【词性】动词 【基本解释】 细察,考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 详细解释含义 1 、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2、考查或调查 3、清代对道员的尊称。唐代中叶后于未设节度使的各道设“观察使”,为州以上的长官。清分守道辖一省内若干府、县,分巡道辖一省内某一专门项目,其地位类似唐之观察使,后人因为分守、分巡道员也管辖府州,就借用以尊称道员。 出处 1 、审视察看 《周礼·地官·司谏》:“司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问而观察之。”《后汉书·应劭传》:“虽未足纲纪国体,宣洽时雍,庶几观察,增阐圣听。”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王遂命驾,躬往观察,既覩明贤,心乃祗敬。” 清 王韬《<火器略说>后跋》:“时中丞方有观察 苏 松 之命,亟欲招余一往。” 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三幕:“部队来到 赤水河边停住。 李有国 、 罗顺成 登上巨石观察情况。” 2、官署名称 唐代于不设节度使的区域设观察使,省称“观察”,为州以上的长官。 宋 代观察使实为虚衔。 清 代作为对道员的尊称。 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馀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录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 宋 何薳《春渚纪闻·谢石拆字》:“ 石 见字即端视中贵人曰:‘此非观察所书也。’”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吾友 嘉应 黄观察 公度 ,壮使 日本 。”参见“ 观察使 ”。 3、宋元捕役 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王小官人》:“ 建康 缉捕使臣 汤某 者,於侪辈中著能声,盖羣盗巨擘也。一日,有少年衣裳楚楚,背负小笈,投 汤 所居…… 汤 亦素知其名,因使小憇。辞云:‘观察在此,不敢留,只今往 和州 ,拟假一力,负至 东阳镇问渡。’”《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大尹﹞即唤过当日缉捕使臣 何观察 分付道:‘今日奉到密旨,限你三日内要拿元宵夜做不是的一伙人。’” 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历代官名官制之同异》:“﹝仆﹞则曰:‘观察者,捕役之别名也。’众皆不解,则持《水浒传》‘缉捕使臣 何观察 ’为证。虽羣嗤其妄,然 元 明 之际,称捕役为观察亦实有此名矣。” 示例 1 、我曾细心地观察我的孩子们。 2、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显示出一个周期性结构。 2 科研名词◎ 基本概念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 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和思考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白天时间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会有助于你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 生物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 方法训练顺序转换法学会有计划、有次序地顺序查看;求同找异法找出其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其意义在于提高观察者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 [相关词] 观察家:政治评论家。通常用做报刊上重要政治评论文章作者的署名。 观察所:军队作战时,为观察战场而设置的场所。通常设在隐蔽的而又视野开阔的地点。 观察员:一个国家派遣的列席国际会议的外交代表,依照国际惯例,观察员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审计准则规定: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 采访观察采访中的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 首先,事前观察。指记者对某一事物变动前所做的观察,一般都用于较大型活动,为同步观察做准备。 其次,同步观察。是指事物在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具有及时、全面、准确的特点。 再者,时后观察。是指事件发生后的观察,要考察其现场遗迹、环境反应。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现象的活动,它是人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法。 ◎ 特点与局限性1.特点 ①在于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感觉使人们保持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使人们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认识。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它记录和报导事实,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经验事实材科。观察具有感性认识活动的长处和短处。 ②在于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并不是一种凭借人的感官而在自然界中进行盲目搜索的活动。观察作为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总是要被自然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任务所制约。人们正是根据所要解决的科学研究任务,确定了观察的对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步骤,等等。这一特点,使观察区别于一般的感性认识活动。 在人们刚开始从事观察活动时,人们是凭借自身的感受器官直接进行的。