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治备忘录 |
释义 | 《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治备忘录》一书概述了《冠心病的概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并强调了运动和饮食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 本书反映了当前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新观点、方法和倾向,可供临床心血管病科医师和内科医师参考,或作为在校医学生的课外参考读物,也可以供冠心病病人和老年人作为医疗防病知识的参阅。 书名: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治备忘录 作者:全屏寿 ISBN:978-7-5091-1336-3 类别:医学 页数:598 定价:49.00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主要内容编者参照近几年国内和国际发表的冠心病和冠心病危险因子的防治指南及其他有关大型、随机对照及临床实验研究的资料,以手册形式,简明、详细地介绍了冠心病及其危险因子的流行、诊断、预防和治疗,通俗地介绍了药物、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对健康及其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本书反映了当前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新观点、方法和倾向,可供临床心血管病科医师和内科医师参考,或作为在校医学生的课外参考读物,也可以供冠心病病人和老年人作为医疗防病知识的参阅。 目录第一章冠心病概论………………………………………(1) 第1节概述…………………………………………………(1) 一、冠心病的起因…………………………………………(1) 二、主要临床表现…………………………………………(2) 三、危险因子………………………………………………(4) 第2节冠心病的简要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4) 一、病史采集………………………………………………(4) 二、物理检查…一…………………………………………(6) 第3节冠心病的实验室检查………………………………(7) 一、胸部X线检查…………………………………………(7) 二、常规12导联心电图……………………………………(8) 三、动态心电图检查………………………………………(8) 四、活动平板运动试验……………………………………(9) 五、超声心动图……………………………………………(15) 第二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 第1节概述………………………………………………(18)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定义…………………………(18) 二、主要病因………………………………………………(19) 三、发病机制………………………………………………(20) 第2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21)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史、症状和体征……………(21) 二、ECG诊断………………………………………………(22) 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ECG特征…………………(25) 四、非CAD的胸痛………………………………………(26) 第3节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定义和分类…………………(26)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是CHD极不稳定的一个阶段……(26) 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风险评估…………………………(27) 第4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初步评估、处置和症状 分析后的处理……………………………………(28) 一、初步评估、处理………………………………………(28) 二、症状分析后的处理……………………………………(29) 第5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风险分层……………(30) 一、早期风险分层的基础…………………………………(30) 二、风险分层的评估………………………………………(31) 三、风险分层的病史考虑…………………………………(31) 第6节心脏生物学标志物………………………………(37) 一、磷酸肌酸激酶…………………………………………(37) 二、肌钙蛋白………………………………………………(37) 三、肌红蛋白………………………………………………(39) 四、C反应蛋白(CRP)……………………………………(40) 五、其他炎症标志物………………………………………(41) 六、临床意义………………………………………………(41) 第7节需要及时治疗和处理的冠状动脉综合征………(42) 一、需要及时处理的病人…………………………………(42) 二、设置门诊胸痛监护病室………………………………(43) 三、住院监护原则和要求…………………………………(45) 第8节抗缺血治疗………………………………………(45) 一、抗缺血治疗的适应证…………………………………(45) 二、理想的抗缺血治疗……………………………………(46) 三、抗缺血药物的应用……………………………………(47) 四、其他药物的应用和治疗方法…………………………(56) 第9节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57) 一、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原则…………………………(57) 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58) 三、抗血小板药物…………………………………………(60) 四、抗凝血治疗……………………………………………(64) 五、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抑制药………………………(72) 六、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抑制药临床应用的评估……(77) 七、溶栓治疗………………………………………………(78) 第10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79) 一、风险分层的临床意义…………………………………(79) 二、风险分层的目的………………………………………(80) 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的处理……………………(82) 四、非侵入性试验的选择…………………………………(83) 五、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83) 第11节早期介入性对策和早期保守性对策……………(84) 一、两种不同治疗对策……………………………………(84) 二、早期介入对策的适应证………………………………(84) 三、早期介入性治疗的禁忌证……………………………(85) 四、注意事项………………………………………………(85) 