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坡村 |
释义 | 河南卢氏县官坡村官坡村位于河南卢氏县官坡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13个居民组 525户1846人,现有耕地734亩,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组成,村支部共有党员45名,2000年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好村支部”,2002年被镇党委评为“双带致富示范村”。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积极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一是抓好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努力从思想、工作、作风、纪律各方面做到严格要求,与时俱进;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实施“两个培养”,即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双强”村干部。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新党员3名;三是抓先锋工程的选题立项,全村共确立二类项目 4个,三类项目35个,党员参与率达80%。该村结合实际,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集市贸易作为支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实行村两委干部牵头抓,广大党员参与干,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村共种植烟叶250亩,种植中药材150亩,发展代料食用菌15万袋,建成核桃基地200亩,全村农业收入可达到12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180万元。 钟祥市冷水镇官坡村官坡村位于钟祥市冷水镇西南方向,三面环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直是中国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现在依然是军事重区。 革命老区与军事重区官坡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直是中国红军的革命根据地,官坡村拥有三面环山的地利,因此一直以来官坡村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官坡村由三尖山,北山,泰山包围,山上仍然还有革命时期的碉堡21处,烈士墓群1处。官坡村的山尖山脚下有军用飞机场一处,飞机洞12处,至今仍然驻扎一个师左右的空军部队。 旅游业①重点旅游区。全村共有全省2A级景区1处(老虎洞)、全省1A级景区2处(鸭子山、洞钱山水库)、全省农业旅游示范区一处(飞机洞恒温双孢生产)、青龙洞山庄。 ②主要风景区开发情况。 青龙洞山庄:总投资50余万元,以革命年代防空洞为基础设施,开发观光、餐饮、娱乐休闲等项目,为都市达人休闲胜地、户外拓展之不二选择。 老虎洞。总投资200万元;目前已投入50万元,具备了一定接待能力。 鸭子山。总投资78万元,已完成投入30%,目标是建成集高科技农业观光、水上游览、欢乐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避暑胜地。 洞钱山水库。总投资1800万,已完成投入900万元。 目标以建成水上游览、科普教育、会务接待、欢乐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避暑胜地。 农业与自然资源山羊已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养殖规模已达到8万只,年出栏山羊达3万只.现已成立了山羊养殖协会,建成了三大养殖基地,一个人工授精站及一个山羊交易市场,年出栏波尔山羊150只,南江黄羊5000只,年杂交改良山羊2万只. 该镇利用得天独厚的飞机洞恒温条件发展双孢生产,共筹资40万元,制作了1万平方米的营养料,铺设了1万平方米的菇床,预计年产量可达50万斤,收入可达100万元. 本村拥有一个人工水库(洞钱山水库),年产鲜鱼0.9万吨,具有发展名特优养殖所需的水体条件. 本村的自然资源石灰石非常丰富,以石灰石起家村民带动其它村民共同富裕的模式已经形成。石灰石窑洞9处,总资产达3000万。 交通业该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离荆襄高速公路、207国道仅10公里,距黄金水道江汉码头仅4公里,省道皂当路横穿全村,将村区及汉江、207国道连为一体,新建的长荆铁路横贯东西,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该村基础设施齐全。 人口该村由11个队组成,其中以官村九组人口最多,该村有580多户人家,人口有2000多人,其中余姓在本村是一大姓。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官坡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 隆阳区板桥镇,地处板桥镇东北边,距板桥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区17公里。东邻柴河村,南邻金鸡乡,西邻马王村,北邻小永村。辖官坡、阿章坝、棕家山等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62户,有乡村人口1983人,其中农业人口1981人,劳动力101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9人。 全村国土面积8.69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966.4毫米,适合种植大麦、小麦、烤烟、蚕桑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929.2亩,人均耕地0.47亩,林地6082.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8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47元。该村属于其他,农民收入主要以农牧业、工资性收入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29.2 亩(其中:田700.3亩,地 228.9 亩),人均耕地0.47亩,主要种植大麦、小麦、烤烟、蚕桑等作物;拥有林地 6082.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亩,主要种植泡核桃 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06 亩,其他面积4999.7亩。有石材、耐火泥等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402户通自来水,有60户饮用井水,有20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3.7 %)。有462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0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 8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7户(分别占总数的32.9%和 31.8%)。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0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74 辆,摩托车4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54亩,有效灌溉率为59.6%。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1户。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3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