人的感觉器官直接作用于观察对象,获取关于观察对象的各种信息。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它们保持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人的感官的感知能力使观察受到生理上的局限。 2.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人的感官使观察的范围受到局限。人的感官是有一定阈值的。超出这个限度,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就成为感官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例如,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 - 20000赫兹频率范围内具有一定音响强度的声波。在此频率范围之外,或虽在此频率范围之内但音响强度不够的声波,人的耳朵就不能感知到。人的眼睛只能接受到390-750毫微米这样狭窄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在这范围之外的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射电波等,就成为眼睛所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 其次,人的感官也使观察的精确性受到局限。依靠人的感官只能对观察对象作出大概的估计,而不能作出精确的定定量测定。例如,在炎夏之时,人们凭感官可以感觉到天气很热。但到底热到什么程度?气温达到多少度?这些都不是单凭感官所能观察出来的。 此外,人的感觉还使观察的速度受到局限。观察对象都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的观察对象运动变化较快,有的观察对象运动变化较慢。人们通过感官对这些对象进行观察时,就需要感官也要有一定的观察速度。但是,感官的观察速度是有限的。例如,对于高速掠过眼前的物体的形状,人眼是分辨不清的。对于运动变化极其缓慢的物体,人的感官也是观察不出其运动变化的。 于是,人们为了克服由于感官而使观察受到的生理局限,就必须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引进了一个中介物。这个中介物就是仪器。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使人们的观察向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仪器把人的感官不能直接观察的对象转化为可以观察的对象。距我们约有100 亿光年遥远距离的星体,肉眼无无论如何是直接观察不到的。然而借助于仪器,人们就可以对其进行观测了。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有的只有约10秒。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它们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对象。但有了仪器,它们也就在人们的观察范围之中了。所以,从凭借感官直接进行观察发展到通过仪器作为中介而进行观察,这是观察方法的一次具不有根本意义的变革。1950年代以后宇宙火箭的发射,载人宇宙飞船试验的成功,以及遥感技术等等的发展,使人们克服了由于人不能离开地面而对观察产生的限制,进人从空间进行观察的时代。这是观察方法中具有革命性的飞跃。从此,人们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感官的生理局限,为人们无限地扩展可观察的范围提供了可能。 当然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代、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对象与现象则是为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了的。人们只能使用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所产生的仪器。因此,当我们说由于仪器的使用,使人们可观察的对象的范围无限扩大时,我们只是就其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的。从发展的总趋势看,人们的观察活动既不受感官的局限,也不受某一具体时代提供的仪器的局限。每一个后续的时代,都能比前一时代提供更先进的仪器,从而也就可以比前一时代观察到更多的东西。 当仪器介入到人们的观察活动中以后,就使原来的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两项关系,变成了观察者、观察仪器、观察对象之间的三项关系。观察者是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观察对象是作为认识客体而存在的,观察仪器是认识主体达到认识客体的中介物(手段)。 ◎ 观察分类观察包括着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大类。 1.自然观察 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不作任何变革而进行的一种观察。自然观察的特点在于它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考察对象。人们进行自然观察活动时,对观察的对象不加以人工的变革,而只是对它们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的情况进行观察。这一特点,使自然观察区别于科学实验。 在自然观察的范围内使用仪器,受到自然观察的特点的限创。这就是,无论采用何种仪器,观察者都不能改变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这样,客体的许多属性就无法显示在这些仪器上,因而也就不能为人们所认识。这说明,自然观察,包括使用仪器的自然观察,已不能适应人们日益深刻的认识括动的需要。人们要东采用一些能够人工地变革和控制观察对象的仪器和工具,使仪器工具和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烈、更明显。这样,观察对象就有更多的属性可以显示在仪器工具上。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些仪器工具而获得关于观察对象的更多的认识。但是,这样一来,自然观察就越出了自己的界限,而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观察——科学实验。