五、执行早期介入性对策的依据…………………………(86) 六、血管造影………………………………………………(86) 七、实施介入对策和保守对策的评估……………………(86) 八、不稳定性心绞痛/NSTEMI病人冠状动脉血管造 影的发现………………………………………………(89) 第12节冠状动脉血管再建………………………………(90) 一、一般原则………………………………………………(90) 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92) 三、外科血管再建…………………………………………(94) 第13节不稳定性心绞痛/NSETMI病人出院和出院 后的监测…………………………………………(96) 一、出院病人的一般情况…………………………………(96) 二、出院病人的药物治疗原则……………………………(96) 三、出院后的药物治疗……………………………………(97) 四、出院病人随访…………………………………………(98) 五、指导病人对CHD危险因子的处理…………………(99) 六、出院病史记录………………………………………(101) 第14节特殊人群的处理………………………………(101) 一、女性UA/NSTEMI的特征…………………………(101) 二、糖尿病病人…………………………………………(102) 三、老年病人……………………………………………(105) 四、可卡因吸食者的胸痛………………………………(109) 第15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处理…………(111) 第16节变异型心绞痛…………………………………(114) 一、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114) 二、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114) 三、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115) 四、一般处理原则………………………………………(116) 五、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6) 六、变异型心绞痛的预后………………………………(116) 第17节X综合征………………………………………(117) 一、X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特征………………………(117) 二、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17) 三、X综合征的诊断……………………………………(118) 四、X综合征的治疗 ……………………………………(118) 五、X综合征的预后……………………………………(119) 第三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120) 第1节心肌梗死概论……………………………………(120) 一、心肌梗死的概念和定义……………………………(120) 二、心肌梗死的病因……………………………………(121) 三、心肌梗死的病理学…………………………………(122) 第2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前的处理………(128) 一、一般情况……………………………………………(128) 二、确定STEMI的风险分层……………………………(128) 三、对STEMI的干预……………………………………(129) 四、指导病人识别早期STEMI的症状和反应…………(129) 五、病人对STEMI症状的理解程度……………………(130) 六、医院外心脏停跳……………………………………(131) 七、入院前胸痛的评估和治疗…………………………(131) 八、入院前纤维蛋白溶解治疗…………………………(131) 第3节心脏急救中心的初步诊断和治疗………………(133) 一、急救中心对病人的评估……………………………(133) 二、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133) 三、优先接诊STEMI病人………………………………(134) 四、急救中心对病史的采集和物理检查………………(1 34) 五、ST段抬高MI的症状鉴别诊断……………………(137) 六、心电图记录…………………………………………(138) 七、实验室检查…………………………………………(141) 八、心肌损伤生物学标志物……………………………(142) 九、影像诊断……………………………………………(145) 第4节治疗处理和住院处理……………………………(145) 一、补充氧气……………………………………………(145) 二、硝酸甘油……………………………………………(145) 三、止痛药………………………………………………(146) 四、阿司匹林(ASA)……………………………………(147) 五、阻滞药………………………………………………(148) 六、其他药物治疗………………………………………(149) 第5节再灌注治疗………………………………………(153) 一、再灌注治疗的一般概念……………………………(153) 二、再灌注治疗效果和再灌注时间的关系……………(154) 三、心源性休克病人的再灌注治疗……………………(155) 四、再灌注治疗的出血风险……………………………(155) 五、纤维蛋白溶解治疗的适应证………………………(155) 六、纤维蛋白溶解治疗的禁忌证及警惕………………(157) 七、纤维蛋白溶解治疗的利与弊………………………(157) 八、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对LV功能的影响 ……………(158) 九、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并发症…………………………(159) 十、各种纤维蛋白溶解药的比较………………………(163) 十一、纤维蛋白溶解治疗的临床净效益………………(164) 十二、纤维蛋白溶解药+GPⅡb/Ⅲa抑制药联合治疗……(165) 十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再建…………………(168) 十四、ST段抬高MI病人初期PCI治疗的一般考虑…(168) 十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殊考虑……………(168) 十六、外科急症再灌注治疗……………………………(176) 第6节住院处理…………………………………………(185) 一、冠心病监护病房……………………………………(185) 二、不利事件的监测和处理……………………………(186) 三、下一级监护病房……………………………………(186) 四、病人早期生活的评估………………………………(187) 五、早期风险分层………………………………………(189) 六、药物治疗的评估……………………………………(190) 七、梗死面积的估计……………………………………(196) 第7节血流动力学紊乱的评估…………………………(198)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则……………………………(198)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199) 三、动脉和肺动脉插管的并发症和处理………………(200) 四、低血压………………………………………………(201) 五、低排血量状态………………………………………(202) 六、肺充血………………………………………………(203) 七、心源性休克…………………………………………(205) 八、右心室心肌梗死……………………………………(208) 九、心力衰竭/低排综合征的机械病因…………………(213) 第8节ST段抬高MI后的心律失常……………………(219) 一、室性心律失常………………………………………(219)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224) 三、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227) 第9节ST段抬高MI后再发胸痛………………………(231) 一、心包炎………………………………………………(231) 二、心肌再缺血/梗死……………………………………(233) 三、缺血性卒中…………………………………………(234) 四、深静脉血栓症和肺栓塞……………………………(236) 第10节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旁路外科…(237) 一、外科手术时机………………………………………(237) 二、动脉移植…………………………………-………··(238) 三、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后的CABG治疗………一……·(239) 四、ST段抬高MI后再发缺血的CABG治疗…………(239) 五、ST段抬高MI后CABG治疗的选择………………(239) 六、抗血小板制剂后CABG治疗的选择………………(240) 第11节心肌梗死的康复、出院和出院后的监测及处理 …………………………………………………(241) 一、对出院前病人风险的评估…………………………(241) 二、康复期的运动试验…………………………………(241) 三、康复期的UCG检查…………………………………(243) 四、康复期心肌灌注成像………………………………(243) 五、康复期LV功能和预后估计 ………………………(243) 六、心肌存活的评估……………………………………(244) 七、ST段抬高MI康复期病人侵入性检查的评估……(244) 八、康复期病人心肌缺血的动态ECG监测……………(245) 九、康复期的继发性预防………………………………(246) 十、对ST段抬高MI后病人的长期处理………………(252) 第四章慢性稳定性心绞痛……………………………(253) 第1节心绞痛的定义及诊断……………………………(253) 一、心绞痛的定义………………………………………(253) 二、心绞痛的诊断………………………………………(253) 第2节稳定性心绞痛的实验室检查……………………(258) 一、稳定性心绞痛的一般实验检查……………………(258) 二、稳定性心绞痛的非侵入性试验……………………(258) 第3节稳定性心绞痛的风险分层………………………(280) 一、临床评估……………………………………………(280) 二、风险分层的临床参数………………………………(280) 三、心电图和胸部X线改变………………“…………-(281) 第4节稳定性心绞痛的侵入性试验……………………(282) 一、侵入性试验的评估…………………………………(282) 二、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的选择和适应证 ………………………………·……………………··(284) 三、特殊人群的冠状动脉造影…………………………(285) 四、冠状动脉造影的限制………………………………(287) 五、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287) 六、冠状动脉造影分析…………………………………(288) 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后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289) 八、无症状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的选择…………………(289) 第5节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药物治疗…………………(289) 一、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考虑……………………(289) 二、预防和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290) 三、心绞痛治疗的效果…………………………………(290) 四、预防MI和死亡的药物………………………………(294) 五、抗心绞痛和抗缺血药………………………………(297) 六、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选择……………………(307) 七、治疗原则……………………………………………(309) 第6节冠心病危险因子的分类、治疗和其他治疗的 评估………………………………………………(311) 一、冠心病危险因子的风险分类………………………(311) 二、危险因子的治疗……………………………………(312) 三、冠心病的其他治疗评估……………………………(323) 第7节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血管再建…………………(328) 一、介入治疗的选择(PCI治疗或其他以导管为基础 的技术及CABG治疗)………………………………(328) 二、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的方法……………………(329) 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干预治疗………………………(331) 第8节顽固性心绞痛的治疗对策………………………(332) 一、心肌激光血管再建术(TMR)………………………(332) 二、脊髓刺激术…………………………………………(332) 三、增强的体外反搏动术………………………………(333) 四、经皮冠状动脉干预和药物治疗……………………(333) 第9节 非荧光屏3D标测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 应用概况…………………………………………(337) 一、标测系统的组成和方法……………………………(338) 二、正常心肌、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的识别…………(341) 三、心肌梗死面积的量化………………………………(341) 四、心肌灌注功能………………………………………(343) 五、基因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评估………………(343) 第lO节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随访………………(344) 一、实验室检查随访的原则及意义……………………(344) 二、抗心绞痛治疗的随访………………………………(345) 第五章高血压……………………………………………(348) 第1节概述………………………………………………(348) 一、高血压患病率概况…………………………………(348) 二、治疗高血压的益处…………………………………(349) 三、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349) 四、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351) 五、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352) 六、血压升高的危害……………………………………(356) 七、高血压心血管风险分层……………………………(357) 第2节血压测量…………………………………………(362) 一、诊室血压测量的方法………………………………(362) 二、自身血压测量……………………………………一(363) 三、动态血压测量………………………………………(363) 