自然观察的对象也就转化为实验的对象。 2.科学实验 就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利用专门的仪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积极的干预,人工地变革和控制被研究对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科学实验和自然观察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在科学实验中,人们要变革和控制被研究对象。而在自然观察中,则不是这样。因而,科学实验就是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科学实验可以把各种偶然的、次要因素加以排除,使被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科学实验可以重复进行,多次再现被研究的对象,以便对其反复进行观察;科学实验可以有各种变换和组合,以便于分别考察被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特性。在科学实验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 解决观察合理性首先,就是要解决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问题。比如,电子通过威尔逊云室,显示出一条白色的痕迹;这条显示出来的白色痕迹,显然是可观察的。然而,观察仪器上显示的白色痕迹,这能否说电子可被观察?这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种回答是,人们只能观察到作用于感官并被直接感知到的某一对象所显示出来的性质,但永远观察不到某一对象自身的真实性质。罗素实际上就是持着这种看法。他在《哲学问题》中有如下一段论述: “虽然我相信这张桌子‘实在地’是清一色的,但是,反光的部分看起来却比其余部分明亮得多,而且由于反光的缘故,某些部分看来是白色的。我知道,假如我挪动身子的话,那末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于是桌子外表颜色的分布也会有所改变”。“根据我们以上的发现,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任何一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上去看,它便显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更实在是桌子的颜色。并且我们也知道即使都从某一点来看的话,由于人工照明的缘故,或者由于看的人色盲或者戴蓝色眼镜,颜色也还似乎是不同的,而在黑暗中,便全然没有颜色,尽管摸起来、敲起来,桌子并没有改变。所以,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所以为了避免偏好,我们就不得不否认桌子本身具有任何独特的颜色了”。(《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第3-4 页) 按罗素的观点,人们始终只能观察到某一对象在不同关系下所显示出来的性质,因为这种显示出来的性质是人们能直接感知到的。至于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不仅是不可观察的,而且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可见,罗素是用某一对象在不同关系下显示出不同的性质,去否定某一对象自身的实际具有的性质。与此不同的另一种回答是,某一对象在不同关系下显示出来的性质和对象自身具有的实际性质确实有区别的。对象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在一定关系中才出现的,而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则不是由于与别的对象发生一定关系才产生的。但是,观察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却又是需要通过对象显示出来的性质来实现的。因此,对象显示出来的性质和对象自身实际性质的区分,不能成为我们区分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界限。 既然我们承认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是可观察的,然而直接呈现在人们感官面前的却只能是对象在一定关系下显示出来的性质,那么由此就必然地导致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定,我们观察到的正是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而不仅仅是对象在特定条件下显示出来的性质呢?或者说,我们如何区别对象在不同条件下显示出来的性质的变化与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的变化?这个问题如不能解决,那么我们断定对象自身的实际性质是可以观察的,就不过是一句空话。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确立一种标准条件,并以同一标准条件下的观察结果为依据。譬如,当我们分别在红光、蓝光、绿光等等不同照明条件下观察同一件衣服时,我们所看到的是这件衣服在不同颜色光照作用下显示出来的不同颜色。当这件衣服在不同关系下显示出不同颜色时,我们确实没有根据说这件衣服的实际颜色起了变化。我们也没有理由只把某种光照下显示出来的颇色,当作这件衣服的实际颜色,而否认在其它光照下显示出来的颜色,也可以当作是这件衣服的实际颜色。其实,它们的地位是相等的,都是衣服的实际颜色在某种条件下的显示,只是条件不同而已。为了判定我们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衣服在不同条件下显示颜色的变化还是衣服实际颜色的变化,我们通常是确定一种标准条件,例如我们可以日光的照明作为标准条件。我们把衣服放到这个标准条件下观察。如果我们发现,同一件衣服在同一标准条件下,其颇色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那是衣服实际颜色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仅对象的显示性质是可观察的.而且对象的实际性质也是可观察的。这样,我们只要相对于某种特定的条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观察的合理性问题。 ◎ 观察的作用观察(包括实验)对于检验理论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科学理论的检验是通过将理论推演出来的关于事实的结论和观察相对照的形式而进行的。一般地说,如果科学理论推演出来的事实结论与观察相符合,那么科学理论就得到确证。如果科学理论推演出来的事实结论与观察不符合,那么科学理论就面临疑难。 人们往往还谈到观察的发现作用。那么,观察的发现作用究竟是指什么呢?观察只能发现新的事实。观察并不能发现新的科学理论。从观察所发现的新事实,到新的科学理论的发现,这中间还要经历复杂的步骤。所以,当我们谈到观察的发现作用时,仅仅是指它发现新的事实。而这种新事实将检验已有的理论,也许支持已有的理论,也许要求建立新的理论给予解释。 ◎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计划,为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从中收集各种现象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是一个既包括信息的输入,又包括对原始信息进行初步处理、识别的一个主动认知过程。这种方法首先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广泛应用,但随着科学交叉的日益频繁,目前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也成为一种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 按观察过程中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之间是否存在仪器中介,可以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类型。1.直接观察 是指人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而获得相关信息的过程。古人用肉眼观察天体的位置和分布,中医诊断时所用的“四诊方法”都属于直接观察。它的优点是直接、生动、简单、经济,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避免其他中间环节引起的差错。它的不足也很明显:首先,观察的范围受到限制。这是由于人的感觉器官都有一定的阈值,超过阈值的范围,观察对象的某些属性就不能被直接感知。如人的眼睛只能感受390—750毫微米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能直接感知。其次,观察的精确性受到局限。如对距离的远近、物体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光线的明暗等现象的观察,单凭感官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定性的描述。再次,人的感觉器官常常会产生错觉。如对比错觉、光渗错觉、位移错觉、高低错觉、干扰错觉等,都会让人对研究对象产生一定的偏离。 2.间接观察 是指人们借助仪器设备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地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它使观察的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它放大了人对研究对象的感知范围,把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信息通过仪器设备转化为可以理解的信息。如通过显微镜、望远镜,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小到单个分子、原子的形象,远到1闭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其次,仪器设备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研究对象的定量信息,使观察更加客观、精确。如中医临床上脉象仪、舌象仪的应用,就克服了医生在观察中感官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其一,仪器设备的制作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其功能只是比人的感官的某些方面有所改进,但不可能完美无缺。其二,仪器设备的制作和使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其成本很高。其三,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支撑,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其四,仪器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误差存在,这样会降低观察结果的精确性。 使用规则 (1)应制定观察计划,尽量形成文字计划。 应制定观察计划,尽量形成文字计划,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不同于人们日常的观察活动,它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者总是要按照一定的计划带有特定目的来展开观察活动的。为了科学地进行观察,一定要制定观察计划,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使整个观察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研究人员明确观察的目标、掌握观察的进度。文字材料的形成,既可以如实地记录研究活动的内容,也为以后类似活动的展开提供一个参考。 (2)应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应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凭个人好恶左右。科学观察的目的是要获得科学事实,客观地描述研究对象的信息,所以一定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在观察过程中,不要戴上“有色眼镜”,以研究者的经验来对待研究对象。这样会导致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而对不需要的现象无动于衷。