第3节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的关系………………………(364) 一、超重和肥胖…………………………………………(364) 二、乙醇摄入……………………………………………(365) 三、钠负荷等与高血压…………………………………(365) 第4节 中国人群中血压升高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366) 一、脑卒中………………………………………………(366) 二、心血管病……………………………………………(366) 三、血脂异常……………………………………………(367) 四、超重和肥胖…………………………………………(368) 五、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369)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369) 第5节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评估…………………………(370) 一、高血压临床评估的目的……………………………(370) 二、病史…………………………………………………(371) 三、物理检查……………………………………………(372) 四、实验室检查…………………………………………(373) 五、高血压病人的遗传因素……………………………(373) 第6节高血压的治疗……………………………………(374) 一、一般原则……………………………………………(374) 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376) 三、药物及其他动因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383) 四、改善高血压控制……………………………………(385) 第7节高血压治疗中的特殊问题………………………(386) 一、屈从性适应证………………………………………(386) 二、其他临床状况………………………………………(392) 三、直立性低血压………………………………………(394) 四、顽固性高血压及其定义……………………………(3g4) 五、高血压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395) 六、高血压危象…………………………………………(396) 七、尿流受阻或尿道闭塞………………………………(399) 八、外科手术时血压升高的处理………………………(399) 九、个别高血压病人的口腔问题………………………(400) 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00) 十一、高血压和眼科……………………………………(402) 十二、肾脏移植后的高血压……………………………(402) 十三、肾血管狭窄………………………………………(403) 第8节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403) 一、老年人的高血压……………………………………(403) 二、妇女高血压…………………………………………(405) 三、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412) 第六章血脂及血脂失调………………………………(413) 第1节血脂分类和血脂失调的危害……………………(413) 一、血脂分类……………………………………………(413) 二、血脂失调和高血压…………………………………(414) 三、血脂失调和糖尿病…………………………………(414) 四、血脂失调的流行……………………………………(415) 五、血脂失调对人们的危害……………………………(416) 第2节血脂失调的评估和处理…………………………(417) 一、脂质和脂蛋白………………………………………(417) 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8) 三、其他的CHD脂质危险因子…………………………(423) 第3节非脂质CHD危险因子…………………………(426) 一、可改变的非脂类CHD危险因子……………………(426) 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429) 三、浮现出的CHD危险因子……………………………(430) 四、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症)………………………(432) 五、代谢综合征…………………………………………(433) 第4节非冠心病人群的一级预防(原发性预防)………(434) 一、一级预防的目的和临床对策………………………(434) 二、短期和长期一级预防概念…………………………(434) 三、一级预防中的风险评估……………………………(434) 四、治疗性生活方式修正的一级预防…………………(435) 五、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 …………………(435) 六、老年人短期一级预防的选择………………………(436) 七、长期一级预防的选择………………………………(438) 八、一级预防对LDI。的目标要求………………………(440) 第5节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继发性预防)………………(442) 一、冠心病的二级预防…………………………………(442) 二、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和总死亡率……………………(444) 三、减少CHD风险的措施………………………………(445) 四、冠心痛风险预兆……………………………………(445) 五、冠心病等危症………………………………………(446) 第6节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评估…………………(451) 一、血脂失调与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451) 二、以IDL—C为目标的CHD危险因子的分类和评估 ....….…….………….....….…………………......rdEl、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和分类………………(456) 四、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失调和代谢综合征……………(457) 五、浮现出的危险因子对估价CHD风险的作用………(457) 第7节治疗血脂失调的手段……………………………(457) 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治疗目标及初步处理……(457) 二、降低LDLC的措施…………………………………(458) 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血失调和代谢综合征的处理…(461) 第8节提倡健康生活方式………………………………(462) 一、促进健康生活习惯…………………………………(462) 二、治疗性生活方式的修正步骤………………………(462) 三、食物营养要求………………………………………(463) 四、治疗性膳食组成……………………………………(464) 五、实施生活方式修正的治疗…………………………(471) 第9节药物治疗的启动和目标…………………………(471) 一、药物治疗的回顾……………………………………(471) 二、药物治疗步骤………………………………………(472) 三、多个CHD危险因子的药物治疗……………………(474) 四、可供治疗LDLC的药物和方法选择………………(475) 五、激素替补治疗(HRT)………………………………(485) 