著名人类学家赫胥黎说:“我要做的是使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试图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你们要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人之见,恭恭敬敬地朝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会一事无成。”另外,要注意克服由于人的感觉器官或仪器设备的局限而产生的一些假象、错觉和干扰,尽量客观地观察研究对象。 (3)应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 应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不能片面和简单化。由于研究对象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研究者必须从多个角度来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完整信息。“瞎子摸象”的寓言是众所周知的,何况学术研究的对象比大象更加复杂,因此一定要全面、深入。迈克尔逊和莫雷为了观察到干涉条纹,一方面把实验装置设计得非常精确,另一方面作系统全面的观察。他们每天中午和下午六点各做一次实验,每次取16个不同方位来观察;另外还选不同的地点进行观察,在同一地点每隔三个月再观察一次。正是由于全面的观察,才使人们接受了本来很难接受的结论。科技史上关于岩石成因的“水成说”和“火成说”,关于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都是由于观察的不全面和不系统而造成的片面观点。 (4)应认真细致,不能浅尝辄止。 应认真细致,不能浅尝辄止。观察只能是直接发现对象的现象,而不能涉及所有的研究对象;只能观察到具体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而无法观察到事物普遍的共性,因此观察过程要认真细致。不论观察时间的长短、研究对象的大小,都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能浅尝辄止。达尔文五年如一日的认真观察,使他拥有了大量的素材,完成了《物种起源》;哥白尼持续几十年的天文观测,写出了《天体运行论》;孟德尔通过9年的豌豆杂交研究,提出了遗传定律。这些科学家正是由于其认真细致的观察,才在各自的领域内获得了重大发现。 (5)应随时记录,尽量详细。 应随时记录,尽量详细。观察过程中会发现大量的现象,这时要做到随时记录,而且尽量详细。只有详细地记录,才能全面地显示研究对象的全面属性,才能让研究人员充分占有各种资料,从而保持信息的客观和精确。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了《中国的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其中既有古籍中的史料,更有他长期观察气候、物候变化的相关数据。正是由于大量、详尽的数据,才使他的研究成果有很强的说服力,赢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同。 3 民国时期刊物《观察》杂志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立场。《观察》的主办人储安平对当时的读者群有个成功的定位,在立场上,《观察》始终坚持其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立场,储安平始终坚持“不参政但言政”的立场。 ◎ 简介中国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的政治时事性周刊。1946年 9月 1日在上海创刊。前身为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在重庆出版的《客观》杂志。储安平主编。主要撰稿人有张东荪、潘光旦、胡先骕、傅雷、吴晗、钱端升、费孝通等。声称代表一般自由思想分子,对国内各政党不偏不袒。强调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原则。主要栏目有“专论”“外论选译”“观察通信”“文艺”“读者投书”等。对当时的政局、战局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评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读者中有较大影响。出有华北、台湾航空版。最高发行量达10万份。1948年12月24日被国民党当局查禁。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11月 1日复刊,改为半月刊。1950年5月16日停刊。共出6卷14期。 ◎ 撰稿人当时中国一流的学者,如梁实秋、钱钟书、张东荪、吴晗、潘光旦、王芸生、马寅初、冯友兰、傅斯年、任鸿隽,还有一些国民政府的驻外使节,如驻法使馆秘书钱能欣、驻美使馆参赞陈之迈等都是《观察》的撰稿人。 ◎ 内容《观察》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放言论事的基本立场,批评时政,关注社会,内容涉及当时所有的热点问题,如国共和战问题,物价问题,学生运动问题,政府腐败问题等等,充分表明了这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这种社会关怀还表现在对外问题上。在当时美苏冷战业已出现的世界图景下,《观察》对于美苏都有不少褒贬,这种褒贬既与他们的社会制度理想相联系,也与他们的民族情感息息相关,而且两者之间有时并不一致。比如他们不讳言服膺美国的民主制度,但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强权行径,他们也不假辞色给予抨击和指摘。以往学界一般重视自由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所以强调前一方面;对于后一方面则注意不够。本文力图以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为视角,对后一方面做具体的梳理。 ◎ 对学潮的关注《观察》合订本 在1946年至1948年间,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影响极大,那就是所谓的学潮问题。《观察》对学潮的详细报道、评论集中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青年、对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评价。研究《观察》,特别是注意它对青年问题的关注是很重要的一个侧面。 1947年后的《观察》,对于学潮的评价报道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状态,从沈祟事件引发的各地学潮、反美扶日突击大游行以及全国性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观察》都予以了充分、客观翔实的报道。 