六、其他操作技术的干预治疗…………………………(486) 七、药物治疗高LDL—C血症的评估……………………(487) 八、启动药物治疗的监测和随访………………………(491) 第10节特殊血脂失调的处理…………………………(493) 一、非常高的LDI,C……………………………………(493) 二、高TG的分级、病因和临床意义……………………(495) 三、三酰甘油升高与CHD及其他疾病的关系…………(497) 四、高TG血症在治疗上的考虑………………………(498) 五、三酰甘油升高的治疗………………………………(498) 六、不同浓度的高TG血症的特殊治疗 ………………(499) 七、低HDL—C血症(无高TG血症)……………………(501) 八、糖尿病中的血脂失调症……………………………(502) 九、其他继发性血脂失调………………………………(505) 十、高胆固醇血症伴随高血压的治疗…………………(506) 第11节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508) 一、中年男性(35~65岁)………………………………(508) 二、妇女…………………………………………………(509) 三、老年人群(男≥65岁,女≥75岁)…………………(510) 四、较年轻成人LDL—C的处理…………………………(511) 第七章代谢综合征……………………………(514) 第1节代谢综合征概论…………………………………(514) 一、代谢综合征的定义…………………………………(514) 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515) 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影响……………………(517) 第2节代谢综合征病因…………………………………(518) 一、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组成……………………………(518) 二、代谢综合征的病因作用……………………………(518) 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520) 第3节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523) 一、世界卫生组织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标准……………(523) 二、ATPⅢ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23) 三、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AACE 2003)对有关胰岛素 抵抗综合征的解释…………………………………(525) 第4节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处理…………………………(526) 一、代谢综合征简要的临床回顾…一…………………·(526) 二、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回顾………………………(526) 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527) 四、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处理……………………………(528) 五、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治疗………………………(532) 第八章饮食、运动和健康………………………(535) 第1节控制体重…………………………………………(535) 一、健康食品,均衡营养,坚持运动,预防慢性病………(535) 二、现代社会超重和肥胖的流行………………………(535) 三、体重处理……………………………………………(536) 第z节营养食品…………………………………………(540) 第3节营养食物介绍……………………………………(548) 附录A本书主要药物简介………………………(557) 附录B英中缩略语对照………………………………(570) 参考文献……………………………………………………(577) 索引 …………………………………………………………(586) 序言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取决于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等,这些危险因素在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外周血管。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近年来我国对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研究和防治水平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脑卒中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高并且快速年轻化。当前作为心血管内科医师,不仅要关注心血管病的专科知识和技能,更要破除围墙文化,了解有关糖尿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的起因,实现多学科联合研究和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期间的几十年,为预防丁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一级预防,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将之控制在萌芽状态;要重视二级预防,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不可忽视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新近公布的研究结果汇总了来自52个国家的15 000多例心肌梗死患者与近15 00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资料,结果显示,9个因素即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饮食缺乏蔬菜和水果、缺乏运动、紧张(以上是负面因素)和长期少饮酒(有益因素)可预测90%的心肌梗死。这些因素容易测 定,都可控可防。只要认真去做,65岁以前不患心肌梗死已不是梦想,人类征服冠心病的时代已不遥远。 文摘第五章 高血压 第1节 概 述 一、高gll压患病率概况 动脉血压是心排血量(心脏每搏量乘心率)乘以血管阻力的压强反应。成年人95%的高血压是不明原因的高血压(HBP)。因此,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剩余3%~5%,是可寻找到病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每年大约有710万人死于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未达到标准的高血压[收缩压(SBP)>115mmHg(15.3kPa)],62%导致脑血管病,49%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一)西方国家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 1.美国患高血压的成年人大约有5 000万人,约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美国黑人高血压患病率大约是白人的2倍。 