《观察》对于学潮的评价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充分肯定学生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自我的热情。 二、对于由学潮引发的政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它的言论是支持学生,并保护学生的热情。 三、对于介入学潮的大学教授给予积极支持,对于教授在学潮中各种表现给予详细的报道。 四、对于政府迫害学生的行为给予强烈谴责,对政府迫害学生不仅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而且呼吁政府要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误。 ◎ 社长简介储安平 储安平 江苏宜兴人,出身于宜兴望族。中国学者、知识分子。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观察》社长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出任新华书店经理、光明日报社总编、九三学社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因在《光明日报》发表《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著名的“党天下”发言),招致当局不满,反右运动开始后储安平迅速被作为典型打倒,其家人和诸多相关人士均受牵连。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生死不明。1978年后,五十五万右派做了改正,但储安平依然是不予改正的中央级“五大右派”之一。 1946年春,储安平离开《客观》杂志社,9月1日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并使得《观察》成为国共内战时期著名的自由刊物。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讲授《比较宪法》、《各国政府与政治》等课程。1948年12月25日《观察》被国民党查封,储安平曾批判国民党“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烂污烂污,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观察》复刊,储继续担任主编至1950年终刊。文章多以游记杂感为主,鲜见时评。1950年《观察》终刊后,任新华书店副总经理,1952年改任中央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4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并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杂志评价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杂志封面的英文是:INDEPENDENCE(独立)、NON-PARTY(无党无派)、THE OBSERVER(观察)——这是《观察》的基本立场,“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公平”、“独立”、“建设”、“客观”是该刊物的的“基本原则和主张”。解放前共出版5卷113期。该周刊继承了《客观》的自由主义作风,以知识份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要求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立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进行自由评说,希冀靠言论的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并以此唤起社会的良知。《观察》云集了一大批最著名的自由主义作者,认为有权利用言论的力量批评政府及各方面力量,以坦率、公允和智慧的笔调吸引了大量的知识份子读者,销量从400份迅速飙升到10万份,左右着舆论界自由主义运动的风向。 《观察》文章多以精英知识份子放言论事,以犀利的笔锋,对政治、军事、经济的焦点问题作了尽可能客观的报导和评论,时局艰危亦不避让,自许"实亦因为今日国家这仅有的一点正气,却寄托在我们肩上,虽然刀枪环绕,亦不能不冒为之"。储安平在《观察》上所作政论时评,主要是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批评,给学生运动以同情与支持,维护言论自由权利和价值,及讨论美国对华的有关政策等。 《观察》聚集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星光灿烂”的一群人:曹禺、胡适、卞之琳、周子亚、宗白华、吴晗、季羡林、柳无忌、马寅初、梁实秋、冯友兰、傅雷、费孝通、朱自清、钱钟书等。 《观察》是当时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影响极大。 《观察》每出满24期,储安平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报告书。多次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批评引起国民党的不满,1948年12月蒋介石亲自下令国民党政府查封《观察》,并逮捕了《观察》工作人员,这就是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观察》事件”。 此后,我国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先生亲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响力给当局施压。并于次年2月亲自担保和营救了包括美术家朱宣咸在内的数位《观察》进步人士出狱。 在1949年9月1日,《观察》周刊创刊号上,我们看到一派大好气象:王芸生、傅斯年、冯友兰、费孝通、钱锺书、杨绛、萧公权、刘大杰、马寅初、宗白华、梁实秋、伍启元、柳无忌……,这些名字,比《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不知强大到哪里去了,一本小刊物,创刊始,就聚合了国内当时第一流的学者专家六十多位,不可不谓之壮观。 尊重独立发言精神,批评时政与思想启蒙相结合,使得《观察》周刊如一缕清风,罄人心声。不同观点和意见在这里自由争锋,如三国风云,如百家争鸣,独立和包容,自由和超然,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彻底的彰显。 在国民党撤销民盟等打压自由主义的行径上,《观察》掷地有声地加以批驳,为了独立和自由,不依傍任何党派,《观察》陷入经营困难,但是储安平一如既往地坚持,并劝说当局要容忍自由言论,并表明自己的良苦用心:“我们的目的乃在替国家培养一点自由主义的种子,因为我们认为替国家培养这种种子,就是替国家培养元气”。 如今,对于《观察》周刊,有着不同的评价,包括在当时,胡适等,因为和储安平自由主义看法的差异,也有过争论。但是不管怎样,《观察》周刊坚守的自由和公正,还是极具气魄和胆识的。终于,这样一份杂志,在1948年12月因“攻击政府,讥评国军”被查封。自由主义悲歌啼鸣至此。 ◎ 成功之道《观察》民国杂志 经营上的成功应归功于《观察》的主办人储安平对当时的读者群(也就是刊物本身的市场潜力)有个成功的定位,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知识分子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阶层,而且从当时知识分子的收入及其本身的成员构成来看,他们是一个成熟且稳定的理性消费群体。这保证了《观察》能够在政治动荡的条件下,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除去这个前提,储安平本人的办刊经验和办刊的理念以及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办刊手法也成为《观察》杂志在经营上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立场上,《观察》始终坚持其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立场,这不仅是吸引人的口号,当它们被付诸实践后,为《观察》赢得了声名和威望。《观察》最为出名的立场是它坚持的第三条路线。这一立场虽然在当时的政界不受欢迎并且力量弱小,但在当时的知识界是很有市场的。立场上对知识分子的吸引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三条道路”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如自由、民主、和平等与当时传入中国的“西学”中的主要观点是很接近的;而储安平又坚持“不参政但言政”的立场,在新闻思想上这是对发端于梁启超的“清议”、“舆论喉舌”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从知识分子自身定位上来看,这又符合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观念。当时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处于变动期,但最为主要的两股思想就是“孔教西学”,《观察》所坚持的立场则对两者“兼收并蓄”,所以它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 ◎ 研究分析《观察》杂志在解放前的最大发行量曾达到10万份,读者近百万,而解放后的《观察》发行量不超过3000份;从影响上看,解放前的《观察》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杂志之一,虽然在上海出版,但其影响遍及全国,当时的广州、武汉、昆明、重庆、西安、北平、台湾等都有航空版。不仅如此,它还被看成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论坛”,有着强大的作者队伍,而在解放后,《观察》杂志仅从撰稿人的变化来看,其影响力就已经大大下降了。而且,尽管改刊物的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主办人也一度没有变动,但是,两者所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以及其宗旨性质、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截然不同的两份刊物,所以,本文只选取解放前的《观察》杂志作为研究对象。 尽管储安平个人在1949年前后的立场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观察》的巨变也是一个很具诱惑力的课题,但考虑到其中牵扯的非新闻学方面的因素更多,而且,从刊物本身来讲,解放后的《观察》具有的新闻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太少。 《观察》民国的“两个结合” 1.《观察》与储安平的结合 要研究《观察》杂志,就不能忽视对储安平进行适当研究的必要性,因为这一时期的《观察》可以说是储安平一个人的,“观察社当时(指1948年——作者注)有十多二十人 ,但除储之外,竟全是做发行等后勤工作的。有一位雷柏龄同志,是储的学生,买掉了几十亩在四川的祖宗薄田,投资筹办《观察》。他除负责经理的事务外,还兼做点编辑工作。我到观察社竟成了唯一的一名专业编辑。”[2]储安平之所以一人包揽所有大权,这和他创办《观察》的起因有关:“1945年11月,储安平先生在重庆办过一个《客观》周刊,受到重庆知识分子读者的欢迎。《客观》其实是《观察》周刊的前身。后来,储安平先生深感到《客观》虽由他主编,但不是主办,很多事情有诸多牵制,便考虑另办一个刊物。”[3]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储安平要包揽一切,因为他深知一份刊物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编辑的“性质”,所以,为了保证《观察》不变成第二个《客观》,储安平采取了比较“独裁”的做法。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将储安平作为一个研究《观察》杂志的重要因素。 2.经营与立场的结合 经营与立场是本文研究假设的两个方面,也是研究《观察》的两个基本单位。当新闻媒体成为独立的企业时,它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是由读者决定的,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内容,而它对传播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它的立场和新闻理念。《观察》的立场为它带来了大量的读者群和很高的声明,这是它在经营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石;而经营上的科学与合理,又在不断扩大《观察》的影响力,把它的立场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