2.西方发达国家高血压控制率虽然比20年前有所提高,但是,仍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41%的病人未获得治疗,66%的高血压未达到控制标准。近10年来,CHD和脑卒中死亡率下降减慢,心力衰竭(HF)持续增加,作为原发性诊断的终末期肾脏病亦有增加趋势。 (二)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中国1991年抽样普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如果按12亿人口计算,我国将有1.35亿人患高血压),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已达1.6亿多。 2.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初,在7个城市开展了控制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子的干预。5年后,干预队列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下降约50%,死亡率下降约45%,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中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病人100万,脑卒中生还者500万~600万,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在我国高血压已成为总死亡率的第一危险因素。 4.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逐年增长、加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仍不宽裕,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素养和公共卫生防病知识尚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情况下,更不顾及高钙、高动物蛋白质和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均衡膳食。甚至有30余岁的年轻医学博士,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每天吃5~6个鸡蛋(宣称营养丰富),工作不到几年即因高血压,突发AMI抢救无效病逝,深感惋惜。中国从1991—2002年,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甚低,可见我国高血压防治任务仍然相当之艰巨和艰难。 二、治疗高血压的益处 (一)减少并发症 1.脑血管并发症。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中国是卒中的高发国家,80%的脑出血由高血压引起,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死亡率60%。 2.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引起LV射血阻力增加,LV负荷过重是导致LVH、HF和CAD的主要病因之一。控制高血压,可降低CHD死亡率50%。 3.’肾血管病。肾脏既是高血压的起源器官,又是高血压导致损害的靶器官。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肾脏功能衰竭,避免血液透析,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患病率。 4.预防。控制高血压,预防外周血管病和视网膜病。 (二)老年人治疗高血压的益处 60~74岁老年人降低SHB 16mmHg(2.13kPa),可减少住院致命性CHF的患病率。 _--、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 ion,ISH) (一)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定义 收缩压≥140mmHg(18.7kPa),舒张压<90mmHg(12.OkPa),诊断为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 (二)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弹性动脉(主动脉、颈动脉、髂动脉和其他大的动脉),动脉壁内层逐渐被脂肪和炎症细胞浸润,发展为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或)硬化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被定义为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 2.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渐升高。舒张压则随年龄增长直到55岁,然后开始下降。因此,>60岁的高血压病人,大约有65%属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 3.西方国家1990—1995年,ISH为57%,到1999年上升到76%。ISH与舒张期高血压相比,是更为重要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血管事件、CHF、肾脏损害、死亡和双目失明。 (三)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基础 1.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主要来源于未受控制的高血压,80%以上ISH的病人,年龄>50岁以上。 2.大约有43%的ISH是因为收缩压<160mmHg(21.3kPa), 首诊医师未给予重视和治疗。 3.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子,。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将伴随着终身的风险。而舒张压大约到50岁即终止升高,维持10年不变,晚年或者可以降低达到正常值以下。 4.控制ISH可以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卒中和HF事件(图5—1)。药物控制舒张压的效果可以超过90%,而ISH的控制率则只能达到60%~70%。 s.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控制欠佳的原因,可能与初诊医师的认识有关。据调查,老年人收缩压在140~159mmHg(18.7~21.1kPa)的高度,有3/4医师未给予抗高血压治疗,也未进行追踪观察,使血压降低到140mmHg(18.7kPa)以下。多数医师认为舒张压比收缩压更重要,甚至仍有人认为,正常收缩压是年龄+100的 错误观点。 6.部分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未充分休息而初测血压,其收缩压往往达到160~200mmHg(21.3~26.7kPa),经充分休息后,血压可以逐渐降低,甚至低到140mmHg(18.7kPa)或以下,这种情况也可能含有白大衣的效应成分(20%~35%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反复监测血压,排出白大衣效应后给予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